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30首(2003—2020).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疆地区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30首(2003—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地区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30首(2003—2020).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疆地区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0年)目录课内外年代地区诗题作者朝代首句形式备注课内2020新疆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客路青山外律诗课内2020新疆阿克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词课内2019新疆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代浩荡离愁白日斜绝句课内2018新疆行路难李白唐代金樽清酒斗十千古体诗课内2018新疆乌鲁木齐使至塞上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律诗课内2017新疆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碣石古体诗课外2017新疆乌鲁木齐武陵春李清照南宋风住尘香花已尽词课内2016新疆春望杜甫唐代国破山河在律诗课内2015新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词课内2015新疆乌鲁木齐酬乐
2、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巴山楚水凄凉地律诗课内2014新疆乌鲁木齐水调歌头苏轼北宋明月几时有词课内2013新疆使至塞上王维唐代单车欲问边律诗课内2013新疆乌鲁木齐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碣石古体诗课内2012新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南宋醉里挑灯看剑词课外2012新疆乌鲁木齐登岳阳楼陈与义北宋洞庭之东江水西律诗课外2011新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词课内2011新疆乌鲁木齐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词课内2010新疆行路难李白唐代金樽清酒斗十千古体诗课内2010新疆乌鲁木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北宋老夫聊发少年狂词课内2009新疆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
3、异词课内2009新疆乌鲁木齐蒹葭诗经蒹葭苍苍古体诗课内2008新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代北风卷地白草折古体诗课内2008新疆乌鲁木齐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渡远荆门外律诗课内2007新疆乌鲁木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孤山寺北贾亭西律诗课内2006新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代清晨入古寺律诗课内2006新疆乌鲁木齐水调歌头苏轼北宋明月几时有词课内2005新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巴山楚水凄凉地律诗课外2005新疆乌鲁木齐浣溪沙苏轼北宋山下兰芽短浸溪词课内2004新疆乌鲁木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代杨花落尽子规啼绝句课内2003新疆乌鲁木齐饮酒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古体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
4、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C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 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 书信难达, 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2020新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
5、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9.“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3分)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如何理解?(3分)【参考答案】9、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10、(1)“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意味着词人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 (2) 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
6、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3)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回答两点且合情合理即可, 3分)(2020新疆阿克苏)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A.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
7、“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D.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落红”比喻朝廷,借此表达自己虽然不被重用却依旧甘愿奉献的爱国热忱。E.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参考答案】8.(5分)B D(答对其中一个得3分)(2019新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采用乐府
8、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参考答案】9.C 1O.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2018新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9.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9、分)BDA. 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B. 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C. 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D. 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 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E. 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
10、雄浑。(2018新疆乌鲁木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1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11、感情?(3分)答: 【参考答案】10、【答案】B【解析】B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答案】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
12、大的抱负。)【解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这首四言古体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
13、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17新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A.词的上片由景及事及情,先写晚春之景,而后写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无心梳洗打扮的心绪,表现了词人真实的生活片段和内心的感伤。B.上片后两句,写出了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将词人的满腹辛酸表现得细腻深刻,这种深重的愁绪,不能触碰,还未
14、诉说,词人便已泪水涌流。C.词作下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语新奇,说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练船都载不动,将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具体真切。D.下片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将词人刹那间的微妙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得委婉而含蓄,堪称描摹愁苦情思的典范。(2017新疆乌鲁木齐)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丧,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人的强
15、烈情感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作者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11、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参考答案】10(2分)B11.(3分)作者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达了作者感时伤世(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2016新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16、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D、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选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11、古人用词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的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参考答案】10C【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难度中等。“持节云中
17、,何日逍冯唐?”词人用汉文帝与冯唐的故事,表达了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希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11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2分)(意思对即可)(2015新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流露出诗人压抑已久的愤激心情,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用典贴切,感情深沉,“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烂柯人”表达了诗
18、人对故友的怀念。C颈联景、情、理相结合,对举“舟”“帆”与“树”“木”,体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D尾联点明馈赠原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达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2015新疆乌鲁木齐)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19、是( )A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 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也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 C下片起笔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2014新疆乌鲁木齐)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3诗人睹物生情,把自己比作“ ”和“ ”,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情感。(2分)14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参考答案】13(
21、2分)征蓬(1分) 归雁(1分)14(3分)B(2013新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9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B“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过诗人的主观感受, 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的诗人宽广的胸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地区 历年 中考 语文 古诗 欣赏 试题 汇编 30 2003 202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