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联考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古典戏曲有着独特的美育范式,戏曲舞台上表现出来的声腔和形象, 因可愉悦感官心灵,又能感化人心而彰显出重要的美育价值。勃兴于元 明的古典戏曲几经历史演化,逐渐形成并突出了两种美育功能:和心悦 性之“陶情”与礼乐教化之“风教”。陶情”是古典戏曲美育传统的主题之一。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表演形式,经过高度提炼后,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华丽的角色造型、精 彩的唱念做打和曲折的戏曲冲突,无不激发观众看戏、听
2、戏和品戏 的兴趣,促成他们在感官继而在心理层面产生基于审美共识的情感共鸣。 在创作与鉴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中,戏曲和心悦性的美学价值被强调,并 将戏曲的情感力量化作以美育人”的媒介,完成了古典戏曲美育的审 美实践。风教也是古典戏曲美育功用的体现。古典戏曲于内容上秉 承了 兴观群怨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从而在基调上确定了 厚 介的影响力,让古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 又成为当前戏曲美育的重要课题” “基于通与变的演进逻辑, 古典戏曲美育观在今天既对发现美有所传承,又踏上了深入探索 美的新征程”,可知今日我们观看窦娥冤,并不仅仅是去了解过 去的历史,更是要鉴往知来,从中吸取具有教
3、育意义、符合新时代价值 观的精神要素,引领人们的精神追求。(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歌声王愿坚我们钻进兴凯湖边荒凉的原始森林,已经整整三天了。1935年的晚秋,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茅草早已枯黄了,在积年的 腐土上,又压上了厚厚的一层落叶。太阳已经落到西边山后去了,天渐 渐昏暗起来,骚乱稍稍平息了些,森林慢慢安静了。只有那“哗哗 ”的松涛在晓风的激荡下,更起劲更单调地响着,间或有几只归林 的飞鸟吱喳地叫两声,整个森林显得更加阴森更加寒冷了。我望望他俩。老赵半睡半醒地躺在那里,一会儿睁开眼睛,呆滞地望望 树林梢头那一小片蓝天。小孙套拉着个脑袋,两手
4、不停地抚摸着那支小 马枪的枪托,半天,蹦出了一句话:“这都怨我啊!要不是我 不小心,我们也不会暴露。”说着,抽抽搭搭地哭起来。老赵长长地吐了口气,直盯盯地望着小孙的脸问道:“你今年十几了? ”“十七。小孙慢慢地抬起头,你年轻,又没有受伤,你得活看,我们俩往东那么一打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小孙气愤地打断了: “你别说这个!咱死,死 在一起,埋,理在一堆”话一时顶住了,谁也不再说什么,林里更静了。一阵风过处,“吧嗒吧 嗒”两颗松塔落在地上,骨碌骨碌滚到小孙的脚边,一只毛茸茸的小松 鼠跟着蹿下来。它并不怎么怕人。它扒着树干,不停地摇着它那长长的 尾已,瞪着一对小眼好奇地瞧着我们。小孙捡起松塔,下意识地往
5、里面 瞅了瞅,随手丢给了松鼠,那家伙轻轻一纵,抓起松塔跑走了。又是一阵沉默。突然,老赵翻转身,挣扎着爬起来,吃力地把他那只受伤的胳膊哆哆嗦 嗦地向我伸过来。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一切全明白了。我把他那只手紧紧握住。接着,又 一只手很快地落到了我的手上。三只手紧紧地扣在一起,一件决定我们命运的大事就这样在一瞬间无言 地决定了。老赵抽回手,从挎包里掏出了一颗手榴弹,放在嘴里猛一下咬开了盖子, 像摆一只酒瓶子似的,矗直地放在我们中间,然后把弹弦轻轻地钩了出 来。老赵向我们询问地看了一眼,说:“想想看,还有什么事该做?时 间还来得及;天快黑上来了,敌人一时怕还不敢进来。”“没有。我摇了摇头。我只把驳壳枪往
6、胸前放了放,从衣服里子里拿 出那张一直没舍得毁掉的临时党证,叠了叠,压在枪的表尺底下一一让 它们和我的心脏一块儿炸掉吧!对面,小孙也在窸窸窣窣地收拾什么,他把脑袋探向我这边,肯求似的 低声说:“老董,咱俩换个地方坐吧! ”他一面往我这边爬,一面解释 说:“我爹临死的时候这么说过:就是牺牲了,也要脸朝东死去 我们的祖国在那边! ”这话说得我心里一紧一紧的。我刚想安慰他几句,猛地,老赵把一只手 重重地按到了我的肩膀上,使劲晃着:“听!快听!”松涛在吼着。在这海潮似的涛声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奇异的声音汇合 着兴凯湖上的风吹送过来。这是一个人在唱歌。歌声,不怎么高亢,也 并不悠扬,它低沉而又坚决地涌进
7、森林,压过了松涛,冲进了我们的心。歌子是用我很不熟悉的语言唱出来的。一时,我简直弄不清这是什么歌 子,只觉得它是那么亲切,那么耳熟,但很快,歌声和我心里的一支歌 曲共鸣了,是它,是它!就在一年以前,我刚走进党的队伍的时候,在 鲜红的党旗下面,和同志们一道,我第一次唱起这一支歌。这以后,我 们曾经唱着它欢庆过战斗的胜利,也曾经唱着它把战友的尸体葬进墓 穴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歌声啊!和着这歌声,歌词从心底里流出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歌声和着松涛,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音响,摇撼着整个森林。我们都情不 自禁地和着这歌声低唱起来。老赵揽着我的肩膀,紧贴着我的脸,嘴巴 在哆嗦着,歌词从他那皴裂的嘴唇上吐出来:满
8、腔的热血已经沸腾,做一次最后的斗争!小孙抱住了老赵,越唱声音越高。我们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唱啊,唱啊。唱了一遍又一遍。歌声和泪一道, 从心里涌出来!不知什么时候,老赵已经不唱了。他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地扶着 树干站起身来,目不转晴地盯着我,呵斥似的说道:“不对!不对啊, 老董! ”他用力摇着手榴弹,“我们能活着出去,我们一定得活着出去!” 他说出了我心里的话。想起刚才我们那样软弱无力和那种绝望的打算, 我感到脸上一阵发烧。“好!”我也霍地站起身说,“四班长,你下命 令吧! ”没有什么好说的。继续跟着那边唱,一个人也要把这个歌唱到底,这 就是战斗命令他转身向着小孙,把枪准备好,你走头里。突出包
9、 围圈就往林子里钻。事情像刚才那样突然地决定了。小孙紧握着小马枪走在前面,我把老赵 背起来,我一手拄着木棍,一手提着驳壳枪;老赵手里握着手榴弹,我 们轻步走下山包。背后,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 森林里摸索前进。黎明时分,在林中的一块空地上,一堆通红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在篝火 近旁,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嚼着新爆开的爆米花,我们放开嗓子纵 情地歌唱起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1957年10月5日【注】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中俄两国界湖。小孙:朝 鲜人,随父亲越过鸭绿江来到中国,一起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0、,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二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暗示主人公是身处极其恶劣 环境中依然坚持斗争的“抗联”战士。B.小孙不想扔下战友独自突围,他说的“死在一起”是此刻三个人的共 同心愿,表现了战友之间深厚的友情。C.一件决定我们命运的大事,指三个人决定引爆手榴弹殉国,这件 大事”为后文突出歌声的作用张本。D.我拿出临时党证,想与党证共存亡,这一细节生动表现出“我 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的自然环境描写,营造了寒冷阴暗的氛围,带给人们一种压抑的 感觉。8 .老赵“像摆一只酒瓶子似的”将手榴弹放在三人中间,说明其赴死的
11、 从容。C.三个人依偎在一起齐唱国际歌,歌声激昂而感人,凸显了信念的 坚定。D.结尾的篝火象征战士对未来的热切希望,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的 主旨。8 .小说中插入了对小松鼠的细致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9 .刘熙载艺概有言:“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本文是怎 样将抽象的“歌声”表现得具体可感的?【答案】6. B 7. D8 .小松鼠的出现为险象环生的战场带来一丝生机,暗示了故事的发展 可能出现转机;借小孙与小松鼠之间的互动,表现小孙活泼好奇的天性,丰富了人物 形象;宕开一笔,一改紧张的氛围,舒缓了节奏,使得行文张弛有致,增加 了小说的曲折性、抒情性与可读性。9 .以景物描写衬托歌声,松
12、涛激荡澎湃却被歌声压过,衬托出歌声的震撼人心;以具体事物比喻歌声,将歌声比作一只看不见但强有力的大手,使人 真切地感受到歌声的力量;以人的精神改变表现歌声,歌声赋予战士以巨大的精神力量,使他们 具备了克服困难而求生的勇气。【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是此刻三个人的共同心愿错误。从文中你年轻,又没有受伤, 你得活看,我们俩往东那么一打等处来看,并非是三个人的共同心 愿,故选Bo【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的主旨错误。结尾的篝火象征着希望, 深化了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无中生有。故选Do【8题详解】本题考查
13、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的能力。由“一只毛茸茸的小松鼠跟着蹿下来。它并不怎么怕人。它扒着树干, 不停地摇着它那长长的尾已,瞪着一对小眼好奇地瞧着我们”分析可知, 小松鼠出现在险象环生的战场,舒缓了紧张的氛围,再结合后文“背后, 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昏黑的森林里 摸索前进” “黎明时分,在林中的一块空地上,一堆通红的篝火燃烧起 来了”,小松鼠的出现为险象环生的战场带来一丝生机,暗示了故事的 发展可能出现转机。由“小孙捡起松塔,下意识地往里面瞅了瞅,随手丢给了松鼠,那家伙 轻轻一纵,抓起松塔跑走了”分析可知,借小孙与小松鼠之间的互动, 表现小孙活泼好奇的天性,丰富了
14、人物形象。从情节上看,“他的话没说完,就被小孙气愤地打断了:你别说 这个!咱死,死在一起,埋,理在一堆” ”话一时顶住了,谁也 不再说什么,林里更静了”此时的气氛应是紧张而沉重的,小松鼠的出 现,一改紧张的氛围,舒缓了节奏,使得行文张弛有致,增加了小说的 曲折性、抒情性与可读性。【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松涛在吼着。在这海潮似的涛声里,隐隐约约地有一种奇异的声 音汇合着兴凯湖上的风吹送过来。这是一个人在唱歌。歌声,不怎么高 亢,也并不悠扬,它低沉而又坚决地涌进森林,压过了松涛,冲进了我 们的心”分析可知,以景物描写衬托歌声,松涛激荡澎湃却被歌声压过, 衬
15、托出歌声的震撼人心;结合“背后,歌声还在响着,歌声像只看不见的大手,推送着我们在这 昏黑的森林里摸索前进”分析可知,以具体事物比喻歌声,将歌声比作 一只看不见但强有力的大手,使人真切地感受到歌声的力量;结合“歌声和着松涛,合成了一个巨大的音响,摇撼着整个森林。我们 都情不自禁地和着这歌声低唱起来。老赵揽着我的肩膀,紧贴着我的脸, 嘴巴在哆嗦着,歌词从他那皴裂的嘴唇上吐出来: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做一次最后的斗争!”“我们能活着出去,我们一定得活着出去!” 分析可知,以人的精神改变表现歌声,歌声赋予战士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使他们具备了克服困难而求生的勇气。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
16、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伍子胥者,楚人也。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 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 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 人伦,美风化”的美育宗旨。劝善惩恶、辨明是非、弘扬忠孝等,皆是 古典戏曲呈现教化”意义的美育主题。以美风化为文化革命,古 典戏曲也完成了 “劝使为善,诫使勿恶的德育实践。通过文本呈现、声律传唱以及舞台传播,古典戏曲借“陶情”与“风教” 功用,提供了一个理解戏曲审美文化的模本,使得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的美育范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下能够得以延续。戏曲承载教化意
17、义的天然功利性能够被持续性地激活潜藏能量,主要源 于因变则通、因通则久,在通与变并行的演进逻辑中,持续绽放着艺术 魅力。通者,指千古不变之精神传统。古典戏曲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 沉的精神追求,各类剧目中至今仍蕴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之时 代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源,也是国人生成并 坚定文化自信心的理论基石之一。变者,指依时代语境而适时更新的美 育内涵。基于映射不同时代民族精神的问题意识,古典戏曲的美育内涵 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封建王朝时期,戏曲美育的路径选择 是高台教化。在抵抗外辱和寻求民族出路的抗争时代,戏曲美育观则立 足思想启蒙立场,宣扬“启蒙”与“救亡”
18、精神。20世纪80年代以降, 戏曲美育的首要目标已经被提升为追求戏曲的艺术美,尤为注重传承宝 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进入数字化时代,如何利用新媒介的影响力,让古 典戏曲走进课堂、走向大众,弘扬并传播其艺术魅力,又成为当前戏曲 美育的重要课题。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 归。益疏子胥之谋。其后四年,吴王将北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乃率其众以助吴,而 重宝以献遗太宰蓟。太宰蓟既数受越赂,其爰信越殊甚,日夜为言于吴 王,吴王信用赶之计。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 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而吴王不听,使子胥 于齐。子胥临
19、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 汝与吴俱亡,无益也。乃属其子于齐鲍牧,而还报吴。吴太宰甚既与子胥有隙,因谗曰:“子胥为人刚暴,少恩,猜贼,其怨 望恐为深祸也。前日王欲伐齐,子胥以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 胥耻其计谋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复伐齐,子胥专愎强谏,沮毁用 事,徒幸吴之败以自胜其计谋耳。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齐,而子 胥谏不用,因辍谢,详病不行。王不可不备,此起祸不难。且甚使人微 伺之,其使于齐也,乃属其子于齐之鲍氏。夫为人臣,内不得意,外倚 诸侯, 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 吴王日:“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
20、曰:“子以此死。” 伍子胥仰天叹曰:“嗟乎!谗臣甚为乱矣!王乃反诛我。我令若父霸, 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 欲分吴国予我,我顾不敢望也。然今若听谀臣言以杀长者。”乃告其舍 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 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到死。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鹏夷革, 浮之江中。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因命日胥山。(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 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B.夫越/腹心之病/
21、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 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C.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 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D.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愿 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疾,指慰问生病的人。“问”与师说中“犹且从师而问焉”的 “问”字含义不相同。B.属,托付。“属”与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的“属”字含义相同。C.爱信,喜欢信任。“爱”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的“爱”字含义不相同。D
22、.微伺,暗中观察。“微”与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的“微” 字义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时,吴主准备攻打齐国,伍子胥以比喻之论, 晓之以理,认为这一做法不可取。后吴王凯旋,疏远了伍子胥。B.当再次讨伐齐国时,越王既出兵助力吴王,又重金贿赂太宰,伍子胥 预料吴国将亡,趁奉命使齐之际,把儿子托付给齐国鲍牧。C.太宰在吴王前极尽诽谤之能事,认为子胥为人凶残,猜忌心重。太宰 还以吴王两次伐齐的事来做文章,从此吴王开始怀疑伍子胥。D.在子胥自尽之后,吴王狂怒不止,将他的尸体装在用皮革做的袋子里, 任其漂在江上。吴人怜悯伍子胥,为他在江边建立了
23、祠堂。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以为先王之谋臣,今不见用,常鞅鞅怨望,愿王早图之。(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14 .伍子胥自刎前表达的哪几层意思让吴王“闻之大怒”?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答案】10. D 11. B 12. C13 . (1)自认为是先王的谋臣,如今不被重用,常常闷闷不乐心中怀有 怨恨,希望大王早做打算。(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 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14 .谀臣作祟,朝廷不安宁;吴王被蒙蔽,反杀忠臣。自己劳苦功 高,吴王却恩将仇报。不信忠言,不用忠臣,吴必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盐城市 联盟 2022 2023 学年 一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