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295-2016 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docx
《DB41T 1295-2016 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T 1295-2016 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ICS23.020.30J74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12952016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2016-09-07发布2016-12-06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河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南省地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295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联通郑州分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国喜、王春玉、范高峰、李敏、王修勤、毛睿、宋前进。本标准参加起草人:张步庭、
2、王峰、李玲、王龙、吕军飞、张营帅、张改革、陶云翼、李赵、刘综旭、陈卫红、曹景林、陈丹青、索宁宁、栗帅、房伟峰、李刚、何微微、丁娟、赵向南、张迪。河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南省地台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2952016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测试条件、测试方法、评价指标、测试记录和评价报告。本标准适用于低氮燃烧改造后的电站煤粉锅炉改造性能的测试与评价,其它型式的煤粉锅炉可参考。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DL/T260燃煤电厂烟气脱硝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低氮燃烧改造利用空气分级、燃料分级和燃料再燃烧等手段以降低电站煤粉锅炉的燃烧产物(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为目的对锅炉燃烧设备进行改造。3.2锅炉最大连续出力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并使用设计燃料能安全连续产生的最大蒸发量。3.3锅炉额定出力蒸汽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额定给水温度、使用设计燃料时设计所规定的蒸发量。3.4锅炉最低稳定燃烧负荷锅炉不投辅助燃料助燃而能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最低负荷。对燃煤锅炉,常称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
4、3.5火检强度用于反应燃料燃烧时火焰状态的检测信号的数值。3.6水冷壁高温还原性硫腐蚀水冷壁管在锅炉燃用高含硫量煤种、炉内局部缺氧形成还原性气氛及腐蚀性气体、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冲刷水冷壁表面的条件下形成的高温还原性硫腐蚀。1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29520163.7锅炉结渣当温度高于灰熔点的烟气冲刷受热面时,烟气中熔融的灰渣粘附到受热面上而形成结渣。3.8设备可靠性低氮燃烧改造所涉及的系统和设备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以及达到改造厂家保证指标的能力。3.9切向燃烧直流式燃烧器布置在炉膛四角,每层喷口射流的几何轴线都与位于炉膛中央的一个或多个同心水平假想圆相切(
5、极限条件下假想圆直径可以为零,称为四角对冲燃烧),各层射流的旋转方向或相同或相反,这些气流相遇时发生强烈混合,并在炉内形成一个充满炉膛的旋转上升火焰的燃烧方式,称为切向燃烧。注:燃烧器喷口布置在炉膛四角时又称四角切圆燃烧;也有将直流燃烧器布置成六角或八角射流相切;或将燃烧器布置在四面墙上称为墙式切圆燃烧,均属切向燃烧。3.10切向燃烧锅炉采用切向燃烧方式的锅炉称为切向燃烧锅炉。3.11墙式燃烧在炉膛一面或两面(前、后墙或两侧墙)墙壁上布置多个旋流(或平流)燃烧器,所形成的燃烧火焰由水平射入炉膛后转折向上的燃烧方式,称为墙式燃烧。燃烧器仅布置在前墙的又称前墙燃烧。3.12墙式燃烧锅炉采用墙式燃烧
6、方式的锅炉称为墙式燃烧锅炉。3.13“W”形火焰采用直流缝隙式、套筒式或弱旋流式燃烧器成排布置在炉膛前后墙的炉拱上,煤粉火焰向下射入炉膛一定深度后转折向上形成“W”形火炬,称为双拱燃烧,或称“W”形火焰燃烧。3.14“W”形火焰锅炉采用双拱燃烧构成“W”形火炬的锅炉称为“W”形火焰锅炉。4测试条件4.1燃用设计煤种或商定的试验煤种,且锅炉低氮改造前、后的煤种偏差应符合GB/T10184的规定。4.2确认锅炉系统各主、辅机能正常运转并满足试验要求。4.3确认测点安装位置符合测试要求,不堵塞和泄露。4.4在锅炉测试位置搭设符合安全要求的测试平台、通道,提供充足照明。4.5涉及评价低氮燃烧改造效果的
7、相关机组运行参数表盘显示准确。4.6机组历史数据工作站运行正常,可导出历史数据。4.7最低稳定燃烧试验前,锅炉火焰监测系统和灭火保护装置应性能良好,并有快速投入助燃燃料及将负荷转给其他锅炉等措施。2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29520164.8测试前完成各项调整工作,工况稳定1h以后进行测试,测试期间保持锅炉运行状态稳定,参数波动范围按GB10184执行,每个工况持续时间不低于2h。5测试内容及方法5.1测试内容测试应安排在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前、后进行,每次宜包含以下五个工况:锅炉最大连续出力工况、锅炉额定出力工况、75%锅炉额定出力工况、50%锅炉额定出力工况和锅炉最低稳定燃烧负
8、荷工况。机组参数稳定时,在锅炉额定出力工况、75%锅炉额定出力工况和50%锅炉额定出力工况下分别测试锅炉SCR烟气脱硝系统(锅炉若有SNCR脱硝系统,则试验期间应停止运行)进口的烟气成分(O2、CO、NOx气体浓度,测试数据汇总表参见附录A)、燃烧器区域水冷壁附近烟气氛围(O2、CO、H2S气体浓度,测试数据汇总表参见附录B),同时进行原煤、飞灰和炉渣取样分析。在锅炉最低稳定燃烧负荷工况下,测试炉膛观火孔处的火焰温度(测试数据汇总表参见附录C)。5.2SCR脱硝系统进口烟气取样与分析5.2.1取样位置烟气取样测点布置在尾部烟道的SCR脱硝系统进口。锅炉安装有SNCR脱硝系统时,试验期间,SNC
9、R系统应不运行。取样位置按照DL/T260规定执行。5.2.2取样管路要求5.2.2.1工作温度下不与样品起反应。现场加工、安装的测点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引至分析仪器的取样管路宜采用氟树脂、氟橡胶或不锈钢材质。5.2.2.2取样管路宜短而直,并便于清理和吹扫。5.2.2.3整个取样管路须严密不漏。5.2.2.4在取样管路中应设置粉尘过滤装置。5.2.3分析方法5.2.3.1测点处烟气样品经取样管路引出至仪器分析烟气成分(包括O2、CO、NOx气体浓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5min20min。5.2.3.2成分可采用顺磁氧量计、氧化锆氧量计等仪器进行分析。5.2.3.3CO成分可采用非分散红外线吸收
10、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分析。5.2.3.4NOx成分可采用非分散红外线吸收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进行分析。5.3燃烧器区域水冷壁附近气氛取样与分析5.3.1取样位置与取样孔5.3.1.1切向燃烧锅炉测点宜布置在燃烧器附近区域水冷壁上;墙式燃烧锅炉测点宜布置在各层燃烧区域无燃烧器墙壁的水冷壁上;“W”形火焰锅炉测点宜布置在燃烧器区域四周及拱上水冷壁上。5.3.1.2在选定的位置上开设取样孔,不使用时应使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5.3.2取样管路要求3河南省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B41/T129520165.3.2.1取样管路应保证在工作温度下不与样品起反应,必要时,管路引出炉墙后应保温或加热。现
11、场加工、安装的测点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引至分析仪器的取样管路宜采用氟树脂、氟橡胶或不锈钢材质。烟气成分分析对样品温度的要求:O2(冷却至650以下),CO(冷却至480以下),H2S(保持在180650)。5.3.2.2取样管路宜短而直,并便于清理和吹扫。5.3.2.3整个取样管路应严密不漏。5.3.2.4在取样管路中应设置粉尘过滤装置。5.3.2.5考虑到采样流量、机械强度和便于清洗,取样管内径应大于6mm,长度应能插到所需的取样点处。5.3.3分析方法5.3.3.1测点处烟气样品经取样管路引出至仪器分析烟气成分(包括O2、CO、H2S气体浓度),测量时间间隔为15min20min。5.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T 1295-2016 电站煤粉锅炉低氮燃烧改造测试与评价 1295 2016 电站 锅炉 燃烧 改造 测试 评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