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共18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地籍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共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共18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籍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共18页地籍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一章1、地籍:是指依据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 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录 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或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 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2、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 途地籍(2 )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日常地籍(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农村地籍(4 )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数字地籍3、地籍的主要作用:地籍与国家管理、地籍与土地管理、地籍与 产权管理、地籍与
2、税收管理、地籍与土地制度4、地籍管理:是指为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 一系列工作(管理)措施。5、地籍管理的目的:是随时清晰地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存 在、分配、利用和管理状况,从而为土地管理服务,为国家管理服务, 为生产、建设和其他需要服务。6、地籍管理的任务:是全面具体掌握地籍信息、不断更新地籍信 息,及时、准确、系统地提供服务,并不懈地改革创新,建设功能齐 全、制度健全、业务规范、手段先进的、完整的地籍管理工作体系。7、地籍管理的性质:行政性、法律性、技术性、阶级性8、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 分等定级、地籍档案管理地籍调查的核心是土地权属调
3、查,地籍调查以县为单位开展,以 宗地为基本调查单元。土地条件调查是土地存在环境和条件的调查10、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是地籍域界调整(5 )飞地、争议地的变化(6 )单位更名的变化4.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特点(1 )变更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2 )变更频繁,工作连续性强(3 )多种工作方式密切结合3S技术支持的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技术流程(1)遥感影像的纠正、配准与融合(2 )变化信息发现及确认(3 ) 变化信息提取(4)GPS引导的外业调查(5 ) GIS支持下的土地利用 图件更新绘制(6 ) 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更新5、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适应
4、日常地 籍管理的需要,使地籍资料保持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权属及其界址点, 线的变更调查6、变更地籍调查的特点(1)主动申请(2 )目标分散,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3 )政策 性强,精度要求高(4 )调查与资料变更连锁进行(5 )任务紧急7、地籍变更的种类(1 )不更改界址的变更(2 )更改界址的变更8、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指以土地利用调查的数据及图件为基础, 利用最新时相的遥感影像,运用遥感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从遥感图 像上提取变化信息,从而达到对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直接 的、客观的定期监测。第六章1、土地分等定级:是指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 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
5、化的过程2、土地分等定级体系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体系、农用土地分等 定级体系3、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地租理论、区位理论、土地可持续 发展理论、土壤肥力理论、土地质量观4、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则:(1)综合分析的原则(2 )主导要 素原则(3 )区域差异原则(4 )级差收益原则(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5、城镇土地的特性(1 )城镇土地的位置具有特殊重要性(2 )城镇土地利用的多样性(3)城镇土地利用的集约性6、城镇土地定级的作用(1)土地定级可为城市规划布局提供依据(2)土地定级是制定基准地价的基础(3)土地定级为制定城镇土地税赋提供重要参考(4)土地定级显化土地资产量差异,为城市土地
6、科学管理服务7、城镇土地定级的方法(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2 )级差收益测算法(3 )地价分区定级 法8、城镇土地定级的步骤(1)定级资料的收集与调查(2 )定级单元的划分(3 )定级因素 指标体系的确定(4 )定级因素分值的计算(5 )城镇土地级别划分9、城镇土地定级因素有:繁华程度、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状况、 环境状况、其他等10、城镇土地定级成果:(1) 土地定级报告(2 ) 土地级别面积量算及汇总成果(3 )图件 成果第七章1、土地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将土地权利人的 合法土地权利,依法载录于,专门设置的簿册上(或载体上)的行为 和过程,也是国家对土地实施有序管理所需建立的
7、一种制度2、土地登记的任务(1)全面完成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 集体土地使用权以及他项权利的初始登记和变更登记(2)建立土地证书公开查询制度和年检制度(3)充分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工具,实现土地登记自动化和信 息化3、土地登记的意义(1)确认土地产权归属,稳定土地权属关系、保护土地所有者、 使用者的合法权益(2 )是实现全面、依法、统一、科学管理土地的一 个重要条件(3)建立了约束机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有效管理(4)是土地管理部门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一个重要信息源,是土 地管理业务主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国家长治久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
8、1)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 例(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 担保法5、土地登记制度:领据登记制、权利登记制、托伦斯登记制6、土地登记的分类(1)按登记时间和内容划分:初始土地登记、变更土地登记(2 )按权属性质划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登 记、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和他项权利登记(3 )按权属的主从关系划分:主登记、附记登记(4)按地域性质的不同划分:城镇土地登记、农村土地登记7、土地登记的基本原则(1 )依法的原则(2 )申请的原则(3 )审查原则(4 )登录原则(5)公示
9、的原则8、土地登记的内容(1 ) 土地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2 ) 土地的权属性质、 使用权类型、取得时间和使用权限、权利以及内容变化情况(3 ) 土地 坐落、界址、面积、宗地号、用途和取得价格(4 )地上附着物状况 土地权属性质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 地使用权以及土地他项权利土地权属来源: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最初取得土地的方式土地权利主体,即权利的归属,指集体土地所有者、国有土地使 用者、集体土地使用者和他项权利者土地权利客体即权利人所辖的地块9、土地登记的基本程序(1 ) 土地登记申请(2 )审查核实(3 )注册登记(4 )颁发或者 更换土地证书10、申请人:
10、是土地权利人或者土地权利变动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种类型11、申请人需提交的文件资料有:(1 ) 土地登记申请书(2 )申 请人身份证明材料(3 ) 土地权属来源证明(4 )地籍调查表、宗地图 及宗地界址坐标(5 )地上附着物权属证明(6 )法律法规规定的完税 或者减免税凭证(7 )按规定应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12、初审:是指土地登记人员根据有关法律和政策、地籍调查的成果,对土地登记申请书及其相关资料的审查,包括对申请人,宗地 情况(界址、面积、用途等)、土地权属(来源、性质、期限等)的 审查,提出初审意见 和初审结果进行核查和人定13、复申:是在初审的基础上的进步审核,重点是对
11、初审过程14、注册登记: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对批准土地登记的土地所有权、 使用权或他项权利进行登卡、装簿、造册的工作程序15、土地登记簿:是土地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16、土地登记卡的内容包括: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11、土地登记:是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记于专用的簿 册上,实质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一 项法律措施。12、土地统计:是指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 属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13、地籍档案管理:是指是以地籍管理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 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使用和编研等 工作的总称。14、地籍管
12、理的基本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 )保证地籍 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3 )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4 )地 籍成果简便实用15、地籍管理的手段:行政法律手段、测绘手段、图薄册手段、 电子计算机手段第二章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图第三章1、土地调查:是指以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 而进行的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条件调查2、土地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 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土地调查的内容:(1)
13、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状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2 ) 土地权属及变化状况,包括土地的所有 权和使用权状况(3 ) 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等状况4、外业调查的工作任务:地类土斑的调绘、各种界线的调绘、线 状地物的调绘、零星地物的调绘、工作底图上无法标定的地物的补测5、外业调绘的工作步骤:准备工作、室内预判、外业调绘、外业补测资料有航片、地形图、说明资料、工具6、外业调绘的基本方法:Q)选好站立点(2 )确定航片方位(3 )抓住特征地物(4 )边走 边判读(6)地类的判定和权属界的判定应当借助于访问和凭据的收集 (7 )借助立体观察7、地类图斑:是指实地为同一地类
14、的连片土地, 在外业调绘片上形成的一个斑状图块8、破碎耕地:是指一些地区存在的耕地本身十分小块(大量地、 成片地散布着一些单块面积上小于最小上图图斑标准的耕地),且与 裸岩、石砾等混在一起,交替分布着。9、图斑编号的基本方法:(1)调绘片上的图斑编号仅起到临时编号的作用,经正式成图后 按量算及汇总统计的需要再进行正式编号(2)一次性为各图斑确定编号,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不再另行编 号10、行政区域界线:是指国界线、各省的界线、地(市、州)界 线、县(市)界线、乡界线。11s 土地权属界线:是指村、农牧渔场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厂矿、 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界线。12、线状地物:是指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 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 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