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各部分名称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法各部分名称说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乌市127中一师一优课晒课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说课稿乌市第127中 木众意一 【说教材】(一)说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乘法和“分一分”的基础上正式学习除法,除法在实际 应用中就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由于在分一分中,学生对“平均分” 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本节内容继续以分东西为背景引导学生着重 理解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法做好铺垫。(二)说学习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对本 节课制定以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通过直观操作展示除法在应用时的另一种实际操作方法,使学生理解除 法的含义,同时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2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 生能力的发展。3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与态度: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从无意注意迅速过渡到有意注意,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以“平均分”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使他们乐学,并能更积极地参与学 习活动。同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要遵守学校纪律的教育。(三)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借助平均分的结果能正确列出除法算式,并指出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四)说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明白要分的总数,平均分
3、的份数和每份数,正确地列出除法 算式。(五)说教学关键: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脑、动手又动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形成表象, 理解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六)教学具准备:CAI课件,24根小棒,8个小圆片等。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生动直观的画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清晰化,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二【说教法】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 生动有趣的情趣,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 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1 .在教学思想上
4、,以学生为主,老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在教学活动中。2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直观法、尝试教学法、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 方法。三【说学法】学生在“圈一圈”“分一分”“填一填”等活动和游戏中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通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手脑并用, 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四【说导学设计】为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根据本年级学生认识水平,本节课的 导学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一)激趣引新1 .创设情境。小朋友们,你们每天在学校里都做早操吗?对呀,做早操其实 是在锻炼身体,有些小朋友做完早操之后,会觉得人特别有精神,特别舒 服。森林学校的小动物们也天天都
5、做早操。(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动物图) 这一天,熊猫老师刚接收一个新生班,有小猴欢欢、小猫咪咪、小狗花花 等1. 2只小动物组成。熊猫老师刚点完名,学校的早操铃就响了起来。欢 欢它们不懂规矩,立马冲出了教室在操场上玩了起来。熊猫老师追了出去, 也来到了操场上。这时,大象校长刚好过来见到此情景,就对小动物们说:“孩子们,你们静一静,静一静!今天,是你们第一天来到学校上学,那就 说明你们已经是一名学生了。那么作为一名学生,就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 章制度,就得遵守学校的纪律,不能心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做事情要懂 规矩”大象校长的话语重心长,说得这12只顽皮可爱的小动物一个个 都羞得红了脸,低下了头。大
6、象校长接着说:“孩子们,你们已经知道错了。 刚才是学校的早操铃。铃一响,动物学生们都会踏着整齐的步伐,排着笔 直的队伍在各自规定的场地进行早操锻炼。下面,就让我和熊猫老师带领 大家去参观一下其他动物班级,看看你们的哥哥姐姐们是怎样做早操的。” 于是,大象校长、熊猫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校园的各个早操点转了一圈。回 到教室,当熊猫老师问它们感受时,孩子们纷纷议论开了,有说队伍整齐 真漂亮的,有说动作规范真精神的它们都想请熊猫老师帮它们设计一 个整齐漂亮的队形。2 .设问引入。小朋友们,如果你是熊猫老师,你会怎样设计队形?设计要 求:每排动物只数一样多。(设计意图: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引人新课教学, 增添了
7、课堂诱惑力,赋予了课堂生命活力。轻松的谈话,生动形象的面画, 有力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感观。让学生带着 快乐进入课堂新课的学习。)(二)课内导学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 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 果是怎样?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
8、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 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 除法来计算。(4)指导算式的写法。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 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 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 + 4 = 5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 + 4 = 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 分一份,分成了 5份)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 + 4 = 5被除数除数商(5)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 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三)
9、课内反馈:1.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同桌相互说说其他算式各部分的名称。12 + 1=1212 2 = 612 4 = 3124-6=2124-12=1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设计出了这么多的队形。熊猫老师和小动物们看? 都十分喜欢。2 .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 生动手摆一摆)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 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 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
10、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3 .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同桌的互相说一说。)全课总结,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你认为自己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怎样?你帮助了谁,谁帮 助了你?一方面学生通过对新知的梳理,加深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反思的意识和团结合作的良好的品质,激发起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导人技能传统教学技能不是从肤浅的经验中拾来的“互不联系”的“技巧”, 而是一种有前提性假设、有演绎、有归纳的理论体系。这种在丰富的教学 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技能,是个
11、体经验与群体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的产物,具有多样性。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科学,它需要教师以育人为目的, 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才能完成。 作为艺术,它需要完善的传播技能和再现技巧才能完成艺术的再现。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依据学习理 论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效地促 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方式。基本教学技能既是课堂教学技能,也是 教学技能的核心,是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保证,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的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 学的效果。基本教学技能
12、包括导入技能、语言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 演示技能、课堂组织技能、教态变化技能、反馈与强化技能、偶发事件应 变技能、结束技能。导人有课程导人、单元导人和课时导人。课程导人是指整个课程的开 始,亦称绪论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主 要内容和学习方法等,使课程学习一开始就在学生心中点燃求知之火,为 新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元导人是指一个单元学习的开始。课时 导入是指一节课学1 .导入概述导人是一节课的开始,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运用 多种手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教学行为。导入运用得
13、好,能使学生迅速 产生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的意愿,会产生先人为主和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使学生迅速进入预定的教学活动轨迹,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 任务和程序之中,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要上好一节 课,导人是关键。2 .导入的类型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导人也没有固定的方法。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 内容不同,导入也不会相同。即使是同一教育对象、同一教学内容,不同 教师也有不同的导人方法。也就是说:导人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 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教师的素质特点精心地设计,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常 用的导入类型有以下几
14、种:(1)直接导人。直接导人是直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提纲挈领地交代主 要内容和重点的一种导人方式。这种方式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意向性,提高 学生习的注意力,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但是,直接导人有其局限性。过 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强烈的感染力,不易激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接导入法在高年级使用较好。(2)复习导人。复习导入是一种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准新旧 知识的联结点进行导入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以 把新知识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到高层地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 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3)悬念导人。悬念导人是一种以认知冲突的方
15、式设疑,使学生思维进人惊 奇、矛盾等状态,构成悬念的导入方式。这种方式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直观导人。直观导人是一种利用实物、教具(图片、模型、投影片、勾 片、电视、多媒体等别导学生观察、分析,再以观察中设置问题情意,引出, 新的识的一种导入方式。采用直观导人,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扫象过渡的获梁。直观导入符合学生认知的特点,易起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5)经验导人。经验导人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某些事物为出发点, 通过提问、讲解,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学生发现与该经验密 切相关的新课内容的一种导人方式。从学生生活经验或熟悉的某些事物入 手,恰当地导入新课,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从而缩短知识与现 实之间的距离,使所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6)故事导入。“故事”是指真实的历史故事、神话和民间传说等。教材 中有许多饶有兴趣的故事,有的早已家喻户晓,有的还知之较少。运用学 生比较熟悉的故事进行寻人,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符合学生认知的 心理轨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没有丝 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故事导人可以创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