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6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
《《记承天寺夜游》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6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60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doc(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记承天寺夜游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截至2021年)【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龙井题名记秦观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
2、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注释】龙井:在今浙江杭州市西风篁岭上,原指山泉。辨才:法号元静,和下文的参寥,也是苏轼的朋友。篮舆:竹轿。霁:雨过天晴。16. 解释下列加点词。(1)念无与为乐者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比出郭 (4)以不时至,去矣1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念无与为乐者 曩者霸上、棘门军(周亚夫军细柳)B. 相与步于中庭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C. 以书邀余入山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D. 从参寥策杖并
3、湖而行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1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19. 两文都写到了月夜美景,但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请你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6. (1)考虑,想到。(2)只是。(3)等到。(4)离开。 17. B 18. (1)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这天晚上,雨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 19.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
4、其中。(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同时表现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龙井题名记表达作者对此地美景的喜爱之情,抒写内心的欢愉。【参考译文】【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
5、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2021甘肃武威)【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
6、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苏轼与章子厚)注释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仆:对自己的谦称。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陂(bei):梯田。豆斑疮:形如豆斑的疖。黑牡丹:牛的戏称。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庭下如积水空明( ) (2)勿谓仆谪居之后( )11.文中划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此 牛 发 豆 斑 疮/也 法 当 以 青 蒿 粥 啖 之B.此 牛 发 豆 斑 疮也
7、/法 当 以 青 蒿 粥 啖 之C.此 牛 发 豆 斑 疮也 法 /当 以 青 蒿 粥 啖 之D.此 牛 发 /豆 斑 疮也 法 当 以 青 蒿 粥 啖 之12.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2)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13.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两文内容具体分析。(4 分)【参考答案】10. (1)形容水的澄澈(或“澄澈)(2)贬谪,流放11、B12. (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两人)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 (我)有五十亩田,自己耕田妻子养蚕,姑且以此来生活。13.苏轼是一个能在逆境中保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与坚
8、守以及旷达乐观的人。同是在贬官境遇中,甲文中苏轼能与同是贬官的张怀民悠闲漫步,沉醉于美景之中:乙文中苏轼以过着男耕女织的村居生活为乐,甚至把病牛戏称为“黑牡丹”。【参考译文】【乙】章惇公亲启:我居住在东坡之上,放水种植稻子,有四五十亩稻田,我亲自耕种我的妻子养殖蚕桑姑且以此来生活。昨日有一只牛得了疾病几乎死去,兽医不了解症状,可是我的妻子了解牛的症状,说“这只牛发的是痘斑疮,按照方法应当用青蒿熬粥喂给他吃。”采用她的方法非常见效.不说我被贬谪之后的日子,我是总是把自己当成田间的老头.我的妻子还能解决黑牡丹的疾病,说到这里,希望博得千里之外的你一笑。(2021湖南郴州)【甲】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
9、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西湖念语宋欧阳修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注释)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
10、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高会:盛大的宴会。傍,同“旁”。13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16(甲)(乙)两文中的“闲人”有多重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参考答案】13(1)胜过,超过(2)美好,优美14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15(1)哪个晚上没有月光?哪
11、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虽然良辰美景,本来大多见于盛大的宴会。但是清风明月,幸好属于闲人。16(1)清闲之人。苏轼和欧阳修,一个被贬,一个辞官退休,这样的处境使他们有时间走进自然,亲近清风明月。(2)恬适之人。苏轼因心境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欧阳修“并游”“独往”“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留恋于山水间,自得其乐。(3)旷达之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的“但”字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欧阳修辞官之后,“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心无挂碍,平和旷达。【分析】13考查词语含义。根据词义积累卡提示,
12、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1)“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意思是:于是我明白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的。推测“胜”是“超过”意思;(2)“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意思是:何况西湖这样的美景,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推测“胜”意思是“美好,优美”。14考查断句。此句的意思是:听一听蛙鸣,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面对弯弯曲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咏一首诗。同时,“安”疑问词,一般用在句首,“曲水”名词,一般在句首。据此断句为: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15考查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
13、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1)何无?:哪里没有?但,只。闲:清闲。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吾:我们;耳:罢了;(2)虽:虽然;固:本来;高会:盛大的宴会。而:但是;幸:幸好;属:属于。16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结合【甲】【乙】两文中的“闲人”理解其多重含义。其一,有“清闲之人”的意思。甲文写于“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乙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正是有时间走进自然,亲近清风明月闲暇之时。 其二,有”悠闲自适之人”的意思。甲文苏轼看到“月色入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的美景时“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乙文
14、中欧阳修“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写出了诗人留恋于西湖山水间,自得其乐之感。其三,有“旷达之人”的意思。甲文作者虽遭遇贬谪,“但”字显示了作者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表现了从失意情怀自我排遣的旷达! 乙文欧阳修辞官之后,“独往”“至欢”“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表现出的也是旷达平和,心无杂念的开阔胸襟。【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
15、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乙】从前王子猷喜爱竹子,到了人家门前也不去拜望主人;陶渊明的躺车,遇到了酒就在路上逗留。何况西湖这样的美景,在东颍一带独自享有好名声。虽然美景良辰,本来大多见于盛大的宴会。但是清风明月,幸好也属于清闲之人。一起交游或许会结成好友,趁着兴致有时也会独自去游玩。听一听蛙鸣,何必问它属于官家还是属于私人。面对弯弯曲
16、曲的流水,自然可以喝一杯酒就咏一首诗。到了高兴而领会了意旨时,也好像旁边没有别人一样纵情尽兴。于是我明白了,偶然来一次往往胜过专程来游玩。前人过说过的话是值得相信的。这一切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自己的收获却已经很多。于是就翻看旧有的诗词,写出新的词调,冒昧地陈述一番薄技,姑且表达清新欢快之意。 (2021浙江宁波)【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
17、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秦观龙井题名记注释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篮舆(y):竹轿。 天字开霁:天空晴朗。 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月色入
18、户(2)但少闲人(3)以书邀余(4)谒辨才于朝音堂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濯足于惠因涧尝射于家圃B得支径上风篁岭横柯上蔽C殆非人间之境马之千里者D明日乃还乃不知有汉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2分)8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分)【参考答案】5答案(1)门 (2)只/只是 (3)信/书信 (4)拜见/拜访 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6答案A(2分)7答案(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头上喝(舀泉水/斟泉水/取泉水靠在石头上然后喝水)。评分标准共2分。句子通顺,前半句
19、译出倒装句得1分。后半句译对“酌”“剧”得1分。错一字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8答题角度一甲文运用定点观察,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1分)。乙文采用移步换景,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1分)。答题角度二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1分)。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1分)。评分标准 共2分,意思对即可。从一个角度作答即可。两个角度不可杂糅答题。出现错别字扣1分。【参考译文】【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
20、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 ,(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
21、,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2020内蒙古鄂尔多斯)【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觕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东坡食汤饼)注释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南迁:贬谪到南方。梧
22、、藤:梧州、藤州。鬻(yi):卖。觕(c):同“粗”。饮湿:指润湿嘴巴。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共买食之饮酒但饮湿6.翻译句子。(4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B. 【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C. 【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D. 【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承天寺夜游 记承天寺 夜游 历年 中考 文言文 阅读 试题 60 答案 翻译 截至 20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