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1.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卫生部驻扎在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村民徐 解秀家中。看她盖的是破棉絮,临走时,3名女红军坚持把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一半留 给她。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 的人。”这句话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即()A.实现共产主义理想B.不忘初心,牢记使命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党的根本宗旨。A: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A不符合题意,不选;B:中
2、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发扬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不符合 题意,不选;C: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不符合题意,不选;D: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中国共产党如果自己有一条被子, 也会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2.我国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颁布的国家根本法。下列能够直接说明宪法是 公民权利保障的是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A.B.C.D.【答案】B局,影响广泛深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宪法修改要遵循四个原则: 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严格依法按程序
3、推进宪法修改;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 识;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在十三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获得高票表决 通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材料中获得的信息。(2)宪法修改要遵循“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原则,所以有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 党员不需要遵守宪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材料二 你所在的学校团委准备开展以“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 宣传教育活动,请你一起参与。请你围绕这一活动设计两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团委准备向同学们征集相关宪法宣传标语,请你提供两
4、条合适的标语。【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 和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 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 依据;等等。该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或中国共产党作为 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宪法知识展览;等等。(4)树立宪法意识
5、,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分析】考点考查:坚持党的领导、宪法的地位、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坚持党的领导、宪法的地位、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关键词:作为国之根本、法之源泉,宪法的修改关系全局,影响广泛深远,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指出,宪法修改要遵循四个原则一可链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关键词:坚持党对宪法修改的领导一可链接中国
6、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 导核心;关键词: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宪法修改;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可链接宪法 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关键词:坚持对宪法作部分修改,不作大改,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一 可链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 效力;关键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 案获得高票表决通过一可链接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中国共产党及其党员不需要遵守宪法。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正误判断:错
7、误。论据: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论据: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设计的形式符合题意即可。(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拟定的标语符合题意即可。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天早上,小夏感冒未打针吃药,坚持去上学。因担心迟到,小夏跨越护 栏,横穿马路。小夏因个子小被某同学喊“矮子”。小夏喜欢写作,常以“小草”为署 名发表文章。材料二 某公司以五千元购买了小轩发明的多功能文具盒专利,小轩把这五千元捐 给了希望小学;未经小轩许可,该公司把小轩的照片发到网上做广告;某网民私自把小 轩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住址放在网上
8、。材料三 共享单车投放广州市场以来,受到市民的普遍欢迎。然而,共享单车“怪 象”频出,不少消费者反映交给共享单车企业的押金无法退回;一些单车使用者在使用 共享单车时为所欲为,有的共享单车被据为私有、有的共享单车二维码遭喷漆、有的把 共享单车停在人行道上阻碍行人通行共享单车在发展中面临许多尴尬和烦恼。为 此,广州市正式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 确了政府、企业、用户三方相对应的权责义务,使得停车管理从政府到企业、用户都做 到了无缝衔接。(1)小夏正确行使了哪些权利?小轩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如果你是律师.你会给小轩提出什么样的维权建议?(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享单车
9、企业不退还押金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一项基本权利。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如何看待共享单车“怪象”。【答案】(1)小夏行使了受教育权、姓名权、著作权(或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小轩 的肖像权、隐私权受到侵害。与侵权者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向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申诉,请示调解;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讨回公道。(3)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不仅耍增强权利意识,依法 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公民有使用共享单车的权利, 也有爱护共享单车的义务。公民不应该做故意损坏、私自占有共享单车等违法行为; 公民要自觉履行
10、爱护公共财物、尊重社会公德的基本义务;公民只有做到使用与爱护 相结合,共享单车才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分析】考点考查:公民的权利、维权途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1)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公民的权利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 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夏感冒未打针吃药,坚持去上学一可链接受教育权;关键词:小夏喜欢写作,常以“小草”为署名发表文章一可链接姓名权、著作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
11、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某公司未经小轩许可,把小轩的照片发到网上做广告一可链接肖像权;关键词:某网民私自把小轩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住址放在网上一可链接隐私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维权途径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某公司未经小轩许可,把小轩的照片发到网上做广告一可链接维权途径,与侵权者协商、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申诉,请示调解
12、、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键词:某网民私自把小轩的家庭状况和家庭住址放在网上一可链接维权途径,与侵权者协商、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申诉,请示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小问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企业。需要运用公民权利的有关知识,从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共享单车企业不退还押金一可链接财产权;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评价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
13、,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在共享单车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破坏、私自占有等行为一可链接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三、简答题19. “百善孝为先”,孝敬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子女应尽的 义务。我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作为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更 要履行义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孝敬赡养父母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是什么义务?具有什么性?(2)这种义务要是不履行的后果是什么?(3) “享受权利的同时更耍履行义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 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答案】(1)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2)就可能构成违法甚至
14、是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3)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详解】(1)本问考查对孝敬赡养父母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公民义务是公民的法定义务,这一义务具有国家强制性。(2)公民不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可能构成违法甚至是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据此 进行回答。(3)本问考查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公民的权利 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据此作答。【
15、点睛】本题考查教材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问题清晰明了,直截了当,学生容易 把握。此种考查方式较为传统,但比较实用,有利于引导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题目是对 教材内容的一种深度挖掘,对教材进行了适当延伸,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考 查学生的理解力。【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体现 在宪法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观点正确;表明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3 .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意见指出,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
16、推进乡村振 兴。从“精准扶贫”的完成至乡村振兴的提出,体现了()A.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B.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基层民主C.我国坚持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根本制度 D.我国正在实现同步富裕的目 标【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认识和理解。A:题文中,从“精准扶贫”的完成到“乡村振兴”的提出,体现了对贫困人口的关注,体 现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故A说法正确;B:材料没有体现出基层民主的内容,故与题意不符;C: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C说法 错误;D:共同富裕并不等于同步富裕,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4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松原市 宁江区三校 联考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下学 期期 道德 法治 试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