第二单元综合测试(等级考)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第二单元综合测试(等级考)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综合测试(等级考)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I.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 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粘贴好条形码。2 .答题要求: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 使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I;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25道小题,每题2分,总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的。)1 .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事无大小,咸归令、仆这一现象
2、说明 ()A.皇权旁落B.相权转移C.地方权力削弱D.行政效率降低2 .有学者认为北魏改革以公元490年为分期,前一阶段是冯太后主持,后一阶段是孝父帝主持:也有 学者反对这种认识,认为北魏改革具有连续性,不能把孝文帝排除在前期改革之外。据此可知()A.北魏改革措施有阶段性区别B.北魏改革措施具有连续性K-定荔C.对同历史事件的历史理解不同D.史料类型决定史料证史的价值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 一的局面。图示中代表的政权是OA.西汉B.三国C.西晋DJ匕魏4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
3、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驰。据此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A.改鲜卑姓为汉姓B.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C.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D.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5 . I六国时期到北朝,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一些北方政权的君主普遍具有很高的 汉文化造诣,例如:匈奴政权前赵的刘渊“史记、汉书、诸子,无不综览”,鲜卑政权前燕 的慕容觥“尚经学,善天文”,氐人政权前秦的苻坚“博学多才艺”等。这种现象()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B.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C.导致了九品中正制确立D.受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6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作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
4、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 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7 .下表是史籍有关于唐代互市的记载,据此可知,唐代互市是()记述出处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吐谷浑、突厥各请互市,诏皆许之。先是,中国丧乱, 民乏耕牛,至是费于戎狄,杂畜被野。”唐会要“诸官私互市,唯得用帛练(练,白色熟绢)普 (缓,彩色丝织物),自外并不 得交易。”唐六典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九月,吐蕃遣使入唐,“请于赤岭(今青海涅源县西日月 山)为互市,许之。资治通鉴,蕃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
5、易马法,用制羌、戎。”明史食货志A.唐朝政府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商贸活动B.保障唐朝边境永久和平的方式C.中原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D.民族之间互惠互利的经济活动8;贞观七五年公主嫁到吐蔷,加强了中原与吐幕的经济文化联系”,评述的是()A.唐蕃和亲的意义B.唐太宗的开明C.贞观之治的表现D.中原与吐蕃的友好9.下表为唐朝后期南北户口变化比较。这说明()天宝元年(742年)户数元和年间(806820年)户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数比例(%)北方373665286688776.836.52南方3117624150654851.6863.48A.北方人因战乱大量南迁B.南方户数呈现增长趋势C.经济
6、重心完全转到南方D.政治局势影响户数变化10 .新唐书载:“凡(官营)工匠,以州县为团,五人为火,五火置长一人。四月至七月为长功, 二月三月、八月、九月为中功十月至正月为短功。展者,日为绢三尺。”此举意在()A.遵循农耕规律B.发展新型经济C.保证官坊生产D.垄断销售市场11 .锁院制度是宋代贡举考试过程中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宋人赵异日“凡言锁院者,机密之谓也。故 试士、撰麻皆如此。“同时宋神宗也规定“应发解、省试,于锁院一月前不许官员乞假出外,差官毕 仍旧这反映出,当时()A.实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B.杜绝了考官的徇私舞弊C.科举制的日益严密化D.理学作为考试主要标准12 .明代,在浙江桐乡县
7、,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匕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我 出耍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O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 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13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救“务求至当”,但由于各 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1 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1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监督宰相执政C.明确三省分工D.完善中枢体制14 .北宋时期,科举考试进行改革,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
8、、诗赋、 策论并重。读书人光凭背通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科第,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到 立见解和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由此可知北宋科举改革()A.使人才的选拔得到保证B.彻底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力量C.进一步提高了儒家经典地位D.有利于选拔真正的治国人才15 .唐朝应举者在参加礼部正式考试前,往往向达官贵人投呈作品,以加深对己印象,称为“行卷”, 亦称为“求知己这类行为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科举制度()A.有待进一步完善B.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C.注重公正公平原则D.提高官员文化素质16 .下表所示为唐宋时期科举出身社会阶层统计情况。由表可知,唐宋时期()类别士族小姓寒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单元 综合测试 等级 高中历史 人教部编版 中外 历史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