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2023届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练习题精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2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 .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描绘。(5分)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画线句。(6分)1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 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 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语言通顺)(5分)2.要点: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 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
2、,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描绘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绚烂多姿的奇丽景象,表达了初次注模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5分)答: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6分) 答: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形象特点、鉴赏艺术手法、分析作者情感 的能力。解析:(1)概括野菊形象,只要先抓住颔联中的“在野” “幽色” “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 再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了。(3)理解作者志趣,首先 要理解尾联的意思,尾联说野菊嘲笑一些追随陶渊明的人,还要 到陶渊明那里寻觅高洁的品质。言外之意是野
3、菊无须向人寻觅, 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高洁品格。这种品格就是作者的志趣所在。 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外部:生长环境、 颜色、气味各1分)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 变内心的高洁。(内在品质2分)(2)采菊东篱下2分。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概括2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注释:未与:不给。不追求 被文人赏识。况:何况,更不肯。缘:因为。译文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 阳节被俗人赏识。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 减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 一枝淡黄的野菊。野菊应该嘲笑东篱
4、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它 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五)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注释】陇西行:古代歌曲名。貂锦:这里指战士。无定河:在陕西北 部。深闽: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1、试分析这首诗如何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来表现全诗主旨的。(5 分)1、“无定河边骨”是现实,是实写;(1分)“深闺梦里人”是梦境, 为虚写,(1分)虚实相生,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反映了长期的边 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2分)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 家人的无限同情。(1分)2代王贞此诗后两“用意工”但指责前两句“筋骨毕露”,后两 句为其所累,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作简要说明
5、2不同意。(1分)前两句记叙了悲壮的激战场面。(1分)表现了唐 军将士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也写出了战斗的激烈, 伤亡之惨重,(2分)从而为末两句写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如果没有 前两句叙写作铺垫,也就没有后两句“用意”之“工妙” 了。(2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出塞清纳兰性德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 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 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5分)1、(5分)总领全词,点明主旨;(2分)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3分)2、简析“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句的表现
6、手法。(6 分)有2、(6分)以情相问,以景作答;(2分)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 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2分)“深山”“夕阳” “秋雨”三个 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2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 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 闲看游骑猎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 景?(6分)(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5分) (1)【答案】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2分)描绘了雨后黄 昏时,积
7、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袅袅的炊烟 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2分),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的 壮观景象(2分)(2)【答案】作者借描绘傍晚塞外雨后人们听说边疆无战事之后, 悠然欣赏三三两两的游骑在秋日的草原上游猎的悠闲图景(2分) 以及义正辞严地告诫企图犯边的胡人,唐朝军队严阵以待,守护 边疆(1分),表达了诗人对草原的热爱(1分)和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1 分)。(六)题武关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娇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福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注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战国时秦置。楚怀王绝齐亲秦, 入武关为秦伏
8、兵所执,客死秦国。圣神:神圣天子;四海:天下统一。 5 .诗人“笑”怀王什么?为什么“笑”?请简要分析。5 .答案诗人“笑”怀王糊涂昏庸,听信小人,放逐屈原,最终造成自 己客死秦国,楚国国运衰败的悲剧结局。诗人“笑”怀王是希望唐王朝 统治者居安思危,吸取楚怀王的历史教训,任人唯贤,励精图治。6 .诗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任选两种加以赏析。6.答案示例:拟人: 首联“碧溪留我武关东”一句诗人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自己在武关 的盘桓说成是“碧溪”的相留,这就将诗情十分自然地转到对这一历史 陈迹的联想上来。对比:颔联“郑袖娇娇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两句诗人用强烈的对比,将郑袖得宠而“酣似醉”之态
9、,与屈原遭放逐 后的“憔悴”,形容枯槁、流落失意之色作鲜明的对比。通过小人得势、 贤臣见弃的形象对比,婉转地抨击了怀王的昏麒,鞭挞了郑袖的惑主, 以及痛惜屈原的被逐。(赏析对比“山橘谷堑”与“弱吐强吞”或赏析对 比“怀王与“圣神”,言之成理亦可)类比、比喻:颔联“郑袖娇娇酣似 醉,屈原憔悴去如蓬”两句诗人用郑袖“娇娇”“酣似醉”,表现其娇妒、 得宠之态,而“酣似醉”的类比,足见怀王对他的宠幸和放纵;诗人用 屈原的“憔悴”,表现其形容枯槁、失意之色,而“去如蓬”的比喻,足 见屈原遭放逐后到处流落,无所依归的漂泊生涯。形象地表现了怀王 的昏庸。(赏析颈联比喻“山橘”与“谷堑”,言之成理亦可)象征:
10、颈联 ,山橘谷堑”指昔日江山依旧,“弱吐强吞”指弱肉强食七国争雄的局面。 诗人通过对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慨叹说明楚怀王正是因为在人事上 的昏庸才导致了丧师失地、身死异国的悲剧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后面的问题。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 哭逝川。【注】甲帐:汉武故事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 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 意指汉武帝已死。丁年:壮年。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候印: 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1)这是一首吊 古诗,是
11、诗人瞻仰苏武庙前所写。诗人见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6 分)【参考答案】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2分)想到的是:一是 首联想到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 将其羁留匈担十九年的各种难以言(七)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洞庭青草,近 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 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孤光自 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 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这首词作于孝 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
12、 洞庭湖北归。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 称洞庭湖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 海,故称岭海。经年;年复一年,几年。萧骚:萧条稀少6尽挹: 舀尽8.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 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5 分)8.(5分)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 吞长江”写出润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 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2分)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 湖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 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
13、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指绘了天地间 空明的坦荡景象。(3分)9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 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 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6分)9.(6分)人格高尚,光明磊 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2分)胸坦荡怀,忠肝义胆, 如同晶莹的冰雪;(2分)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 身心与博大的字宙融为一体。(2分)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水村闲望(宋)俞紫芝画槎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 闲居眠藕叶,鹭莺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旅翩翩露酒 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俞紫芝:宋代诗人,
14、 笃信佛教。楼,船桨,指代船。赊,语助词。翡翠,翡翠鸟。 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旅,旗。(1)诗歌描 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1)诗歌绘出 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 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 水,与世无争的情怀。(2)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 手法。(6分)(2)远近结合。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 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溪云、酒旗 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翠鸟、 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
15、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其 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八)水村闲望(宋)俞紫芝画槎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 闲居眠藕叶,鹭鹭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旅翩翩露 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俞紫芝:宋代诗 人,笃信佛教。税,船桨,指代船。赊,语助词。翡翠,翡翠 鸟。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麻,旗。(1)诗 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分)(1)诗歌 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 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 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2)结合领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
16、 写的手法。(6分)(2)远近结合。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 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溪云、 酒旗为动景,渔屋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翠 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 (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题目(共H 分):桂州腊夜戎昱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 家。昨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二年随骡骑,辛苦向天涯。(1)这首 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尾联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5分)(1) 离乡万里,腊夜怀乡,思归之情。(2分)尾联与首联呼应,点出离家 万里、岁暮不归的原
17、因。(3分)(意思答对即可)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 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 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这首诗写于唐代宗的时 候,戎昱先后在荆南卫伯玉、湖南崔瓒幕下任职,后来宦游到桂州(今 广西桂林),任桂管防御观察使李昌峻的幕宾。开头两句写除夕守岁, 直坐到三更已尽。这说明诗人在离乡万里,思归无计的处境中独坐到 半夜。一个“尽”字,一个“赊”字,对照写出了乡思的绵长,故乡的遥 远。一个“仍”字,又透露出不得已而滞留他乡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 写三更以后诗人凄然入睡,可是睡不安稳,进入了一种时梦时醒的朦 胧境地。“寒梦不离家”,在断断续续的梦中,总
18、是梦到家里的情景。 五六句透露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 更声,其凄苦之情可知。“二年随骡骑,辛苦向天涯。”最后一联和首 联相呼应,点出离家万里,岁暮不归的原因,收结全诗。考点:评价 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 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o (2) 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6分)借景抒情(2分),雪落竹 林的凄声、回归故里的寒梦、晓角残漏的悲音、掉落灯花的孤灯,渲 染凄寒、孤独、悲凉的环境气氛(2分),衬托诗人长夜难眠、孤独悲 凉、思乡情怀,艺术效果很强(2分)。试题分析:这类题在解答时要分
19、两个方面来答,即“写了什么景”和“抒了什么情”。三四两句前句说醒, 后句说睡。“雪声偏傍竹”,雪飘落在竹林上,借着风传进一阵阵飒飒 的声响,在不能成眠的人听来,就特别感到孤方凄清。这把南寂寒夜 的环境气氛渲染得很足。那个“偏”字,更细致地刻画出愁人对这种声 响所特有的心灵感受,似有怨恼而又无可奈何。“寒梦不离家”,在断 断续续的梦中,总是梦到家里的情景。在“梦”之前冠一“寒”字,不仅 说明是寒夜做的梦,而且反映了诗人心理上的“寒*就使“梦”带上了 悄怆的感情色彩。五六句叙时断时续的梦大醒以后再不能入睡时的情 形。,晓角分残漏”。写所闻。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残 漏指夜将残尽时的更鼓声
20、。天亮后号角一响,更鼓声歇,表明长夜过 去,清晨来临。“分是以听觉上的不同,反映时间上的划分,透露 了诗人梦断以后闻角声以前,一直眼睁睁地躺在床上耳闻更声,其凄 苦之情可知。“孤灯落碎花”写所见,青灯照壁,诗人长时间地望着那 盏孤零零的昏暗油灯掉落着断碎的灯花。“孤,字既表现了诗人环境的 冷清,也反映了他主观感受上的寂寞。此联通过一闻一见,把作者的 乡思表现得含而不露,情在词外。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o(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12题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薛昭蕴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喜悦感。(若从对偶角度分析, 指出其特点效果亦可。)(6分)阅
21、读诗歌,完成文后问题永遇乐李清照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 知几许!元宵佳节,副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 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髻霜髻,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 儿底下,听人笑语。(1)结合“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分析本词表达 的感情。(6分)(2)赏析本诗的写作手法。(5分)风雨,一方面指自然风雨,另一方面指社会风雨。即朝代的 更替变迁。佳节良辰,本可畅快游乐,但转眼难道就没有风雨 吗?(2分)这种忧愁风雨的心理,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 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
22、愁所形成的心境,(2分)表现出作 者因国破家亡而生发的痛苦孤寂之情。(2分)对比(2分)通过昔日在繁华热闹的故都闲暇游乐的感况欢乐 感情和现在国破家亡丧夫失亲、百无聊赖、痛苦憔悴形成对比。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鬓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嘴 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嗽,也作“颦”。要不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作者是如何描绘的?(5分)1、答案: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在这样的环境中, 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一个轻理髻鬓、长袖飘飘的佳人,描绘出了一 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红色的红薄花、 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
23、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 佳人,使人突出地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一问2 分,第二间3分。)2 .评论者认为结尾一句“情景俱佳”,请简要赏析。(6分)2、答案:“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 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从表面上看来,燕归、 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暗 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此句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一切都在“不 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 人物心情,景情俱佳。(景2分,情2分,手法及作用2分。)注 释译文编辑蓼(I迨o
24、):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 蓼:开红花的水蓼。整鬟;梳理发鬟。含嘴(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4)然煞(shd):愁极了。棹(zhdo)船郎:撑船人,即船夫。帆尽:船已远去,不见帆影。以“帆”借代船。*作品鉴赏编辑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 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萝花鸥迹成 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 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 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 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但这些并没有使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高 语文 诗歌 鉴赏 复习 练习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