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535.3-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3册 绿色公路评价标准.docx
《DB36_T 535.3-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3册 绿色公路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6_T 535.3-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3册 绿色公路评价标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3.080.01P661DB36江西省地方标准DB36/T535.32020代替DB36/T535-2008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第3册绿色公路评价标准GuidelinesforconstrutionofGreenHighway-ExpresswayVolume3evaluationstandardofGreenHighway2020-07-17发布2021-01-01实施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36/T535.32020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价要求.24.1总体要求.24.2基本要求.25评价指标体系.35.1指标体系的构成.35.2评
2、价分数计算方法.6附录A(规范性附录)评价得分统计表.27附录B(规范性附录)可不参评指标表.29IDB36/T535.32020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DB36/T535-2020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分为三册:-第1册:勘察设计指南;-第2册:工程实施指南;-第3册:绿色公路评价标准。本标准为DB36/T535-2020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的第3部分。DB36/T535-2020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代替DB36/T535-2008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检查、验收、评定规程,与DB36/T535-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DB36/T535-2008
3、修订为3个部分;本部分名称为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第3册绿色公路评价标准;增加了工程实施及对工程实施和运营养护阶段评价的内容;增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建设、安全保障、管理与创新等指标和具体要求内容。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爱和、张劲泉、胡钊芳、梁必康、王昭春、王江军、王继东、朱晗、胡建强、彭东领、俞文生、邱文东、李柏殿、张龙生、徐剑、李刚、郭十亿、钟科、刘军、许兵、陈飞、郭捷菲、谢永清、李晓宝、韩根生、郭
4、乔明、魏金晶、孙明志、鄢智锋、万鹏、刘礼辉、李振宇、严军、曾武、张华萍、胡子全、梁华、马融、马骁琛、蒋王清、周涛、蔡小东、高建平、张小平、朱木锋、赵红、董焕焕。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535-2008。IIDB36/T535.32020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第3册绿色公路评价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公路评价的要求、指标体系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高速公路的评价,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
5、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83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20891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T50430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JGJ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3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4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
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H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2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公路greenhighway1DB36/T535.32020在公路的全寿命周期内,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品质提升与运行效率提高,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美观的行车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路。3.2绿色设计greendesign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公路的设计阶段,开展全寿命周期技术经济论证及环境影响分析,在满足公路使用功能
7、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公路在施工建设、运营养护阶段可能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灵活的设计措施,促进公路向更节能、更环保、更安全、更舒适的方向发展。3.3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在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管理创新,最大程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施工活动。4评价要求4.1总体要求4.1.1绿色公路评价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及总体评价进行阶段评价;总体评价应在使用后三年内进行。4.1.2申请评价方应提交相应材料,由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评价机构进行评价。4.2基本
8、要求4.2.1公路规划设计应符合JTGB01、JTGB04和JTGD20的规定,施工应符合JTGF40、JTGTF50和JTGF60的规定,养护应符合JTGH10、JTGH11和JTGH12的规定。4.2.2绿色设计时应对公路进行安全评价,评价过程应符合JTGB05的规定。4.2.3应具有通过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和水土保持方案,按规定程序完成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备案。4.2.4项目用地指标符合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相关要求。4.2.5应按照GB/T50430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管理,并按规定开展施工期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及环境监理(含纳入工程监理模式
9、)工作。4.2.6项目交工验收时施工质量评定为合格。4.2.7应成立运营、养护监管机构,制定有日常运营管理、养护管理方案和考核评价制度等。4.2.8按规定完成运营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及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5评价指标体系5.1指标体系的构成5.1.1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由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质建设、安全保障、管理与创新5类一级指标构成,其中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品质建设、安全保障为基础项指标,管理与创新为加分项指标。各2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资源节约节地土地占用土石方填挖临时用地控制节水排蓄水工程污水处理与利用节水措施
10、节材工业废弃物材料利用旧路面材料再生隧道弃渣利用材料存储新型材料节能混合料节能技术施工节能措施节能系统节省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建设技术选线路基路面桥梁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水土环境水体保护土体保护空气环境气体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场站设置声光环境声污染防治光污染防治DB36/T535.32020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见表1表3,分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体(设计、施工、运营养护)评价阶段。5.1.2基础项指标是绿色公路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普遍需要达到的指标。5.1.3加分项指标是为鼓励在绿色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用各类创新措施而设立的指标。表1绿色公路整体评价指标体系3一级指标二
11、级指标三级指标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拌和站景观优化景观融合景观展现景观美化品质建设品质提升长寿命路面功能性路面施工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工地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化养护管理信息化运营智能化多元化系统系统维护养护技术提升预防性养护规划预防性养护技术综合服务品质信息服务旅游服务功能ETC技术应用拓展加气站和充电桩路侧港湾停车带养护便利化水平安全保障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布设安全设施维护施工安全施工作业安全施工交通组织运营安全日常通行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应急管理结构安全保障路面行驶安全桥隧结构安全管理与创新管理提升战略规划培训宣传QHSE管理体系创新驱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运营服务创新DB36/T535
12、.32020表1绿色公路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续)4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资源节约节地土地占用土石方填挖节水排蓄水工程节材可循环材料利用旧路面材料再生隧道弃渣利用新型材料节能混合料节能技术节能系统节省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建设技术选线路基路面桥梁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水土环境水体保护土体保护空气环境气体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景观优化景观融合景观展现品质建设品质提升长寿命路面功能性路面运营智能化综合服务多元化系统信息服务旅游服务路侧港湾停车带养护便利化水平安全保障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布设管理与创新管理提升战略规划培训宣传QHSE管理体系创新驱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DB36/T535.3202
13、0表2绿色公路设计阶段评价指标体系5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资源节约节地土地占用土石方填挖临时用地控制节水排蓄水工程污水处理与利用节水措施节材可循环材料利用旧路面材料再生隧道弃渣利用材料存储新型材料节能混合料节能技术施工节能措施节能系统节省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建设技术路基环境友好生态保护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水土环境水体保护土体保护空气环境气体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场站设置声光环境声污染防治光污染防治清洁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拌和站景观优化景观融合景观展现品质建设施工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工地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化安全保障施工安全施工作业安全施工交通组织消防安全管理管理与创新管理提升战略规划培训宣传
14、QHSE管理体系创新驱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6DB36/T535.32020表3绿色公路施工阶段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得分资源节约(37分)节地(4.5分)土地占用(2.5分)充分利用现有通道资源,共沟架设通信、供电、监控系统等的管线电缆,并布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内,得0.5分。充分利用荒地、废弃地、劣质地布线,避让基本农田、减少沿线居民拆迁安置量,无耕地超占现象,得0.5分。公路施工中收集并保存表土资源,用于造地、复耕,得0.5分。因地制宜采用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得0.5分。制定高填路堤与桥梁、深挖路堑与隧道或分离式路基等的论证比选方案,得0.5分。土石方填挖(1分)纵断面设计
15、均衡,尽量做到填挖平衡,得0.5分。公路用土分类开挖、分类使用,利用开挖的原土回填路基,得0.5分。临时用地控制(1分)严格控制施工临时用地范围边界,利用荒地、废弃地或服务区等永久性征地作为施工临时用地,得0.5分。临时用地借用结束后恢复其原有功能,临时设施拆除后,原农业用地必须复耕,复耕率应达到100%,得0.5分。节水(3.5分)排蓄水工程(1.5分)排、蓄水工程一体设计,配备蓄水设施收集路面径流,得1分。排水工程与天然水系相协调,得0.5分。污水处理与利用(1分)公路施工时配有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生活污水进行二次利用,得0.5分。公路清洗作业优先采用再生水,并依据路面尘土量、天气情
16、况(温度、湿度、风力)等合理确定清洗用水量,得0.5分。DB36/T535.320205.2评价分数计算方法5.2.1绿色公路评价的实际得分应为所有一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一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二级指标得分之和,各二级指标得分应为该指标下设所有三级指标得分之和。5.2.2绿色公路整体评价各级指标具体分值及计分标准见表4表8。表4绿色公路整体评价之“资源节约”评价指标计分标准7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得分资源节约(37分)节水措施(1分)施工机具、生活用水设施等采用节水技术或措施,无漏水现象,得1分。节材(11分)可循环材料利用(4分)采用粉煤灰、煤矸石、矿渣、钢材及废旧轮胎等工业废
17、料或建筑垃圾等替代一部分筑路材料,总分4分,计分方法如下:全部可循环材料总重量可循环材料使用率(%)=100%全部同类用途材料总重量a)50%(含)以上,得4分;b)40%(含)50%之间,得3分;c)30%(含)40%之间,得2分;d)20%(含)30%之间,得1分;e)20%以下,不得分。旧路面材料再生(4分)对旧路面材料进行再生利用,如沥青路面再生、水泥路面碎石化再利用等,按利用率不同划分为5个等级,总分4分,计分方法如下: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量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率(%)=100%旧路面材料总量a)95%(含)以上,得4分;b)80%(含)95%之间,得3分;c)65%(含)80%之间,得
18、2分;d)50%(含)65%之间,得1分;e)50%以下,不得分。隧道弃渣利用(1.5分)隧道弃渣综合利用率达80%(含)以上,得1.5分;60%(含)80%间,得1分;40%(含)60%间,得0.5分;在40%以下,不得分。材料存储(0.5分)搭建专用材料棚库用于存放水泥、沥青、细砂石料等筑路材料,得0.5分。新型材料(1分)采用新型材料,如聚合物水泥混凝土、高强轻质混凝土、生物沥青等,得1分。节能(11分)混合料节能技术(3分)温拌沥青路面面积占项目沥青路面总面积的10%以上,得2分。路面修补作业采用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自粘式沥青路面贴缝带等节能型材料或工艺,得1分。DB36/T53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6_T 535.3-2020 绿色公路建设指南-高速公路 第3册 绿色公路评价标准 535.3 2020 绿色 公路建设 指南 高速公路 公路 评价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12518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