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课题教案七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年级数学课题教案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课题教案七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三年级数学课题教案七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信息窗供应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简洁的的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沟通,合作探究,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育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创新力量。 3、经受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胜利感,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念。 教具、学具预备: 教学挂图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分数,认读 2、2/7是什么意思? 3、举例说一个分数。 二、新授: 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发生奇异的变化。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身体各局部的比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吗?出示挂图 (引导学生观看画面。) 2、你能提出什
2、么数学问题? (鼓舞学生提出问题。) 3、出示问题1:成年人的躯干和下肢共占身长的几分之几? 你能解决刚刚提出的问题吗?(小组内沟通) 汇报: 3/8+4/8=7/8 全班沟通算法: (1)3/8表示8份中的3份,4/8表示8份中的4份,3加4是7份,8份中的7份就是7/8。 (2)3/8是3个1/8,4/8是4个1/8,3个1/8加4个1/8就是7个1/8,即7/8。 说说你喜爱哪种算法。 4、出示问题2:成年人下身比上身长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自己完成) 汇报自己的算法 三、稳固练习 1、自主练习1:算一算 三年级数学课题教案(精选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
3、、例2。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初步学会口算除法的过程和方法,能正确口算简洁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使学生学会除法算式的两种读法。 初步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操作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培育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口算思路,把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进展口算。(尤其是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 教具、学具预备: 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说得数,最终一组说说是怎样想的。
4、) 84 355 402 93 246 5006 2.填空: 80里有( )个十,400里有( )个百 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9里有( )个十和( )个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动画口算除法(导入)(农村学校可口述情境):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 2.让学生依据这一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可能消失以下状况: (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 (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 (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 (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 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请学生口述列式并板书: 603、 602、60
5、6 、604(说明:604以后再学) 设问:以上各题结果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算除法。(出示课题) 三、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1.学习例1 (1)学具操作,讨论算法 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 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讨论其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计算603=20可能有以下算法: 想法一: 3= =20 想法二: 203=60 所以 603=20 想法三: 20+20+20=60 所以 603=20 (以上题目汇报时,先后挨次不定,突出算法多样化) 算法比拟: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拟好?为什么? 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
6、 3= , 就是20。(教师用红笔标出,指名学生说几遍。) (3)学生试算 602、 606,订正得数。 (4)引导学生初步小结算法。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 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就是20。同样口算60除以2由于6个十除以2得3个十,所以602=30;口算60除以6由于6个十除以6得1个十,所以606=10。 (5)初步练习:804= 903= 802= (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6)教学读法:603可以读作60除以3,也可以读作:3除60。 (7)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谁能用两种方法读出算式。 (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7、) 教师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展口算。 (8)提高练习:第30页的做一做。 402,让学生先用两种读法读出算式,再说一说口算方法。 5005、80002,让学生快速写出得数,并说一说哪种方法最简便。鼓舞学生用简便的方法进展口算。 2.教学例2。 学具操作,讨论算法。 让学生摆出预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让学生实际分一分,教师巡察,集体订正时,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演示,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教师要有目的地进展引导:先分的什么?(整捆的)每份分得几捆?(2捆)再分什么?(单根的)把单根的分成了几份?
8、(3份)每份分得几根?(3根)分完后每份共有多少根(23根) 结合分小棒的过程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6个十和9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 3= );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一;最终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 + =23)就是所求的结果。结合讲解,可以把分小棒的过程做简洁解释,然后列式计算。 在讲完之后,可再让两名同学把分小棒的过程表达一遍。留意在教师引导下表达,不必对学生的表达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2)小组汇报 问:假如用计算的方法,应当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计算时应怎样想?
9、指名汇报争论结果,教师板书,进展小结。 693=23 想: 3= 3= + =23 3.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 (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 363= 555= 可直接让学生写在书上。教师巡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展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对每道题都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 4除48_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察,发觉问题准时订正,最终集体订正。 三、稳固练习 303 402 804 393 482 844 独立完成,观看每组上下两题查找联系和区分。集体订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此作简洁的争论。 问:你有更快的方法口算吗? 明确:如30
10、3和393。算303只要算十位上33,然后在个位上添一个0就可以了;而393,要先算十位上的33=1,1写在商的十位上,再算个位上的93,3写在商的个位上,结果得13。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展,回忆本节课内容,计算中留意的问题。 五、看书质疑,总结全课。 六、作业: 1. 602 5005 60003 822 963 777 2.(1)82除以2得多少? (2)3除900得多少? 先看图,弄清图意再解答。 2、自主练习2 学生自己完成练习 同位相互检查。 补充类似练习,适当扩展延长。 3、自主练习3 指名说说图意 同位相互涂一涂,完成练习 问题:一共涂了几分之几? 谁涂的多?多了几分之几?
11、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简洁分数的加、减法 3/8+4/8=7/8 5/83/8=2/8 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比拟简洁,学生把握较好,但是个别学生还需要加强练习。有时候,在练习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把握学问。因此必要的练习必需加强。 三年级数学课题教案(精选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和差问题的构造特征,讨论和差问题解答的一般方法,并精确解答。 2、借助线段图进展分析,理解用假设法将和差问题转化,完整口述思路。 3、优选方法,体会和差问题在解决生活实际中的作用。(拓展) 4、营造民主、愉悦的学习气氛,探求问题特征与解答方法。(情感) 二、活动重点 在理解题意的根底上查找等量关系,能较
12、娴熟地列方程解和差问题。 三、活动难点 从不同角度探究解题的思路,初步体会利用等量关系分析问题的优越性。 四、活动过程 (一)课前嬉戏 (意图:感知和差问题的构造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大数与小数) 写数猜数: 学生选择1-9中的任何一个数,写在卡片上,算出与同桌卡片上数的和与差。填入统计表中。(同桌学生报数,全班猜数,教师输入,指导学生验证) 教师填写后两列的和与差,和是100,差是20;和是168,差是32。提出质疑:当和与差比拟大时,还能猜吗?有必要去查找方法。 提醒课题: 共同特征: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就能找到大数和小数。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和差问题,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生活中的和差问
13、题。 (二)创境新授 (意图:借助线段图,通过小组探究,理解假设法进展转化的三种方法) 1.情景讨论: 理解画形结合图的意思,明确大数是苹果,小数是桔子。小组开展探究活动。 PPT三种方法协作进展分析与汇报。体会三种假设的过程,感悟转化思想。 方法一:假设拿去了4个苹果,还有10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就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小数桔子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桔子的个数。 方法二:假设再拿来4个桔子,就有了18个水果,苹果和桔子的个数也相等了。就是转化成了大数苹果的两倍。再除以2就算出苹果的个数。 启发: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第一种方法是和+差,其次种方法是和差;一样点是都用了假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数学 课题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