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原阳县第三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阳三中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卷 2021.10班级 姓名 分数(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理解儒学,需要回到儒学自身的历史语境。从其原初形态看,儒学的内涵首先体现于 “仁”和“礼”上,两者同时构成了儒学的核心观念。“仁”主要关乎普遍的价值原则,其基本内涵则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比较而 言,“礼”更多地表现为现实的社会规范和现实的社会体制。从社会规范这一层面看,“礼” 可以视为引导社会生活及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在社会体制方面,“礼”则具体化为各种社 会的组织形式,包括政治制度。
2、“仁”和“礼”固然各有侧重,但所侧重的两个方面并非截然分离。“仁”以情感的 沟通和情感的凝聚为主要方面,但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理性关联。首先是以“爱人”规定 “仁”,既以肯定人的内在价值为前提,又包含情感关切,它所侧重的是“仁”的内在的情 感凝聚和情感沟通。其次“克己复礼为仁”,“克己”更多地表现为对理性规范的认同和接 受“复礼”同时涉及理性的引导和制约,这样,“仁”既有内在的情感侧重,同时也兼及理 性之维。就“礼”而言,与之相关的首先是“理”:“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 记)这里的“理”既指条理,法则,也涉及依据这种条理法则对人的知和行的制约。不过, 在与“理”相关的同时,“礼”并非与
3、“情”完全隔绝,所谓“礼因人之情而为之”(语 丛一),便表明了这一点。这里的“因人之情”,便关乎“礼”与情感沟通和情感凝聚之间 的联系。作为儒学的核心,“仁”和“礼”同时构成了儒学之为儒学的根本之点,儒学与其 他学派的内在区别,也与之相关。墨家提出“兼爱”,这一观念在肯定人道价值方面,与儒家的“仁”具有相通之处: 尽管“仁”基于亲亲之情,“兼爱”则并未赋予亲亲优先性,后来的儒家学者(尤其是理学 家)一再由此辨析“仁”与“兼爱”的差异,但在关切人这一点上,二者确实有一致之处。 然而,墨家对“礼”总体上持批评态度,其“非乐” 节葬的主张以及对“亲疏尊 卑” “昏(婚)礼威仪”等的抨击,从不同维度体
4、现了这一点。这种取向,具有重“仁”而 轻“礼”的特点。法家更倾向于化“礼”为“法”。“礼”与“法”在注重规范性这一点上,有相通之 处。但“礼”建立于情理之上,具有引导性的特点;“法”则以法理为基础,表现为非人格、 冷冰冰的律令,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法家总体上已由“礼”而走向“法”。与此相应的是 对“仁”道的拒斥:谈到法家之时,历史上的学者常常以“刻薄寡恩”来形容,“刻薄寡恩” 与“仁”彼此相对。在以上方面,法家与注重“仁”和“礼”统一的儒家形成了明显的差异。道家从另一层面表现出来对“仁”和“礼”的疏离。老子曾指出:“绝仁弃义,民复 孝慈。”尽管对“绝仁弃义”有各种不同的解说,但其对仁和礼义不予
5、认同的立场,无疑显 而易见。这一价值立场与道家推崇“自然”,而对人文或文明化的规范持批评和怀疑的态度, 总体上前后一致。在这一方面,道家与儒家注重“仁”与“礼”的统一,同样形成了某种对 照。作为儒学的核心,“仁”与“礼”的统一既体现于儒家自身的整个思想系统,又展现 于人存在的各个领域。(摘编自杨国荣儒学的内核和多重向度)故选D。)6 .【答案】了解本省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规划个人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 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趣与特长, 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
6、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可归原文勾画出每则材料中涉及题干问题的 关键信息;最后结合文本内容及个人理解谈个人认识。阅读原文,根据材料一可知,2018 年全国各省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同学们要了解本省的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 改革方案;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可知,各高校专业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比例是有所限制的, 各科目考生比例也受高校的要求影响,高校志愿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同学们要及早规划个人 人生及专业发展方向,关注高校各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合理选择科目组合;根据材料三可知, 全国多省份高考改革开始注重参考学牛的综合素质,同学们应该立足个人全面发展,培养兴 趣与特长,全面提升自己的
7、综合素质。据此分点概括即可得出答案。)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杳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 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 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 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A项,“某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 感”理解错误,“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曲解文意,文中并未体现出该情感。故选A。) 8.【答案】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有较强的职 业索养。夜里冒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
8、。有情融法 的善良心地。不顾奔波劳累,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文章, 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概 括,分条作答。本题,要求找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此题需要结合小吕的性 格特征和形象特点来分析:由第二节“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 除暴安良”可知,小吕理想远大,事业心强;由第四节“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 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可知,小吕能够吃苦耐劳,冒着高温处理警情;由最后一节“算 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
9、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可知, 小吕替老人说话,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然后分点作答。)9 .【答案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解开 悬念提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室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 现“我”和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两则故事悲喜交织,既反映对 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更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解析】(本题考查对插叙作用的理解。插叙是叙述的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在原来的叙述过 程中,由F表达的需要,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 的叙述。插叙的向
10、容,或是过去的事,或是另外一件事。插叙的作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 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 络清晰。(4)使文章结构紧凑。本题要求分析插叙的表达效果,一般从三要素来考虑:情节、 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情节方面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人物形象方面,主要塑造老奎和老校长的 孤寂,以及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最后从主旨上分析,赞颂民警热心的精神,以及对空巢老 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10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 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 词,
11、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划 线句子的大意是:其他像颁赐官服,订立朝廷礼仪,供给俸禄,确立官僚制度,都是由刘秉 忠操办发起,最终成为一代既定的规章制度。句中,“顽章服、举朝仪、给俸禄、定官制” 以上这四句语意并列,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C两项。“之”这里作语气助词,用于前面句 子的句末。排除D项。故选B。)1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 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 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C项,“十二天干和十地支”解说错误,应为“十天干,十二
12、地支工10故选C。)12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 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 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A项,”后受世祖召见,与海云禅师一起入府觐见” 分析错误,刘秉忠并没有被世祖召见,而是海云禅师邀请他一同前去。原文的表述是“世祖 在潜邸,海云禅师被召,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材艺,邀与俱行”。故选A。)13 .【答案】(1)刘秉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 他听。(2)刘秉忠自幼好学,到老不松懈,虽然达到了臣子最高的地位,却斋戒居住,粗茶 淡
13、饭,整天恬淡安静,与平时没有不同。【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和特殊 句式的翻译:(1)“采”,采纳:“参”,参照:“条”,逐条;“参以古制之宜于今者”定语后 置句式,“宜于今者”是“古制”的定语。(2) “衰”,松懈;“极”,最高的;“蔬食”,粗茶 淡饭;“淡然”,恬淡安静;“不异平昔”状语后置句式。)参考译文:刘秉忠,字仲晦。祖籍瑞州人,世代在辽为官,官宦世家。曾祖父在金为官,担任邢
14、州 节度副使,因此在邢州安家,所以自祖父以下,就成为邢州人士。刘秉忠生来风姿卓越出众, 志气豪迈爽朗,不拘一格。十七岁时,担任邢台节度使府令史来赡养父母。后弃官离开,武 安山中隐居。过了很久,天宁的虚照禅师派徒弟招纳他去做了和尚,因为秉忠能诗能文,便 让他担任掌书记。后来游历云中,居住在南堂寺。当世祖还没有登基时,海云禅师被世祖召 见,海云禅师经过云中,听说刘秉忠学问渊博,多才多艺,便邀请他一起去。晋见世祖后, 刘秉忠回答问题,很符合旨意,多次解答世祖询问。刘秉忠没有什么书不读,至于天文、地 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类,没有不精通的。谈论天下的事就像谈论手掌中的事。世祖很 喜欢他。几年后,秉忠
15、的父亲去世,他回家奔丧,世祖赏赐百两黄金作为丧葬资费,并派遣 使者送到邢州。服孝期满,乘忠又被征召,遵奉旨意问到和林。他呈上数千字的建言,世祖 都赞许采纳。癸丑年,跟着元世祖征讨大理。第二年,元世祖征讨云南。刘秉忠常常介绍天 地是爱好生灵的,英明神武王者般的皇帝不该滥杀无辜,所以攻克城的时候,从不胡乱杀人。 己未年,刘秉忠跟着世祖讨伐宋,又用在云南说过的话尽力劝说他,所到之处保全的生命数 也数不清。(或使人民生命得以保全,救活的人不计其数。)中统元年,元世祖即位,询问治 理天下的关键、修养百姓的好方法,刘乘忠采纳祖宗的旧制,参照适合于今天的古代制度, 一条条地列出来上报给他听。世祖于是下发诏令
16、建立元,建立中书省、宣抚司。于是朝廷的 旧臣、山林的隐逸之士,都被录用,人才济济,粲然一新。刘秉忠以天下为己任,事无大小, 凡是有关于国家的大事,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说的皇上没有不听的,皇帝对他越来越宠爱信 任。他空闲时帮着皇上参谋,推荐可以供重用的人才 凡是他甄别提拔的,后来都成了名臣。 至元初年,皇上命令刘秉忠在桓州东滦水北面查勘土地,在龙冈建筑城池,历时三年完成, 命名为开平。后来把开平作为上都,把燕作为中都。四年,皇上又命令刘秉忠建筑中都城池, 开始修建宗庙宫室。八年,刘秉忠奏请封建国号大元,把中都作为大都。其他像颁赐官服,订立朝廷礼仪,供给俸禄,确立官僚制度,都是由刘秉忠操办发起, 最
17、终成为一代既定的规章制度。至元十一年,刘秉忠跟随皇上到上都,八月秋天,刘秉忠没 有生病端直地坐着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九岁。刘秉忠自幼好学,到老不松懈,虽然达到了臣子最高的地位,却斋戒居住,粗茶淡饭, 整天恬淡安静,与平时没有不同。常常诵咏诗词自娱,他的诗歌恬淡闲散,正像他的为人。 有文集十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 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 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 诗句的含义、诗句
18、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内容理 解错,不是“大禹临阵勇猛”,而是词人自己呼唤大禹的名字,表达对大禹的崇敬。故选B“) 15【答案】(I)用典下片起首四句用祖逖击楫和刘备抚髀感叹的典故表达自己满腔爱国II 热情和收复失地的希望都已化为烟云的悲哀。(2)衬托,似乐实悲,“任炎天冰海,一杯相 属”行为豪纵,吃着新鲜的菜蔬美味,听着美妙的音乐,何等的惬怀。这些话看似旷达不羁, 实则悲恸难抑,他把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失意都化作一腔激愤,貌似豪爽,实为悲哀。【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诗词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 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关
19、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 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解答时: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歌重点字词进行分析。本题 问“下阕是如何表达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情怀的”,考查的是对表现手法的分析。下片起 首四句用祖逖击根和刘备抚髀感叹的典故表达自己满腔爱国热情和收复失地的希望都已化 为烟云的悲哀。“任炎天冰海,一杯相属”,因与朝廷政见不合,受到冷落外放为地方官,无 法实现理想,他看透了一切,并表示不以此为意,不管把自己放到南方或北方,不管能否建 功立业,一切都无所谓,不在乎,唯有与友人举杯同饮,才最为快乐。以下写他的豪纵行为, 吃着新鲜的菜蔬美味,听着美妙的音乐,何等的惬怀。“笑人间、
20、何处似尊前,添银烛”,此 时此刻他感到,人间还有什么事情比把酒尊前、开怀畅饮更令人高兴呢?作者这些话看似旷 达不羁,实则悲恸难抑,他把报国无路和理想成空的失意都化作一腔激愤,貌似豪爽,实为 悲哀。这里运用了衬托手法,似乐实悲。)【点睛】诗歌的表达技巧1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 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 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3.表 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
21、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 托物言志等,(三)名石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答案】(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3)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 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 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 选项。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披肝
22、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 忠诚。根据语境,此处用“披肝沥胆”更适合。络绎不绝:形容车马、船只、行人等往来不 断。薪火相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也比喻种族、文化等代代相传。 此处用以形容爱国精神历代相传,用“薪火相传”更好。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闻名 遐迩:指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此处用以强调唐代文化名声很大,四周各国都知道,故用“闻名遐迩”。登峰造极:登上峰顶,到达最高处,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无与伦比:没有 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此处用以形容玄奘对佛教的贡献没有人能比得上,故用“无与伦 比”。故选D。)18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
23、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 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解答此类试题时,必须对汉 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 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画线句子存 在两处语病,第一处为前后语序不当。联系上下文可知,此句为过渡句,上半部分应陈述“传 统文化”,下半部分陈述“时代风貌”。第二处为句式杂糅。“所致”意为“由于而造成 的”,前边再加“受”造成句式杂糅,可改为“既受的影响,更是所致”。此外,“因 所致”为句式杂糅。故选B。)19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
24、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 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解答此类试题时应联系前后文进行分析。联系后文“玄奘精神是 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之花所结出的丰硕之果” 一句可知,“传统文化”与“玄奘精神” 二者为因果关系,而“玄奘精神”是“丰硕之果”,故应为“果”,其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来, 故传统文化或者当时的文化背景为“因。故选A。)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12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我们拥有了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因为“文 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 文化,丢掉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原阳县 第三 高级 中学 2021 2022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10842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