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经典病房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经典病房实施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为细心收集的范文、公文、模板、和其他,如需本文,请下载-XX 中医院经典病房实施方案依据国家中医药局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订附件 1 XXX 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建设治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 XXX 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中医经典科标准化建设和科学治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我院中医经典科建设与治理阅历,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制定本指南。其次条本指南旨在指导我院及中医经典科治理者加强科室中医特色建设与治理,同时可作为建议南通市中医药治理局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第三条我院中医经典科应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中医经典科病诊疗工作,留意突出中医药特
2、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和进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第四条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中医经典科的指导和监视,科教科及医务科应加强对中医经典科的标准化建设和治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根本条件 第五条中医经典科应配备与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气,保障中医经典科疾病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第六条中医经典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可选治疗室含中医特色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治理要求。第七条中医经典科病房应设置检查室、治疗室、中医综合治疗室如音疗、导引、熏蒸、足浴、理疗等
3、,并符合相关规定。第八条中医经典科应依据医疗需要及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九条中医经典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所在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根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应配备超声中药导入治疗仪、针刺手法治疗仪、艾灸治疗仪、经络导平治疗仪、黑蒸洗设备、电磁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相应的专科设备及相应的康复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第十条中医经典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标准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依据本科室状况,建立中药超声导入、外 敷、灌肠、熏洗、熏蒸、针灸、雷火灸、局部用药、耳穴治疗、音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腹针、砭
4、石、刮痧、足浴等中医经典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标准及相关 治理制度。三、人员队伍第十一条中医经典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 90,并依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第十二条中医经典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根本均衡,力求在不同年龄段均无人才断档。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第十三条中医经典科医师应承受过中医经典科特地训练,把握中医学和中医经典科学的根本理论、根底学问和根本操作技能。住院医师经标准化培训后应娴熟把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把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标准、指南和根本诊疗技能,生疏 200 首方剂,重点把握
5、100 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把握中医经典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到达住院医师根本要求根底上,对局部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存丰富的诊疗阅历, 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以上医师应在到达主治医师根本要求根底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阅历,具备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疑难、危重中医经典疾病的力量,具备对本科室重要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力量。第十四条中医经典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标准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中医经典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中医经典科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标准、指南和根本诊
6、疗方法、中医经典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与学习班、进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阅历等,明确个人专业进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经典科病证的诊疗专长。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主要通过参与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危重中医经典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把握中医经典学科进展。第十五条中医经典科主任应具有从事中医相关专业 8 年以上工作经受并具有肯定的行政治理力量。我院中医经典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当。第十六条执业医师人数在 8 人以上的中医经典科和有条件的二级
7、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肯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相关专业临床工作 20 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工作,组织争论确定本科室学术进展方向,指导重点工程的制定与实施。第十七条中医经典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相关专业 10 年以上的工作经受,我院中医经典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学术继承人培育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沟通等方式,着重进展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独特阅历、中医中医经典科病学进展等方面的培训。第十八条中医经典科应做好本科
8、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阅历继承,实行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阅历。第十九条中医经典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承受中医学问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三年内中医学问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 100 学时。其次十条中医经典科护士应把握中医药治疗常见疾病的根本学问,把握中医经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根本护理学问和方法,把握中医经典科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病人供给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医经典科病康复和安康指导。其次十一条中医经典科护士长是中医经典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我院中医经典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 2 年以上临床护理治理工作阅
9、历。其次十二条中医经典科鼓舞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急诊应用中医诊疗技术、急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四、效劳技术 其次十三条中医经典科应当留意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乐观探究中医诊疗技术。其次十四条中医经典科应在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力量根底上开展相关疑难、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其次十五条中医经典科应开展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
10、、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各类效劳工程。其次十六条中医经典科应制定常见病及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 医诊疗方案标准、指南,诊疗方案应包括标准的中西医病名、诊断、治疗、难点分析、疗效评价等。难点指临床上需要解决的有针对性的实际问题,通过中医治疗方法的改进有解决的可能。要定期对诊疗方案实施状况进展分析、总结及评估,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目的,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标准、指南。其次十七条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上级医师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展中医药诊治工作。使用中医药治疗的,辨证准确、理法方药全都。手术病例能正确协作使用中医药治疗。准时开展病例争论,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其次十八条中医
11、经典科应当依据进展方向和建设规划,留意引进吸取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根底、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乐观探究, 大胆创。五、环境形象 其次十九条中医经典科应依据本科室专科特色和优势病种的实际状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留意表达中医药特色。第三十条中医经典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可选、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第三十一条中医经典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疾病的理念,宣传中医药防治疾病的学问,介绍本科室学术思想传承脉络、中医药防治疾病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特别是本科室防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气氛。宣传学问、介绍方法和彰
12、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依据病种的变化而准时调整。第三十二条中医经典科的内部装怖,依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承受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经典科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学术思想传承脉络、本专业名医塑像或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方法。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中医经典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依据科教处相关要求执行。第三十四条本指南自公布之日起试行,与上级相关文件相悖者以上级有关文件为准。附件:XXX 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常用方剂名目1一贯煎续名医类案2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3二至丸医方集解4二陈汤和剂局方5八正散和剂局方6八珍汤正体类要7人参养荣汤大平惠民和剂局方8大黄牡丹
13、皮汤金匮要略 9大补元煎景岳全书10小蓟饮子重订严氏济生方11小营煎景岳全书12小柴胡汤伤寒论13上下相资汤石室秘录14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16鸟药汤兰室秘藏17丹栀道遥散内科摘要1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19六君子汤和剂局方2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21四乌贼骨一虑茹丸素问腹中论22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3生脉散内外伤辨感论24生化汤傅青主女科25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6归牌汤校注妇人良方27归肾丸景岳全书28平胃散和剂局方29艾附暖官丸沈氏尊生书30甘麦大枣汤金贵要略31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32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33圣愈汤医宗金鉴中医经典科心法要诀34
14、左归丸景岳全书35右归丸景岳全书36玉屏风散医方类聚37三仁汤温病条辦38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3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感论40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41大承气汤伤寒论42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43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45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46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47补中益气汤脾胃论48身痛逐汤医林改错49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50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51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52四逆汤伤寒论53肾气丸金匮要略54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55参苓白术散大平惠民和剂局方56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57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58独活寄生汤千金要方59济生肾气丸济生方60保阴煎景岳全书61天王补心丹摄生
15、秘剖62养精种玉汤傅青主女科63举元煎景岳全书64香棱丸济生方65香砂六君子汤名医方论 66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67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68道遥散和剂局方69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70桂枝汤伤寒论71胶艾汤金匮要略72桑菊饮温病条辦73,真武汤伤寒论74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75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76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77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78银翘散温病条辨 79理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80温经汤金匮要略81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82痛泻要方丹溪心法83膈下逐汤医林改错84毓麟珠景岳全书85增液汤温病条辦86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87四神丸证治准绳88二妙散丹溪心法89三妙丸医学正传90四妙丸成便利读9
16、1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92金铃子散素问病机宜保命集93当归四逆散伤寒论94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 95半夏厚朴汤金金匮要略96活络笑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97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义98桃核承气汤丹溪心法99越鞠丸丹溪心法100理中丸伤寒论附件 2 三级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科建设根本标准建议稿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医经典科建设治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增加中医经典科可持续进展力量,制定本要求。其次条本要求旨在指导中医经典科开展建设与治理工作,并作为中医经典科科室评估和评审验收的依据。第三条中医经典科专科建设应符合 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治理指南建议稿 的要求,并结合本要求进展建设
17、和改进。二、根本条件 第四条中医经典科科室名称应符合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关于标准中医医院医院与临床科室名称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2312 号的有关规定。第五条中医经典科病房床位数 40 张或到达本院临床科室平均床位数,并依据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中医综合治疗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2337 号的有关要求,设立中医综合治疗室。第六条中医经典科诊疗设备配置符合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国中医药医政发20234 号,并到达国内先进水平,中医诊疗设备配置能够满足临床业务工作的需要。第七条依据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国中医药发202323 号和中医医院临床科室环境形象建设范例的有关要求,结合中医经典
18、科特点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人才队伍。第八条中医经典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例 9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比例 20,具有硕士争论生以上学历人员比例 20。第九条中医经典科专科负责人临床专业方向与本专科优势病种全都,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任市级相关专业学术组织委员以上职务,具备组织实施本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并进展疗效总结的力量。第十条中医经典科学术带头人从事临床工作 25 年以上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任省级相关专业学术组织委员以上职务,在省内该专业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具备指导本专科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以及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实施和临床疗
19、效总结的力量。第十一条中医经典科学术继承人从事本专业 8 年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 年以上,具备全面继承本专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思想和专科优势病种诊疗阅历的力量。第十二条技术骨干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娴熟应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能够担当本专科建设的主要工作。四、医疗水平 第十三条乐观应用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并结合医院中医经典科有效的中医技术和方法,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进展优化完善。第十四条参照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关于印发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体例和样稿的通知要求
20、,对中医经典科各优势病种进展临床疗效总结分析,定期完成总结分析报告。第十五条中医经典科实施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定期对临床路径实施状况进展统计分析,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第十六条依据中医医疗技术手册2023 普及版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23 81 号的技术名目,乐观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疗法。第十七条中医经典科病房开展中医综合治疗,中医综合治疗人次占专科总治疗人次的比例 90,适应症选择准确、技术操作标准、临床疗效明确。第十八条中医经典科应用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3 种,门诊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中药制剂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 75,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45。第十九
21、条中医经典科实施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把握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中本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护理技术,制定中医护理查房、会诊病例争论制度并组织落实。其次十条中医经典科门诊中医治疗率 95,病房中医治疗率 90;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 95 ,开展中医临床路径治理的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到达100。其次十一条上级医师能够正确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并准时进展病例争论,提高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水平。其次十二条中医经典科中医病历质量、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等方面的中医医疗质量掌握指标符合三级中医医院评审相关要求,中医医疗质量应在全院处于领先水平。五、效劳力量。其
22、次十三条中医经典科门诊量高于本院一般专科平均水平,并逐年增加,优势病种门诊量逶年提高。其次十四条中医经典科出院人数高于本院一般专科平均水平并逐年增加;优势病种出院人数占所在科室出院人数的比例 60。其次十五条中医经典科病床使用率 90,病床周转次数高于本院一般专科的平均水平, 平均住院日不高于本区域中医类三级医院同一病种的平均住院天数。其次十六条乐观开展安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表达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 治未病 理念。其次十七条建立随访制度,出院患者随访率 80。其次十八条开展中医临床路径治理的优势病种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不高于本区域中医类三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 诊人次费用不高于
23、本区域中医类三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六、科研教学 其次十九条围绕提高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开展临床争论,三年内担当或参与市级以上科研课题 2 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或嘉奖 1 项。第三十条每年度应有以提高优势病种中医临床疗效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或出版专著。第三十一条对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的治疗难点进展梳理分析,乐观争论探究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的解决方案,并在临床进展验证、应用。第三十二条担当临床教学工作;连续教育到达规定的要求;三年内至少举办一次地市级以上以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连续教育工程专题培训班;开展名老中医阅历传承工作。第三十三条对护理人员开展中医药学问和技能岗位培训,系统承受培训的比例 100。七、组织治理 第三十四条中医经典科制定以实施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为主要内容,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总体目标的专科建设年度工作打算和具体措施。第三十五条中医经典科绩效考核指标中将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的实施作为重要指标,建立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考核和奖惩鼓励机制。第三十六条制定专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打算,并认真组织实施。第三十七条信息系统能够对国家中医药治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等信息数据进展治理,满足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等工作需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