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docx
《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4:句子的衔接与排序(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部编版)(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这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就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A.B.C.D.【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由前句“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 ”可 知,首句选择,“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是对前面问题的回答,也 是本段文字的论点;句到
2、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承接句“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 来就没有责任”,因此两句的正确顺序是;句“你若是要躲”又承接句“如何 能躲”,两句的正确顺序是;三句层层递进,是对句分析说理,是论证的过程, 因此这段文字正确的排序是:;故选Co2.(2022春河南安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这些节目之所以能够频频“出圈”,河南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是其原因之如今,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的生机。2021年以来,河南传统文化类节目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频频“出圈”。历史上,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在河南建都兴业,绘就了灿烂的文明画卷。继唐宫
3、夜宴和元宵奇妙夜之后,帝后礼佛图又成了热门话题。A. B.C.D.【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阅读整个语段可知主要介绍河南传统文化频频“出圈”的原因和意义。所以是总起句, 在最前面;“频频出圈”说明有很多节目出来,所以紧随其后;然后是,是对这些 节目“出圈”的原因解释;再是从古至今,讲了河南作为传统文明发祥地的意义,故是和 。故排序为:。大征程”对应;因此排序为:。故选A。18. (2022春江苏无锡七年级统考期末)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不断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因 此
4、,我们要对“四史”有全面系统的认识,进而用它为我们的思想铸魂,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才能深刻体悟到我们党带领人民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做出的艰苦奋斗进而有效抵御一切歪曲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抹黑党的领袖和英雄的历史虚无主 义迷雾才能深刻领悟到我们党带领人民所走过的苦难辉煌的漫长革命岁月和箪路蓝缕的社 会主义建设历程才能对中国共产党有更深刻、更完整、更科学的认知A.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这四个句子以“才能”引领,表示结果的句子,是肯定句,对学习四史的效果从 正面意义上剖析。是否定句,从另一角度剖析四史学
5、习的意义,另外此句以“进而”连接, 可见与构成递进关系,句在后面;三句,“对中国共产党有更深刻、更完整、更科学的认知”是学习四史效果的 概括阐述,则从“所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做出的艰苦奋斗”及“我们党漫长革命岁 月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两方面展开具体阐述,从到是从概括到具体,故应放在 首位;和从“我们党漫长革命岁月社会主义建设历程”的时空内涵到“所所付出的 巨大牺牲、做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内,程度上由浅到深,故在前;所以合理的顺序是: 。故选Bo19. (2022春浙江杭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是()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
6、泉,难怪 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 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o o , !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 月年华里。A.B.C.D.【答案】B【详解】本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句“可是”表示转折,由前文对春天 的珍惜转到后文到“春光易逝”的感叹。句承接句,用“落花流水春去也”的自然迹象 表现“春光难永驻”;句则解释“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些自然
7、迹象是表现时间之易逝; 句用“但是”表示转折,虽然春光难存,时光易逝,但是人们应该在精神上保持春天般的 活力,永远积极进取。据此可知正确顺序应为。故选Bo20. (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 的一项是()当一个人被惰性所控制时; 往往办事拖拖拉拉,;或做事半途而废,;或安 于现状,;或夸夸其谈,;或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的态度 消极处世。到头来丧失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失去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原则。不能言必信,行必果不思进取缺乏恒心与毅力空想大于行动A.B.C.D.【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阅读文段可知,此文段是有
8、关“惰性危害”的阐述。阅读 各选项可知,句强调“行”,与上句“办事拖拖拉拉”相对应;句“缺乏恒心与毅力” 与“事半途而废”对应;句“不思进取”与“安于现状”对应;句“空想大于行动”与 “夸夸其谈”对应;故填入顺序为:;故选Do21. (2022春甘肃兰州七年级统考期末)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顺 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友好亲近,和善共处。o O o 。 时至今日,作为一种个人品质和伦理规范,它仍然被认为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所必需的价值 观。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彼此秉持共同的道义原则为前提的“善”本义为美善、和善两字连用形容超越血缘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和善的关系状态“友”的古字像方向相同的两只手
9、,引申为志趣相同,互为援手。A.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与衔接。注意与上下句的衔接连贯,以及各句的逻辑关系。这是一段议论语段。“友好亲近,和善共处”提出观点,第句“友的古字像方向相同的两只手,引申 为志趣相同,互为援手。”是对“友”的诠释;第句“善本义为美善、和善”的诠 释;按照对应关系应是先后的顺序排在第一、第二的位置。第三句中“两字”明显是代 指“友和善”字,所以第句在句之后。第句中“这种关系”紧接着第句“亲密和善 的关系状态”进行论述;故选Bo22. (2022春河南郑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
10、有些押韵,有些不押韵。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林 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艾青的诗不拘泥于形式,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 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读起来气韵通畅。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读现代诗要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A. B.C.D.【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 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 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 有
11、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本语段主要讲了诗歌的特点,引领了话题根据诗歌的特点来读诗,是第一句;句写 出了诗歌的特点是“分行”和“押韵”,是第二句;结合上句中提到的两个特点(分行、押 韵)来叙述,辨析分别为三四句;上一句提到“形式”,紧接这一话题叙述“艾青的 诗不拘泥于形式”因此放在最后;所以本语段的正确顺序为:。故选Do23. (2022春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 最恰当的一项是()专注力是至关重要的不专注无以攻坚克难,不专注无以固本开新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在把坎坷之路铺成胜利坦途的所有筑梦力量中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专注
12、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A. B.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通读文段,这是一段关于强调“专注力”重要性的语段。提供“所有筑梦力量”的语 境,作为前提条件,放在首位,紧承提出观点:在所有筑梦力量中,专注力是至关重要 的。紧承反面阐述专注力的重要性,的“不仅”与的“更”构成递进关系,这两句 用举例论证进一步论证专注力的重要性,应放在最后。故顺序为:。故选Bo24. (2022春湖北恩施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顺序 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春雨如丝。O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13、。然后悄悄洒向扁舟,酒向村落,洒向群山。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A.B.C.D.【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排序题应对策略:第一步,认真阅读材料,揣摩语段的整 体意义。第二步,判断文段体裁,理清行文具体思路。第三步,找出标志词语,排除干扰选 项。第四步,通读排序语段,及时检查调整。阅读语句可知,本段文字描绘春雨飘落的美丽景象。春雨是作者描绘的对象,把春雨比 作雨丝,因此接着描写雨丝,句紧承“春雨如丝”,把雨丝有比作苗女,句与句紧密 相连;再接着写苗女的细纱,因此句与句中的细纱照应,放在句后,句总体描绘雨 丝洒落的情景,放到最后。故正确排序为;故选Co25. (2022春黑龙
14、江哈尔滨七年级统考期末)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 接最恰当的一项是()o为黄继光、刘胡兰等英烈还原真相,依法打击亵渎英雄的行为,是因为 我们明白:历史无所谓远近,英雄无所谓古今,唯有始终铭记、心生敬畏,才不会因为忘记 而导致背叛,不会因为轻视而动摇价值坐标。也正是因为葆有敬畏历史、崇敬英雄的传统, 那些不变的经验、不朽的精神才能不断熔铸于当下,带领中华民族穿越风雨、实现伟大复兴。A.对待英雄、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快B.对待英雄、对待历史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远C.对待历史、对待英雄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快D.对待历史、对待英雄的态度,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远【
15、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通读文段,联系下文的“历史无所谓远近,英雄无所谓古今”和“葆有敬畏历史、崇敬 英雄的传统”等句子,可以明确应该先说对历史的态度,后说对英雄的态度;“带领中华民 族穿越风雨、实现伟大复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应是“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远”, 而不是“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快”。所以填入的句子应是“对待历史、对待英雄的态度, 决定着一个民族能走多远”。故选Do26.(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主要是来自博物馆丰富多彩的藏品:自然标本、考古遗物、艺术珍品、革命文物 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呢?不同类型的藏品记录着自然和人类文明的
16、多元信息,蕴含着提 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等多种力量。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 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 *1. “藏品”是名词,“哪里”是代词,“记录”是动词,“的”是助词。8. “丰富多彩”“自然标本”“考古遗物”“革命文物”都是并列短语。9. “提升审美水平”“厚植家国情怀”“促进文明交流”都是动宾短语。D.将选文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为。【答案】B【详解】考查语文基础知识。10. “丰富多彩”是并列短语,“自然标本”“考古遗物”“革命文物”是偏正短语。 故选B。27. (2022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
17、股暖流的真正发源地在比斯开湾。在发源地,水流的温度比较低,颜色比较淡。南下过程中,沿着赤道走,温度越来越高,盐度也日益增高,颜色越来越深。墨西哥暖流就是一条在大西洋中自由奔流的洋流,它的水不与大西洋的水混在一起。A.B.C,D.【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寻头断尾,确定首尾 句;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把握关联词的搭配;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 重复出现的词语。本语段围绕“墨西哥暖流”展开,句为首句,点明写作对象(墨西哥暖流);句中 的“这股暖流”指代的是“墨西哥暖流”,承接上文,引出其“发源地”,为第二句;句 “在发源地”承接句,同时点明在发源地水流
18、的温度、颜色;最后点明“南下过程中”, 水流的温度、盐度、颜色变化;故排为:;故选Co28. (2022春云南保山七年级统考期末)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一种是堵塞事物运动发展的道路。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确的,必然会胜利。一种是积极疏导使之顺利发展。人们对待事物运动的力量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态度。这两种态度是正好相反的。A. B.C.D.【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语段的衔接和排序。语句的衔接和排序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可通过抓关键词,抓中 心句,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通读五个句子,查看四个选项。句提出观点, 明确话题,适合作首句,句是对句的补充
19、,紧接句。句式结构一致,是人们对待 事物运动的力量采取的两种不同的态度,根据句“前者是错误的,注定会失败;后者是正 确的,必然会胜利”可知,在前,在后。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排序应为。故选Do29. (2022春湖北荆门七年级统考期末)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有了知识和智慧,我们才能独立思考,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气象万千的精神。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从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从。A. B. C.D.【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阅读为什么能提升我们的气质? ”是一个问题,为首句;句给出了答
20、案,应紧随 其后,为第二句;句中的“有了知识和智慧”承接句中的“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 因此句应该是第三句。“懂得如何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就可以“免于迷失和彷徨, 知道何去何从”,因此句应该是第四句。句是总结句,应该位于结尾。因此,以上句子 的顺序应该是。故选Bo30. (2022春山东淄博七年级统考期末)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诵读,是学习文言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O ,随着诵读次数的增多高水平的诵读,必然包含着对文章透彻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再读,可以把握重音,读准语气诵读是分层次的:初读,可能只是感知大意,准确停连对文章主题的表现,对作者情感的抒发,对精彩语句
21、的理解,都会有更深切的感受A. B.C.D.【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衔接和排序。是总说,并引出初读;后面的分号,说明前后并列, 故接着说明再读;再说诵读次数增多,对文章理解的影响,进行小结,即:;故选Co故选Ao31. 2022春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 排列正确的一项是()那声音相互追逐着,打闹着,奔向远方,又从远方折了回来,冷不防地,撞倒了我。那年春天,在蹑云坊下,十几个孤山小学的孩子吹泥哨。我的眼睛有些模糊,继续倾听,倾听卧牛脖子上的铃铛声。仅仅一瞬,十几种泥做的嘴巴就发出了声音。他们是给刚刚试制好的泥狗子也给这几百万岁的孤山试音。A. B.C.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4 句子 衔接 排序 过关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末 考点 串讲 部编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10416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