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085-2023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54∕T 0085-2023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4∕T 0085-2023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65.020.20CCS B 31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0852023代替 DB 54/T 0085-2015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2023-07-01 发布2023-08-02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4/T 00852023I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3.1京玛蘖.14环境条件.15品种选择.15.1玉米.15.2马铃薯.16播前准备.26.1种植方式.26.2前茬.26.3整地.26.4施肥.26.5种子处理.27播种.27.1播种期.27.2播种方式.27.3播种方法.38田间管理.38.1查苗补苗.38.2
2、间苗定苗.38.3灌水.38.4追肥.38.5中耕除草.39病虫草害防治技术.39.1防治原则.39.2主要病虫草害.49.3物理防治.49.4化学防治.410收获贮藏.410.1马铃薯.410.2玉米.4附录 A(资料性)玉米品种及特征特性.5A.1玉米品种.5DB54/T 00852023IIA.2玉米品种特征特性.5附录 B(资料性)马铃薯品种及特征特性.6B.1马铃薯品种.6B.2马铃薯品种特征特性.6附录 C(规范性)马铃薯常见草害及防治技术.7附录 D(规范性)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8附录 E(规范性)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10DB54/T 00852023III前言本文
3、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54/T0085-2015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与 DB54/T 0085-201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调整了原标准中的附录顺序。更改了原标准中的“品种选择”部分(见5.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施肥”部分(见6.3.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玉米种子”部分(见6.4.2)。更改了原标准中的“播种方式”部分(见7.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病虫草害”部分(见9.2.2.1)。更改了原标准中的“物理防治”部分(见9.3)。更改了原标准中的“及时收获”部分(
4、见10.1.1)。更新了原标准中的“玉米品种”内容(见附录A)更新了原标准中的“马铃薯品种”内容(见附录B)增加了原标准中的“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法”内容(见附录D)增加了原标准中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内容(见附录E)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钰婷、祁驰恒、许娟妮、尼玛卓嘎本规程历次版本发布情况:DB54/T 0085-2015DB54/T 008520231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栽培的基础条件、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
5、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海拔3800米以下的地区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京玛蘖又称扎纽,即在早春,地面解冻时浇水,浅耕细耙,诱发土壤中野燕麦等杂草种子大量出苗,待长到25d 以上时深耕,将已出苗的杂草翻入土中闷死后开始播种的一
6、种农艺措施。4环境条件土壤、灌溉水应符合GB 15618和GB 5084的要求。5品种选择5.1玉米一般选用鲜食玉米和青饲玉米,品种参见附录 A。5.2马铃薯选择株型紧凑、耐荫性强、销路好的脱毒品种,具体品种参见附录B。DB54/T 0085202326播前准备6.1种植方式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方式为“二套二”模式。6.2前茬采用该种植模式宜选择前作为非茄科其他作物。6.3整地种植地块应选择平坦,肥力中等,能排能灌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在马铃薯)播种前先要深耕整地,耕层深 25 厘米左右,整地要求细、匀、松,创造深厚疏松的土壤条件。6.4施肥6.4.1马铃薯施肥马铃薯生产使用肥料种类严格按照 N
7、Y/T 496 执行。以施农家肥为主,亩施农家肥 1500kg2500kg 作基肥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时一次施入。播种时开沟撒施,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 50kg 或磷酸二铵 25kg,尿素 15kg,硫酸钾 5kg。6.4.2玉米施肥玉米生产使用肥料种类严格按照NY/T 496执行。以施农家肥为主,亩施农家肥1500kg2500kg作基肥的基础上,结合整地时一次施入。播种时两行中间开沟撒施,亩施磷酸二铵50kg。6.5种子处理6.5.1马铃薯种薯马铃薯种薯小于 60g 的薯块不用切,整薯播种;60g 以上的薯块切块播种,用高锰酸钾溶液将刀具消毒后,保证每个薯块带有 1 个-2 个芽眼。将马铃薯切块
8、后用草木灰拌种,以防止病害传播。6.5.2玉米种子选用已经包衣好的玉米商品种。7播种7.1播种期当土壤温度稳定达到5以上为马铃薯适宜播种期。7.2播种方式马铃薯玉米间作种植方式为两行马铃薯两行玉米模式,鲜食玉米:2.8m开厢分带,1.6m种植两行马铃薯,1.2m种植两行玉米。青饲玉米:2.4m开厢分带,1.6m种植两行马铃薯,0.8m种植两行玉米。其DB54/T 008520233中马铃薯为单行垄作,行距80cm,垄高为13cm左右;玉米为平地覆膜后打空点播,鲜食玉米行距为60 cm,青饲玉米行距为40cm。7.3播种方法7.3.1马铃薯马铃薯为单行垄作,平地点种后再起垄,株行距为25cm80
9、cm,垄高为13cm左右。马铃薯用25g50g的整薯或切成25g50g的薯块播种,亩播种量150kg200kg。7.3.2玉米玉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平地覆膜后打孔点播,一窝播2-3粒种子。鲜食玉米株行距40cm60cm,青饲玉米株行距20cm40cm,播种深度6cm7cm,覆土4cm米5cm,播后封严穴口。8田间管理8.1查苗补苗在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发现烂种、烂芽时,应及时补种。出苗后发现缺苗,应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尽早带土移栽补缺。8.2间苗定苗玉米在 3 片4 片叶时间苗,4 片5 片叶时定苗。间苗、定苗以不强调等距为原则,留大苗、壮苗。间苗多留苗 50,定苗时还可多留 10的苗
10、,拔节前再去弱留强,去病留壮,每穴只留单株苗。8.3灌水从播种至幼苗出土期间土壤干旱时,应及时进行浇水以促使出苗。马铃薯在整个生长期中需水量大,遇到干旱要及时浇水,同时要注意清理沟厢,防浸排涝。8.4追肥视苗情追肥,追肥宜早不宜晚,宁少毋多,结合第一次中耕培土进行,一般视长势亩追施尿素5kg8kg,追肥方法可沟施或撒施,施后及时灌水。8.5中耕除草马铃薯从播种至幼苗出土约20d30d,此期间应及时进行土表浅松土保墒,及时除草,间隔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玉米应掌握“苗旁浅锄,行间深锄”的中耕除草原则。第一次在5叶8叶时进行,第二次在拔节前进行。中耕一般3cm5cm,拔节前可深中耕至10c
11、m。9病虫草害防治技术9.1防治原则DB54/T 008520234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综合防治,以栽培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以药剂防治为辅,在药剂防治上,杜绝禁用农药的使用,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农药,并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和不在安全间隔期内使用。9.2主要病虫草害9.2.1马铃薯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干腐病、环腐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蛴螬、地老虎等。主要草害有野燕麦、野油菜、灰灰菜等。常见草害及防治方法见规范性附录 C。9.2.2玉米主要病害有叶斑病、锈病等。主要虫害为地老虎、蚜虫、玉米螟等。主要草害有野燕麦、野油菜、灰灰菜等。常见草害及防治方法见规范性附录C。9.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4T 0085-2023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 DB54 0085 2023 马铃薯 玉米 间作 栽培技术 规程 西藏自治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