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691-2023 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技术规范(甘肃省).pdf
《DB62∕T 4691-2023 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技术规范(甘肃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62∕T 4691-2023 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技术规范(甘肃省).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93.080.99CCS R 18B62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DB62/T 46912023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pecial examination for highway tunnel damage2023-03-28 发布2023-05-01 实施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62/T 46912023目 次前言.I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 符号.25基本规定.25.1 一般规定.25.2 工作要求.26衬砌裂缝检查.46.1 一般规定.46.2 检查要求.47渗漏水检查.57
2、.1 一般规定.57.2检查要求.58结构变形检查.58.1 一般规定.58.2检查要求.69 衬砌材质检查.69.1 一般规定.69.2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69.3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69.4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710衬砌质量及围岩状况检查.710.1衬砌质量检查.710.2围岩状况检查.811荷载状况检查.812专项检查报告编制.912.1 一般规定.912.2报告内容.9附录A(规范性)专项检查项目表.10附录B(规范性)隧道病害等级评定标准.13B.1隧道病害等级评定标准.13B.2衬砌裂损等级划分.13B.3衬砌渗漏水等级划分.16B.4隧道冻害等级划分.17IDB62/T 469
3、1 2023B.5隧底缺陷及病害等级划分.17附录C(资料性)条文说明.19参考文献.24IIDB62/T 46912023t r 刖 B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本文件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甘肃省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甘肃省公 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畅陇公路养护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市公路服务中心、定西市道路运输 管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冯勇、韩晓亮、曲继元、朱小明、沈世科、蒲建军、杜诚诚、雒成贤、李晓民、杨小
4、森、高刚刚、马胜午、唐学军、王永刚、余小龙、寇小舟、林柏松、姚焜、崔友、陈涛、袁永新、李玉平、马树平、马海鹏。本文件由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IIIDB62/T 4691 2023引 言甘肃省地形与地质、自然气候条件复杂,公路隧道养护难度较大。随着服役时间的增长,公路隧道 病害逐步显现,对公路隧道病害成因、发展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是做好隧道养护和维修的前提。专项检 查是为查明公路隧道土建结构病害原因、缺损程度等详细情况而开展的专项的调查、检测和分析工作,但是针对不同病害程度的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频率等事项,目前尚无明确依据。基于以上因素,为了更好的检查评价公路隧道土建结
5、构病害,为科学制定处治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根据甘肃省市场监 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1年度第2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甘市监函2021)128号)的要求,甘 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在总结多年公路隧道病 害专项检查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参考了公路、铁路等行业的隧道养护、试验检测方面的技术资料,结合 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文件。IVDB62/T 46912023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的技术要求,包括检查内容、检查方法、检查频率和检查结果 的评判标准等。本文件适用于公路隧道土建结构病害的专项检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
6、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T 50784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JGJ/T384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T/T 82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数据报告编制导则JTG 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T 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C10公路勘测规范JTG C2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E41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
7、土建工程JTG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30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T/CHTS 10021在役公路隧道长期监测技术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隧道病害 tunnel damage由于外力、材料劣化、结构缺陷和水等一种或多种因素造成的影响隧道使用功能的损伤及劣化状态。3.2经常检查 routine examination为及时发现隧道表观的早期缺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而开展的周期性调查工作。3.3定期检查 regular examination为系统掌握隧道土建结构技术状况和功能状况而开展的周期性调查和分析工作。3.4专项检查 special examinatio
8、n1DB62/T 4691 2023为查明隧道土建结构病害原因、缺损程度等详细情况而开展的专项的调查、检测和分析工作。3.5应急检查 emergency examination在隧道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异常事件后对遭受影响的隧道结构进行的详细检 查。3.6病害监测 damage monitoring对隧道土建结构病害特征及变化进行的观测和分析。3.7无损检)则方法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对既有结构性能和完整性无影响的检测方法。4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h:设计衬砌厚度hr.检测衬砌厚度Lc:衬砌厚度不足段的测线连续长度Lq:衬砌强度不足
9、段的测线连续长度q:设计衬砌混凝土强度qr.检测部位衬砌混凝土测点的平均强度t:钻孔位置隧底混凝土设计厚度加钻孔位置隧底混凝土实测厚度5基本规定5.1 一般规定5.1.1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开展专项检查:经常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异常,对其产生原因及详细情况不明时;定期检查中发现洞口、洞门、衬砌、路面等状况值,按照JTGH12评定为3或4的项目,且 其产生原因及详细情况不明时;应急检查中出现难以判明缺损的原因、程度等情况时;隧道加固处治前有相关专项检查需求时。5.1.2 检查方法应根据检查内容、精度要求和交通条件等综合确定,宜选择便捷、无损、交通干扰小 的检查方法。5.1.3 采用的仪器设备应在
10、检定/校准周期内,设备精度和量程应满足要求。5.1.4 专项检查开始前应编制安全作业方案,检查过程中应按照JTGH30要求布设作业区,并做好相 关防护工作。5.2工作要求5-2.1专项检查工作程序应按照图1执行。2DB62/T 46912023图1专项检查工作程序5.2.2专项检查前应按附录A中表A.1收集资料。5.2.3专项检查项目、检测内容及其要求应按附录A中表A.2执行。5.2.4应建立专项检查桩号系统,明确与运营桩号的对应关系。5.2.5隧道检查左右侧方向宜约定为:隧道主洞按里程增大方向分左右侧;一横通道与隧道主洞里程增大方向的交叉口位置为横通道桩号零点,按里程增大方向分左右 侧。5.
11、2.6隧道主洞衬砌宜按图2划分检查部位。单位为厘米图2隧道主洞衬砌检查部位划分图3DB62/T 4691 2023隧道主洞衬砌检查部位划分:拱顶范围:建筑限界高度以上部位的衬砌范围;左拱腰范围:左侧电缆槽盖板顶标高以上2.5 m位置至隧道建筑限界高度以下的衬砌范围;右拱腰范围:右侧电缆槽盖板顶标高以上2.5 m位置至隧道建筑限界高度以下的衬砌范围;左边墙范围:左侧电缆槽盖板顶标高位置至以上2.5 m衬砌范围;右边墙范围:右侧电缆槽盖板顶标高位置至以上2.5 m衬砌范围。5.2.7横通道衬砌宜按图3划分检查部位。单位为厘米图3隧道横通道衬砌检查部位划分图隧道横通道衬砌检查部位划分:拱部范围:建筑
12、限界高度以上部位的衬砌范围;拱部以下范围:建筑限界高度以下部位的衬砌范围。5.2.8专项检查应结合病害定性描述与定量检测结果对所检项目进行评定,评定标准按照附录B执行。5.2.9对严重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处,宜对隧道结构变形、受力和地下水状态等进行 长期监测,可参照T/CHTS 10021执行。6衬砌裂缝检查6.1 一般规定6.1.1 衬砌裂缝检查内容包括裂缝的位置、分布、缝长、缝宽、缝深、错台等信息。6.1.2 衬砌裂缝检查应绘制裂缝展布图,标明裂缝位置、分布、缝长、缝宽等基本参数,衬砌病害严 重段落的典型裂缝应附影像资料。6.1.3 以下段落应选择典型裂缝测量缝深、错台量,根据
13、需要观测其发展变化:路面或检修道严重变形的段落;膨胀性围岩、湿陷性黄土、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段,且衬砌存在大面积开裂的 段落。6.2检查要求6.2.1衬砌裂缝检查应区分涂装裂缝与混凝土裂缝。6.2.2裂缝位置、分布、缝长宜采用成像扫描设备、裂缝检测仪等检测,当采用车载快速连续摄像设 4DB62/T 46912023备时,设备参数宜满足T/CECS 10024的要求。6.2.3裂缝深度宜采用超声法检测,检查段落内典型裂缝缝宽精确至0.1 mm,缝深、错台测量值应精 确至1 mm,每条裂缝应至少取3个测点的最大值作为其代表值。6.2.4对于网状交叉裂缝,应根据裂缝展布图,计算网状裂缝区域
14、内的裂缝总长度,当数值大于 200cm/m2时,应按裂缝群计列,并给出裂缝群面积。6.2.5 衬砌施工缝、变形缝存在“月牙形”裂缝时,宜测量“月牙形”裂缝的面积及主裂缝缝宽,必 要时检测主裂缝贯穿深度,并做好重点记录。6.2.6 裂缝宽度发展变化可采用标点测量法、砂浆涂抹法和裂缝测量计观测;裂缝长度扩展变化可采 用尖端标记法、砂浆涂抹法观测;可采用裂缝自动监测装置对裂缝宽度和长度进行长期观测。7渗漏水检查7.1 一般规定7.1.1渗漏水检查包括衬砌和路面渗漏水调查,渗漏水检测,防排水系统检查。7.1.2 渗漏水调查内容包括地表水补给情况、渗漏水的位置、水量、浑浊程度等;渗漏水检测内容包 括水温
15、、pH值、电导度和水质化学分析等;防排水系统检查内容包括中心水沟及其出水口、纵横向排 水管堵塞和破损情况等。7.1.3 应研判衬砌挂冰、路面结冰等冻害对隧道结构、行车安全的影响。7.1.4 检查前应收集至少一周内隧址区降雨情况。7.1.5 不良地质与特殊岩土段落,应重点对渗漏水是否存在浑浊、水中是否存在泥砂等异常情况进行 检查。7.2检查要求7.2.1 应绘制渗漏水病害展布图,标明渗水段落起讫桩号、渗水部位、渗漏水类型、渗水面积、渗水 状态、浑浊状态、冻结状态以及是否影响行车安全等,病害严重段落应附影像资料。7.2.2 滴漏可通过目测估算渗流量;喷射、涌流应测量并计算渗流量,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
16、值作为渗 流量,同一处渗漏水每次测量间隔不应少于12小时。7.2.3 pH值应现场检测;水质化学分析应按HJ 494要求现场取水样,及时送试验室检测。7.2.4 渗漏水伴随结晶时,宜取结晶物进行成分分析。7.2.5渗漏水腐蚀性应按JTG C20进行检测、评价。7.2.6可通过中心水沟检查井的水位高差、水流流速来判断中心水沟是否存在淤堵、淤堵的大致位置 及程度;中心水沟检查并无法打开时,可采用管道机器人、注水试验等方法检查;当需要对隧底混凝土 质量或围岩状况检查时,可采用隧底钻孔观察水位;中心水沟出水口应检查记录出水方位、流量、保温 措施等。7.2.7湿陷性黄土地区应排查隧道洞顶的陷穴、冲沟、水
17、浇地以及隧道下穿冲沟段的排水沟渠破损情 况,并对比陷穴、冲沟与隧道的空间位置关系。8结构变形检查8.1 一般规定8.1.1 隧道结构变形检查包括路面线形检查、净空检查,主要内容包括:路面线形检查包括路面纵坡、横坡、检修道倾斜下沉测量;5DB62/T 4691 2023净空检查包括隧道拱部下沉、净空富余测量。8.1.2 隧道结构变形检查宜根据需要建立基准点,基准点的布设应满足JTG C10的要求。8.1.3隧道结构变形检查范围应在变形段落的前后各延伸至少10mo8.1.4隧道结构变形检查宜与衬砌裂损、衬砌与隧底混凝土质量、地下水、仰拱以下围岩状况等内容 的检查配合验证。湿陷性黄土隧道结构变形区域
18、应检查地表陷穴冲沟发育情况。8.2检查要求隧道结构变形检查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隧道结构变形检查方法和频率检查内容设备和方法精度检查频率路面纵坡水准仪0.1%连续测量,至少布设3条测线,每条测线10 m范围 内至少布设1个测点路面横坡水准仪0.1%纵向每10m范围内至少布设1个断面测线,每条测 线不少于3个测点,宜与路面纵坡测线联合测量检修道倾斜下沉水准仪、锢钢尺、全站仪 1 mm连续测量,每侧检修道至少布设2条测线,每条测 线10 m范围内至少布设1个测点拱部下沉水准仪、锢钢尺、全站仪或其 他非接触式仪器 1 mm每10 m范围内至少布设1个断面净空内轮廓激光断面仪、三维激光扫描仪 1 mm
19、每10 m范围内至少布设1个断面9衬砌材质检查9.1 一般规定9.1.1衬砌材质检查包括混凝土力学性能、碳化深度及钢筋锈蚀。9.1.2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严重不足的部位宜进行钢筋锈蚀检测。9.2 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9.2.1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包括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等检测项目。9.2.2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的测区或取样位置应布置在病害明显的代表性部位,且应减小取样对隧道 结构的扰动。9.2.3混凝土抗压强度宜采用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间接法检测,结论存疑时应采用钻芯法比对 验证。9.2.4采用钻芯法对间接法检测结果修正应符合GB/T 50784和JGJ/T 384相关规定。9.2.5混凝
20、土劈裂抗拉强度应按照GB/T 50784和JGJ/T 384的规定检测。9.3 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9.3.1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应符合GB/T 50784的相关规定。9.3.2碳化深度测区应具有代表性,测点数不应少于3个点,取平均值作为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 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 mm时,应增加1倍测区数量。6DB62/T 469120239.4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检测9.4.1 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状况宜采用混凝土电阻率、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电位等参数进行评定。9.4.2 混凝土电阻率宜采用四电极法检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电位宜采用半电池电位法检测,参考电 极可采用铜/硫酸铜半电池电极。10衬砌质量及围岩状
21、况检查10.1衬砌质量检查10.1.1衬砌质量检查包括衬砌表观病害和内部质量检查。衬砌表观病害包括露筋、孔洞、蜂窝、疏松、麻面、掉皮、起砂、夹渣等;衬砌内部质量包括衬砌厚度、背后空洞、混凝土密实情况、钢筋数量、钢 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等。10-1.2混凝土衬砌表观病害应按GB 50204进行分类并判定其严重程度。10.1.3衬砌内部质量检查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衬砌质量检查方法和频率注1:当衬砌厚度、钢筋位置、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无损检测结论存疑时,应进行钻孔尺量、破检尺量,否则检测内容检测设备、方法检测频率衬砌厚度地质雷达纵向沿隧道分别于拱顶和两侧拱腰、两侧边墙各布置1条测线,连续 检测,每1
22、m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不少于5处;重点段落宜增 加环向测线,环向测线间距宜为5 m10 m钻孔尺量每模板施工段检查1个断面,每个断面拱工 测1点上两侧拱腰、两侧边墙各钢筋数量钢筋探测仪沿隧道纵向分别于拱顶、两侧拱腰和两侧边墙各布置1点,连续检测钢筋位置地质雷达每模板施工段测3处钢筋探测仪每模板施工段测3处破检尺量每模板施工段测3处钢筋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钢筋探测仪 地质雷达每模板施工段测3点钻孔尺量(游标卡尺)每模板施工段测3点隧底混凝土厚度钻孔尺量每20 m100 m测1处可不进行。注2: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厚时,应采用地质雷达法进行检查。注3:隧底混凝土厚度钻孔尺量的检查频率应根据
23、检查需求合理确定。10.1.4衬砌质量检查应绘制展布图,展布图应包括以下内容:桩号、原设计情况;表观病害的类型、位置、范围及严重程度;7DB62/T 4691 2023二衬厚度折线图,标出衬砌厚度小于原设计1/2厚度、介于原设计1/22/3厚度的范围;衬砌空洞及不密实范围、长度;-衬砌露筋的位置、露筋数量及间距;隧底钻芯位置、芯样长度及芯样描述,原设计厚度及厚度不足情况;建设期的塌方、变更等情况,运营期养护维修历史;检测过程发现的埋设管线、电缆、铁件等。10-1.5地质雷达法检测衬砌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地质雷达法检测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收集原结构设计尺寸、建设期期间支护结构变更、后期维修加固
24、等资料;查明附近对地质雷达检测产生影响的电磁干扰源,并采取防干扰措施;选定仪器设备型号,一般情况下,衬砌厚度及其背后的空洞检测宜采用400:MHz500 MHz 天线,具体天线频率选择还应以配套地质雷达的功能,经现场验证其探测深度后确定;现场标定介电常数。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质量方法应符合JTG F80/1附录R相关规定。10.1.6钻孔法检测衬砌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当对无损检测结果存疑时,应在存疑部位采用钻孔法进行验证;一钻孔前应通过无损检测获取衬砌钢筋位置、二次衬砌厚度的参数;钻孔应避开衬砌钢筋,并 防止破坏防水板,钻孔结束后应采用不低于衬砌强度的水泥基材料对钻孔进行回填,并采取 防水堵漏措施
25、;当钻孔法仅限于检查衬砌厚度、背后脱空及衬砌内部状况时,钻孔直径不宜大于50 mm。10.1.7衬砌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按GB/T 50784相关规定执行。10.2围岩状况检查10.2.1 围岩状况检查应取代表性试样,按照JTGC20的要求测试其工程物理力学性质。10.2.2 围岩室内试验应符合JTG3430和JTGE41的规定。10.2.3 钻芯取样后应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时应采取保护措施。11荷载状况检查11.1 荷载状况检查包括衬砌应力、水压力的大小、分布及变化规律等,适用情况及要求应符合表3的 规定。表3荷载状况检查项目表项目适用情况监测位置监测仪器传感器精度日变化量 MPa/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62T 4691-2023 公路隧道病害专项检查技术规范甘肃省 DB62 4691 2023 公路 隧道 病害 专项 检查 技术规范 甘肃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