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10月5日11时,正是条子泥涨大潮的时刻。大堤外,海浪涌来,正在滩涂觅食的 鸟儿展翅腾起。一堤之隔,是它们避潮休憩的720亩“家园”。成千上万只鸟儿飞越海 堤,它们落脚这里,等待两小时后潮水退去。720亩专用地是盐城打造的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全球保护联盟 团体携手盐城,把先进的国际观测方法、保护理念落在这片栖息地,最终形成可供全球 学习借鉴的好方法。“在这720亩的家园里,候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去年我们在 这里同一时间监测到5.8万
2、只鸟,今年这个数字上升为6.5万只。这些与小青脚鹉连续 两年种群数量增加的实例,都成为条子泥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重要地位的有力注 脚。”北京林业大学贾亦飞博士说。对黄海湿地遗产地的保护和管理,盐城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更 大程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构建融“自然-科普-生态”为一体的黄海湿地,为打造滨 海湿地科学保护、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实践范例,也为江苏乃至整个黄(渤) 海修复提供可借鉴的经脸和建议。基于NbS理念修复的“720”高潮位栖息地建成后, 来这里栖息的鸟类越来越多,央视新闻联播点赘为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摘编自新华日报2021年10月7日,有
3、删改)材料二:与分布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其他鹤鹃类一样,勺嘴鹃的种群数量下降 可能与黄渤海区域滩涂围垦所导致的栖息地丧失有着密切联系。2006年和2007年春季, 在韩国的东津江和万顷江河口滩涂湿地分别记录有35只和37只勺嘴鹃。随着该区域实 施了新万锦滩涂围垦项目,该区域春季迁徙期记录到的勺嘴鹃数量也下降到2008年的 11只,且都分布于围垦区域之外的滩涂。近5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有超过一半的滩涂 湿地被围垦而消失,这直接导致了勺嘴鹃主要栖息地丧失。勺嘴鹊对栖息地具有很高的 专一性,如旗标编码为01的个体连续多年停歇于江苏省东台市条子泥滩涂。滩涂围垦 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将使它们失去赖
4、以生存的场所,从而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实为 郡。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 取上庸,天下不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 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 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 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5、。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 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 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果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 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甘茂日:“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 挫我于内,而公仲侈以韩穷我于外,是无伐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 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有改动)【注】甘茂,楚国下蔡人,秦惠王时至秦为将,秦武王
6、时任左丞相。三川,韩地, 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灵宝以东,此处指宜阳。公仲侈,韩国相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 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B.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 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C.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 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D.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
7、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 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车通三川,指秦武王欲开辟一条能够行车通往三川的道路,是攻打三川的委婉说法。B. “今王倍数险”与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两句中“倍”字含义不同。C. “天下不多张仪而贤先王”与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两句中“而”字含义相 同。试卷第10页,共20页D.曾子,即曾参,文中甘茂借“曾子杀人”一事说明了“三人成虎”“众口银金”的道理。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王欲出兵攻打韩国,命甘茂与向寿前往魏国结盟。
8、甘茂至魏后让向寿归告武王: 己与魏结盟,但希望不要攻打韩国。B.张仪帮助秦惠王攻取巴、蜀、河西、上庸等地之后,天下人并没有因此认为是张仪 做得更多,反而都称颂是先王贤明。C.曾参的母亲最初并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杀人,但因为不断有人前来报信,才最终相 信并惊恐万分地“投杼逾墙”而逃。D.甘茂久攻宜阳不下,樗里疾和公孙衍对此有异议,武王虽有动摇,最终仍派甘茂继 续攻打,也算知人善任,言而有信。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我羁旅而得相秦者,我以宜阳饵王。14 .甘茂起初为何不想攻打三川?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答案】10.B 11. C 12. B 13.
9、(1)乐羊返回魏国,称道自己的战功,魏文侯拿 出一箱诽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看。(2)我客居秦国却担任秦相,因率兵攻打宜阳才使秦王喜欢。14.因为三川实力 雄厚,人力和财物充足,易守难攻。而秦远兵而来,难于取胜。担心秦王受他人影 响不能充分信任自己。【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结果他的慈母也 动摇了对他的信任。现在我的德行赶不上曾子,大王对我又不像曾母对他儿子那般信任。 而且怀疑我的人不止三个,我真担心大王会为我丢下织布梭子啊。“与”表并列的连词,连接“曾参之贤”“母之信、共同做“以”的宾语,表原因,“与”后不 能断开,
10、排除AD。“信臣”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Bo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A.正确。B.经过;通“背。背叛。句意:现在大王的军队要经过重重险阻。/希望你(项王)详细 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于是。句意:侯并不因此就赞扬张仪的能耐,却称颂 先王(秦惠王)的贤明。/楚怀王贪婪,于是相信了张仪。D.正确。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的能力。B.“做得更多”错,“多”,赞美、肯定。故选B。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反”通返”;“语功”,表功;“示。给看;“谤书”,毁谤的信件。“箧”
11、,筐; “谤书一箧。定语后置。(2) “羁旅、客居在外;“相 名词作动词,担任相;“以(兵)”,省略宾语,率领军 队;“饵”,使喜欢。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实为郡二 得出因为三川实力雄厚, 人力和财物充足,易守难攻。“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得出而秦远兵而来,难于取胜。“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 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 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 王必听之。是王欺魏,而臣
12、受公仲侈之怨也。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 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 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得出担心秦王受他人影响不能充分信任自己。参考译文: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韩国一地名),取周室而代之,你如果 能为我实现这一夙愿,我将至死不忘。”甘茂说:“我要求去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 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甘茂来到魏国,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 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大事成功之后,一切功劳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 诉了武王,武王便到息壤这个地方迎接甘茂。甘茂到
13、了息壤,武王问他其中的原因。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是上党 和南阳长期以来,在宜阳积聚了两地的人力和财物,它名义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试卷第12页,共20页 现在大王的军队要经过重重险阻,跋涉千里去攻打宜阳,实在太难了啊!我听说,张仪 西并巴、蜀,北取河西,南占上庸,诸侯并不因此就赞扬张仪的能耐,却称颂先王(秦 惠王)的贤明。魏文侯派乐羊为将,进攻中山,三年就灭掉了中山。乐羊返回魏国,称 道自己的战功。魏文侯拿出整整一箱群臣诽谤乐羊的意见书给他看,乐羊叩头两拜说:这不是我的功劳,完全是主君的功劳啊!我现在只不过是寄居在秦国的人,而秦国 权臣樗里疾、公孙衍倚仗和韩国的关系,将来如果在攻
14、打宜阳时对我进行非议,从中作 梗,大王必会听从。如果这样,大王就欺骗了盟国魏国,而我又会白白招致韩国相国公 仲侈的怨恨。从前曾参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 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仍然照样织布。 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仍然织布。又过了一会,又 有人来说:曾参杀人了。曾参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逃跑了。 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信任,有三个人怀疑他杀了人,结果他的慈母也动摇 了对他的信任。现在我的德行赶不上曾子,大王对我又不像曾母对他儿子那般信任。而 且怀疑我的人不止三个,我真担心大王会为
15、我丢下织布梭子啊。”武王坚定地说:“我 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 ”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果然甘茂攻打宜阳,5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在武王面前进甘 茂的谗言,武王几乎都要听信了,因而召回甘茂,把想法告诉他。甘茂对武王说:“息 壤就在那里!”武王不得不说:“确实有这回事”。这时武王才又坚定信心,动用了全 部兵力,继续让甘茂指挥作战。甘茂说:“我客居秦国而为秦相,因进军宜阳使秦王喜欢。现在宜阳攻不下来,孙 公衍和樗里疾在国内毁败我,公仲侈又因韩国的事在国外使我窘迫,这样的话我就没有 立功之日了。如果我明天进军还拿不下宜阳,就以宜阳郊外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 他
16、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嘉奖有功的人员。第二天发起进攻,宜阳被攻克。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注】蓟城:唐朝的边疆重镇。投笔吏:指汉人班超,曾投笔从戎,终以功封侯。 请长缨:指汉代终军曾自向汉武帝请求:“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诗人登临燕台,却着一“惊”字,下句点明诗人是因为国家处于战乱之中而 惊惧忧思。B.诗人看见积雪闪着寒光,曙色中旌旗飘扬,这肃穆的景象暗写出军营
17、气势的庄严、 军容的严整。C.颈联前句写前方烽火连天,表现出征战的激烈;后句写蓟城背山靠海,可见此地防 守非常牢固。D.全诗紧扣诗题中的“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与之类似的还有观沧海 的“观”字。16.批点唐诗正声评价此诗:“全诗充满壮健之气。”请从写景和抒情两个方面分析 本诗的“壮健之气”【答案】15. A 16.写景的角度。首联中“笳鼓喧喧”写出了军营的威风,颔联中写 到闪着寒光的万里积雪、四方曙色中高高飘扬的旌旗,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 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丽。抒情的角度。前三联通过写雄壮奇丽的景象,抒发了内心的“惊。即震惊、震撼,壮 怀激荡;尾联借用典故
18、,抒发了想要像终军一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分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A.“惊惧忧思”错误。首联中的“惊”并非惊惧”,而是震惊、震撼。诗人为边塞豪壮的景 象而“惊汉营中笳鼓喧喧,震天动地;边塞万里的积雪、飘扬的旌旗等景色雄奇伟丽; 虽然烽火连天,但是蓟门稳如磐石,异常雄壮。这一切,让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 让他心潮翻涌。另外,“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说法也不妥。故选Ao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燕 台一去”犹说“一到燕台”,四字倒装,固然是诗律中平仄声排列
19、的要求,更重要的是, 起笔即用一个壮大的地名,能增加全诗的气势。诗人初来闻名已久的边塞重镇,游目纵 观,眼前是辽阔的天宇,险要的山川,不禁激情满怀。一个“惊”字,道出他这个远道而试卷第14页,共20页 来的客子的特有感受。客心因何而惊呢?首先是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 叠。表现军营中号令之严肃。冬季本已甚寒,何况又下雪,何况又是多少天来的积雪,何况又不止一处两处的雪,而 是连绵千万里的雪;这些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不说它是怎样的冷了,就 是雪上反映出的寒光,也足以令人两眼生花,这是往远处望。至于向高处望,则见朦胧 曙色中,一切都显得模模糊糊,唯独高悬的旗帜在半空中猎猎飘扬。
20、这种肃穆的景象, 暗写出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和严整的军容。边防地带如此的形势和气氛,自然令诗人心 灵震撼了。颔联中写到连天的烽火、气势宏伟的蓟城,所选意象雄奇阔大,景象雄壮奇 丽。诗人虽则早年并不如东汉时定远侯班超初为佣书吏(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 戎,定西域三十六国,可是见此三边壮气,却也雄心勃勃,要学西汉时济南书生终军, 向皇帝请发长缨,缚番王来朝,立一下奇功了。末联连用了两个典故。第一个是“投笔 从戎Z东汉班超原在官府抄公文,一日,感叹说,大丈夫应该“立功异域。后来果然 在处理边事上立了大功。第二个是“终军请缨”:终军向皇帝请求出使南越说服归附,为 表现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他请皇帝赐
21、给长带子,说是在捆南越王时要用它。祖咏用了这 两个典故,意思很明白,更有豪气顿生之感。五、情景默写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到人尽其才,是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广开言路,从善如流 是发扬民主的重要体现。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曾说过“,”,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屈原离骚中“, ”两句,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 间。(3)自古以来,秋天一直是文人墨客常常吟味不已的季节。借助秋景表达内心悲伤的 诗句不胜枚举,如“, ”。【答案】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潺阳 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详解】本题考查学
22、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的字有:汩,涪,枫,荻,瑟,乌,啼。六、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月31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虎年春晚。舞者以绚 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许多网友刷屏直呼: “美哭了!太震撼! ”只此青绿编导周莉亚、韩真介绍,创作灵感来源于千里江山图。千里江山 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在18岁时用半年时间画成的传世名画,从整体画面来看,画家 采用了大青绿敷色,画面清新,湖山清旷,有春天葱荣之意却无春天的嚣噪,大有清风 徐来, 之意。远观画面静止不动,凝固了千年前的一瞬间,近看却 ,细节生动。主创团队从千里江山图中的矿
23、物质颜料(石青、石绿)即使历经千年在 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春晚里的片段是将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设色抽离出来,抽象成一位女性人物形 象,这一段群舞是在表达群山 的概念。舞者的头饰像是千里江山图中的山 石;女主开篇第一个造型双袖下垂,像是山的纹理,也似是山间瀑布;舞者们集体慢慢 转身时,仿佛一座山峰迎面而来;当她们缓慢出脚重心下移,仿佛山峦在动该选段 为观众呈上视觉盛宴的同时,让观众了解千里江山图,展现出作品追寻中华文明根 脉的意义。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 改变原
24、意。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水波不兴 生机盎然 层峦叠嶂19.千里江山图中的矿物质 颜料(石青、石绿)历经千年,即使在幽暗的环境中依然泛着宝石的光芒,主创团队正 是从这一细节处提炼出“青绿”的意象。20.构成:本体和喻体形象相似。本体为舞 者头饰、女主双袖下垂的造型,喻体分别为山石和山的纹理、山间瀑布,外形相似。 效果:形象生动,使读者生发联想,更易理解舞蹈与千里江山图的关系。【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文中的语境是形容画面所表现的情景平静安详,同时根据前文“清风徐来”可知, 苏轼赤壁赋中有“清风徐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吉林省 白山市 抚松县 一中 高三上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