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6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





《200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6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外古文67篇)(含答案与翻译).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论语四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释】友谅与诚信的人交朋友。谅,诚信。便辟习于摆架子装样子,内心却邪恶不正。善柔善于阿谀奉承,内心却无诚信。便佞善于花言巧语,而言不符实。所亡自己所没有的知识、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无”。所能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已懂的道理等。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
2、分) (1)择其善者而从之 (2)学而不思则罔 (3)可谓好学也已矣15,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思而不学则殆。16按要求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17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你对第则内容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14(1)从:听从 或:采纳、听从(答“学习、跟从”也可) (2)罔:迷惑 或:迷惑不解、迷惑而无所得 (3)好:喜爱 或:喜好、喜欢 (每小题1分)15(4分)(1)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 (2)只是思考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殆”翻译为“有害”或“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均可) (每
3、小题2分)16(4分)第则: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 第则:择友之道 (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17(4分)要点:好学就是勤奋学习,学习新知,巩固旧知。(答出要点得2分,扣住要点又能联系实际可得满分)【参考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谅,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望文生义
4、,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2007安徽)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
5、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2本文第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1)丰富想像:_(2)仔细观察:_13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4分) (1) _ (2) _【参考答案】12(1)丰富想像的语句如: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仔细观察的语句如:见二虫斗草间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每空2分,共4分。 l3观蚊如鹤 神游草丛 (花台) 鞭驱虾蟆 (观虫斗、驱虾蟆) 每空2分,共4分
6、。(概括合理均可)【参考译文】我回想小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对着太阳,能看清最细微的东西。我看见细小的东西,一定会去仔细地观察它的纹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我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仙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颈都为此而变得僵硬了。我又将几只蚊子留在素帐中,用烟慢慢地喷过去,让它们在烟雾中飞着叫着,我把它当做一幅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鹤唳云端一样,我为这景象高兴地拍手叫好。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会神地观察,把草丛当做树林,把虫子、蚂蚁当做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做山丘,
7、凹陷的部分当做山谷,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蹲下来观察它们,兴趣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的家伙,掀翻山压倒树而来了,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虫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情安定下来,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几十下,把它驱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2007福建福州)李贺做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
8、率如此。过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注释】皇甫湜(sh):当时著名文人。素构:早就构思好的。奚奴:童仆。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1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1)始闻未信( ) (2)自是有名( )(3)及暮归( ) (4)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译文: 15.请写出与此文最后一句相关的一个成语: (1分)16.李贺做诗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答出一点即可)(2分)【参考答案】13(1)听 (2)这(此) (3)到(等到) (4)停止14让李贺作诗,(他)一提笔就完成了,像早就构思好了
9、一样。15呕心沥血16要积累素材,要勤于动笔,要深入生活,不牵强附会,不墨守成规等,能联系写作言之成理亦可。【参考译文】李贺,字长吉,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七岁就能写出好的文章,韩愈、皇甫湜 开始听说还不相信,就去拜访他家,让他写诗,提笔一挥就写成高轩过,就像预先构思、打过草稿似的,他们两个大吃一惊,从此李贺出了名。李贺每天早晨出门,骑着瘦弱的马,跟着一个小男仆,背着古锦囊,一有好的作品,写好放到锦囊里。他没有先想好题目再去做诗的,就像赴会别人的任务题目。到了傍晚回家,积累而成。只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丧这样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这样,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
10、生气地说:“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2007福建三明)【甲】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乙】 京房与汉元帝共论,因问帝:“幽厉之君何以亡?所任何人?”答曰:“其任人不忠。”房曰:“知不忠而任之,何邪?”曰:“亡国之
11、君,各贤其臣,岂知不忠而任之?”房稽首曰:“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京房:字君明,汉朝顿丘人。 幽厉:周幽王和周厉王,都是亡国之君。稽首:叩头行礼。14.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2)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3)幽厉之君何以亡 (4)各贤其臣15. 将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虽杀臣,不能绝也。 (2)知不忠而任之,何邪?16. 简要回答下面问题:(6分)(1)有人为公输写了一个小剧本,请你根据甲段的文意为他填补空白部分。(友情提示:可描写神态、语气、动作、心理)(3分)公输盘理屈词穷, 地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你
12、了,可是我不说。”墨子 地说:“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对付我,可是我也不说。”楚王 地说:“这是怎么回事?”(2)劝说进谏需要婉转,请你在子墨子、京房两人中任选一个简要谈谈他们的说话艺术。(友情提示:任选一个角度切入即可:说话技巧;说话的目的和效果。)(3分)【参考译文】【甲】于是楚王召见公输盘,墨子先生解下衣带,用衣带当做城墙,用木片当做守城器械。公输盘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先生墨子多次抵御他。公输盘的攻城器械用尽了,墨子先生的抵御器械还有富余。公输盘屈服了,却说:“我知道用来抵御你的方法,可我不说。”墨子先生也说:“我知道你要用来抵御我的方法,我也不说。”楚王问其中的缘故。墨子先生说:“公输先
13、生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掉我。杀了我,宋国不能守城,就可以攻取了。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来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器械,在宋国城上等待楚国入侵了。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御者啊。”楚王说:“好,我不会攻打宋国了。”【乙】京房和汉元帝一块儿谈论,京房趁势问元帝:“西周幽王、厉王为什么会灭亡呢?他们任用的都是什么人呢?”元帝回答说:“他们任用的人对他们不忠。”京房说:“知道不忠却任用,这是为什么呢?”元帝说:“亡国之君都认为他们的大臣贤明,哪里会知道不忠还任用他们?”京房跪拜道:“恐怕我们今天看古人,就像后人看我们今天一样啊。”(2007福建厦门)【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
14、、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选自四知)【乙】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选自初潭集)【注释】公仪休:人名,复姓公仪,名休。 相鲁:
15、做鲁国宰相 下人:迁就别人色:神色 明:明白 恃人:依赖别人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举茂才( ) (2)故人知君( )(3)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 (4)虽不受鱼( )1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闻其贤而辟之 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B君不知故人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C当之郡 必有下人之色 D明于人之为己者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2)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13联系甲段的内容,说说杨震为什么被称为“四知”先生?你还知道与杨震具有相同品质的人吗?请列举一个。14读完这两则故事,请谈谈你的感悟。【参考答案】10.
16、( l )推举,选拔 ( 2 )了解 (3 )全 (4 )即使 11. A12. ( l )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字来送给杨震。( 2 )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这是为什么?13示例:因为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别人的贿赂。如包拯等。14示例:从他们的拒不受贿的言行,感受到他们廉洁自律的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或不要只贪图眼前利益而迷失方向等。)【参考译文】【甲】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四次升迁,从荆州刺史转任东莱郡太守。在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
17、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深了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乙】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时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们劝他说:“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他回答说:“正因为爱吃鱼,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表现;有迁就他们的表现,就会枉法;枉法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爱吃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己鱼。”
18、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2007福建漳州)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19、,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9、下弼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pA 以弱为强者 B 曹操比于袁绍 贤能为之用 信义著于四海C 此用武之国 D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此诚不可与争锋 争锋: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殷: 总揽英雄 揽11诺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分天下”的?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4分)【参考答案】
20、9(3分)D10(4分)(1)争强、争胜 (2)资助、给予(3)兴旺富裕 (4)招致、罗致11(4分)对曹操“不可与争锋”(1分);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1分);劝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然后进取中原(2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
21、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7 年中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汇编 课外 古文 67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