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docx
《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六年级语文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 的热闹、喜庆气氛。3、体味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的好处。【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体味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过春节的不同 之处,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激起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一课时)。【教学准备】歌曲:恭喜恭喜、关于春节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恭喜恭喜,幻灯片播放与春节有关的
2、图片,让 学生们重新回味过年的喜庆的氛围,问同学们除了上述在图片中展 示的事物外,还有什么与过春节有关的事物?者的种种所作所为,则更令人忧其所忧、愤其所愤。这两首诗正好 是从一正一反两个角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特征。因此,如果将 这两首诗整合起来,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则必收事半功倍之效果。【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独立学习,正确理解两首诗的意思。2、在两首诗的对照学习中,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表达的感情, 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教学策略】对课文中的两首古诗进行整合,构建“主题式”、“立体式”的 诗歌教学框架。即以对南宋这一时代的整体观
3、照为核心,将文中的 两首诗组织纳入这一个主题。再适量补充同时期的相关诗词。建构 起一个互相联系、互相映衬、互相比照、互相延拓的立体课堂。【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古诗,他们的作者所处的朝代都在 南宋。你们对宋王朝有哪些了解?2、是的,那是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今天我们所学的两首诗正是 从不同侧面反映那个时代的。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对历史上曾 经 经建都杭州的南宋王朝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二、自学诗意,感受诗境。1、了解诗题。2、根据注释,利用采集的资料,自学理解诗意。四人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1)质疑,提出解释不清或者不顺的词、句。(2)交流,说说这两首诗的诗
4、意。(3)随机引入,展开想象。关于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1、你知道汴州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吗?2、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师: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 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 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街道纵横、店铺 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 被金兵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 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 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己的小朝廷,过 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
5、,仿 佛就是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 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3、指名朗读题临安邸4、“暖风熏得游人醉”,你能看到那游人中有哪些人吗?你能 看到他们在干些什么吗?学生想象说话。(游人一一掌握国家命运的统治者们。想象他们 穷奢极欲、沉迷酒色的无耻丑态)5、自由练读。指名读。关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一抓住“遗民泪尽胡尘里”1、什么是“胡尘”?2、听录音,想象:金兵的铁蹄璘栋在什么地方?3、交流4、诵读三、诵读想象,体悟诗情。1、充分地、饱含深情地朗读两首诗,想象:你在两首诗中分别 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2、交流。将两首诗所勾勒的画面相互交织起来,形成对照。教师随机
6、点拨, 将情感引向深入。(北方的壮丽山川陷落了 一一西湖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北方的老百姓在异族的欺压下度日如年一一西湖上的权贵们在歌与 酒之间昏昏度日;北方老百姓指望克复中原的部队,望穿秋水一一 南宋的统治者们终日寻欢作乐,早已将失地与那儿的老百姓一起忘 到了九霄云外)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以后,你觉得“遗民”应该怎样理解? 是“遗留在沦陷区的人民吗?(被南宋统治者们抛弃的人民)南宋王朝的当权贵族们在小小的临安城中住了一年又一年,年 年月月西湖上游船不断、歌舞不绝;沦陷区的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 骑之下苦苦挣扎了一年又一年,分分秒秒几乎将眼泪流干。他们还 挣扎着,是因为他们的心底还有一丝期
7、盼,期盼有朝一日能望见南 宋军队的旗帜在南边远远的地平线上浮现。补充陆游示儿。过渡:他们哪里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了,被那些终日沉浸在湖 光山色、莺歌燕舞中的游人们抛弃了。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四、拓展学习,激情练笔。1、”直把杭州做汴州“,是啊,无论在汴州还是杭州,那些权 贵们不都是日日饮酒、朝朝作乐吗?汴州已经沦陷了,杭州的命运又会怎样呢?那些昏昏度日的当朝统治者断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不 会再断送一个杭州吗?2、练笔。面对终日寻欢作乐、醉生梦死的南宋权贵们,面对沦陷区苦苦挣 扎、度日如年的老百姓,面对野心勃勃、对江南之地虎视眈眈的侵 略者,以及面对这两首诗的作者,你想对谁说些什么?自由选择,自由
8、练笔。交流。3、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 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 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 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 代的人。4、放歌曲满江红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练习六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会辨别词义和用法,同时区别开近字。2、熟记8个成语和古诗小池。3、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4、学会鼓励。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辨别词义和用法。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部份1、小芳正在调查有关噪声的问题,她查到了一段有关噪声的资 料。2、出示这段话。3、自己
9、读一读这段话,借助工具书把每一个字的字音都读准。4、指名读。5、在文中画出下题所提到的词语。二、教学第二部份2、首先我们来区别“需要”和“须要”。(1)读读这两个词所在句子,并想想讲了什么意思。(2)指名读句子,指名说意思,其他学生补充。(3)比较一下,“需要”和“须要”有什么区别。需要:是要求得到,普通与某个事物搭配。须要:是一定要的意思,普通与“干什么”“怎么样”搭配。(4)你能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吗?3、利用查工具书理解“频率”、“分贝”的意思。三、教学第三部份1、你能匡助小芳编个顺口溜吗?2、首先看这四个字,偏旁部首表示什么意思?3、读读以前学过的顺口溜,找出其中的规律。即字的偏旁与意
10、思巧妙地结合在一起。4、试着给其中一个字编顺口溜。5、小组合编。6、汇报交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8个成语和古诗小池, 理解其意思。2、正确、美观地书写摆布结构的字。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二题(一)教学成语1、借助工具书,把字音读准。2、指名读,正音,齐读。3、你理解了哪些成语的意思?这些成语都勾画了什么?5、指导朗读、背诵。二、教学第三题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三个字。2、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要注意什么?3、小结:摆布结构,且左窄右宽。左边的“土、石、立”书写时要小一点, 位置都应偏上一点,否则会觉得左肩套拉着。第三课时课时目标:培养学会具有爱心、关心他人
11、、鼓励他人,使其产生信心和力量。教学过程:一、审题1、指名读题。2、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练习的要求。二、指导1、读读书上浮现的三个例子。2、怎样鼓励?互相讨论、交流。3、指名说,其他学生评议。4、分角色扮演。师生评议。1、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不顺心的事吗?你是怎样鼓励自己的?2、总结。教学目标环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者查阅有关材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 者查到的材料写下来。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环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2 .学会用两种方法写一篇习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同学们,你们从近期的报纸,电视上看到了哪些值得人们关
12、注 的问题?2 .自己谈话。二、新授1.书上给我们罗列了四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自己读一读。3 .那末你们对这个话题有什么看法呢?书上教会了我们两个方法。4 .是哪两种方法。5 .小结:第一种方法是环绕一个话题组织讨论。6 .自己先去请教书本,看看其他人对这个话题的看法。7 .组织讨论。针对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要求:自己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8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在必要时作适当的点拨。三、练习习作1 .同学们讨论得十分激烈,都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2 .那末可以用书上提到的两种方法中的一个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如果是第一种讨论式的,那就把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经过写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的春节 六年级 语文 北京 春节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