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8《琵琶行并序》第2课时导学设计(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8《琵琶行并序》第2课时导学设计(一).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8琵琶行并序第2课时导学设计(一)导学目标I (1分钟)1 .熟读课文,疏通第35段文意并理清诗歌结构。2 .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内容。画课堂导入(2分钟)我们经常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溶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 知己,他与朋友们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一一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 秋月白,共同的遭遇使得诗人和琵琶女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知识梳理(23分钟)一、文言知识(-)词类活用L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时间名词做状语:在夜里。)3 .遂命酒。(名词“
2、酒”受助动词“命”修饰,作动词:摆酒席。)4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重”“轻”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5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6 .血色罗裙翻酒污。(污,被动,被玷污。)(二)一词多义1 .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卜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 .命:遂命酒。(叫,吩咐,命令,动词)命曰琵琶行。(取名,动词)3 .是: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自言本是京城女。(是,动词)4 .为:因为长句。(写,做,动词)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5 .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
3、琵琶语。(曲,名词)6 .轻:轻拢慢捻抹复挑。(轻轻,形容词)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7,暂:凝绝不通歌暂歇。(短暂,副词)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8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二、文本鉴赏1 .诵读感知第3段,学习注释并疏通文意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
4、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译文: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她本是京城 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十三岁就已学会弹奏琵琶技艺,名字登记 在教坊乐团的第一部里。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 城的富贵子弟争着给我赏赐,每当一曲弹罢,不知要给多少彩绸。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 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教坊的兄弟参军去了,当家的阿姨也死了,暮去朝来我也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 少光顾者落落稀稀,自己的年岁大
5、了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重营利,对离别看得很轻 淡,上个月他到浮梁买茶办货去了。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船纵 横污损了粉颜。2 .诗人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琵琶女形象?为什么要着力刻画这一形象?琵琶女年轻时曾是京城名噪一时的歌女,色艺双绝,生活充满了欢乐。待到年老色衰, 又值社会发生动乱,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过着凄惨的生活。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恨。3 .诵读感知第45段,学习注释并疏通文意。(1)我闻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我从去年辞帝京, 潺阳地僻无音乐, 住近溢江地低湿, 其间旦暮闻何物, 春江花朝秋月夜, 岂无山
6、歌与村笛, 今夜闻君琵琶语, 莫辞更坐弹一曲,第4段又闻此语重唧唧。 相逢何必曾相识。 谪居卧病,寻阳城。 终岁不闻丝竹声。 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 往往取酒还独倾。 呕哑嘲嘶难为听。 如听仙乐耳暂明。 为君翻作琵琶行。译文:我听了琵琶声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欷。同样都是天涯沦落的 可怜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潺阳江 畔便一直卧病。沼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也听不见管弦奏鸣。居住在渝江附 近,低洼潮湿,院子周围,尽长些黄芦苦竹。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 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
7、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 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上听了你用琵琶弹奏的乐曲,像 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写作琵琶行。(2)第5段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译文: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似刚 才奏过的单调,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江州司马的 青衫已被泪水浸湿!4 .第4段中,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哀叹?琵琶女:早年的境况是“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8、”(色艺双绝);现在的境况是“容貌衰老、 漂泊憔悴”(委身商人后被抛弃)。诗人:早年的境况是“身居高位、名动京师”(高官厚禄);现在的境况是“谪居卧病、 飘零天涯(沦落凄凉)。小结: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 境况凄凉)。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诉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 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表演技巧,又尽情地倾诉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 -*起0黔活动探究探究一、琵琶行并序是一首叙事诗,它的情节结构是按照什么线索展开的?又是怎样体 现出浓浓的感伤情调的?第一条线索是“乐”。“举酒欲饮无管弦”,这是从反面落笔,随即
9、从“忽闻水上琵琶 声”到“四弦一声如裂帛”,集中写“乐二琵琶女自诉身世,述及学成琵琶,曲服善才,是 概述其音乐才能。诗人倾诉悲怀,述及“涪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又是从反面 强调,为“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张本。“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 行。是前面主要乐段的继续,又起到了点题的作用。第二条线索是“情工”醉不成欢惨将别”“未成曲调先有情”“梦啼妆泪红阑干”,分 别是相关段落“情”的主调,接着以闻乐“叹息”、闻语“唧唧”进入感情的高潮,最后以 “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浓浓情语作结。在这感情线索中,琵琶女之情与诗人之情是始终难解 难分地交织在一起的。第三条线索是“事:这是叙事诗必
10、不可少的线索,然而巧妙的是其间重点穿插了琵 琶女和诗人自言身世遭遇的片段,极大地充实了叙事的情和事,凸显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主题。第四条线索是“景二本诗是以江月之景作为主要线索的,诗人先写“别时茫茫江浸 月”,把离情别绪物化在清冷无声的茫茫秋月江水之中,这种寂静又有效地反衬出有声的琵 琶“铮铮然”而起。当演奏结束时,则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曲终而声 未绝,欣赏者仍沉浸在神情恍惚之中,乐境似乎已经化为江月寂静无声的画面,这也是以“此 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来写音乐的魅力的。继而在琵琶女自述身世后,诗人有“绕船月明江 水寒”句,再次照应江月,一个“寒”字概括了琵琶女的凄凉身世。
11、最后,诗人在寂寞心境 时写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也以“江月”为景,以孤寒为其基调。这些景语前后照应,一线贯穿,犹如电影中蒙太奇的组接,丰富了长诗的画面和情调, 成功地协调了 “乐” “情” “事”三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增强了作品的感伤情调。探究二、从琵琶女自叙身世来看,她前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写琵琶女倾诉悲苦凄凉的身世的这段,可以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到“秋月春风等闲度”, 写琵琶女自述青春年少时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女生涯。“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是写琵琶女弹完一曲后的神态和动作。这两句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写琵琶女介绍自己
12、 的籍贯、住处。接下去四句,琵琶女说自己才貌双全,色艺出众。一个“善才服”,一个“秋 娘妒”就侧面写出了她的色艺出众,体现诗人用笔精练。“五陵”两句也是侧面描写她当时 红极一时的盛况。而“钿头”两句则是正面描写她欢乐、豪华的歌伎生涯。正面描写抓住了 细节,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红歌女在五陵年少这些纨绮子弟的簇围下,那种灯红酒绿、纸 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概括叙述了追欢逐乐的逝水流年,也是一个过渡, 过渡到第二层叙述琵琶女悲惨、凄凉的遭遇和处境。“秋月春风”在这里借指宝贵的青春年 华、最美好的时刻。第二层六句主要写琵琶女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凄凉的处境。出现“门前 冷落鞍
13、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原因除了 “暮去朝来颜色故”,还有一个就是“弟走从军 阿姨死”,其中“颜色故”是主要原因。从前面描述琵琶女弹奏的技艺来看,琵琶女的技艺 并没有因年长而变弱,而是依然精妙绝伦。然而那些豪门子弟都不来光顾了,这说明什么? 它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原来“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五陵年少并不是真的 欣赏她弹奏琵琶的高超技艺,而是被她的容貌所吸引,她一旦年长色衰,门前必然是“冷落 鞍马稀” 了。探究三、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全诗塑造了一个郁郁不得志、孤苦惆怅、失意潦倒、爱好音乐、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诗 人形象。送客时的离愁别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产生的共鸣,对远离京
14、城环境的不适,春江秋 月夜中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读者为诗人无故被贬而伤感。 探究四、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在诗人心底造成如此猛烈的 情感震荡以致不能自持?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音乐认同。请注意倒数第二段“涪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的交代。由第2 段诗人对乐曲的音色、音质、节奏、旋律所作的十分准确、细致、形象、生动的描绘,可以 看出诗人深谙音乐,而今却被迫远离音乐,诗人正处在一种音乐饥渴的状态,这就可以解释 他为什么会对演奏技艺高超绝伦的琵琶女的演奏如此激动了。琵琶女因得遇知音而施展出浑 身本领,白居易也因而得以享受高水平表演,这才如痴
15、如醉。身世认同。琵琶女两次在为诗人演奏的中间插入了自诉身世的情节,它大大改变了诗 歌的思想重心,精彩的琵琶奏乐因此变成琵琶女心情故事的伴奏,很可能也成了白居易官场 浮沉的背景音乐。可以说琵琶女和诗人有着完全相同的无奈和不完全相同的屈辱,琵琶女无 意中拨动了诗人最敏感的心弦,致使这位江州司马不免青衫湿。完成了身世认同的诗人与琵 琶女一见如故,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年浩叹。文化认同。沦落天涯的共同命运造成他们“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生活基础,更重要的 是诗人一贯的平民情结和普世主义的思想,使他始终对民间疾苦有着强烈的关心,尤其在 琵琶行并序中白居易将自己放在了与琵琶女完全相同的地位,“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不 是居高临下的屈就,而是完全平等的相知、相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他最后的失态痛哭, 正是彻底放下士大夫架子后的自然宣泄,宣示了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认同。I (2分钟)白居易生长于社会动乱之中。因为关心民生疾苦,写诗上书,揭露社会黑暗,得罪权贵, 被贬到蛮荒之地。所以,琵琶行一诗,借与“歌女”的偶然相逢,唱出了 “沦落天涯” 的悲慨。这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当时就颇受人们喜爱,以至“胡儿能唱琵琶篇”。 这首诗的叙事特色、音乐描写等艺术经验,都值得学习借鉴。I (1分钟)疑惑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