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_T 2293-2022 山岳型景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41_T 2293-2022 山岳型景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1_T 2293-2022 山岳型景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200CCSC66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22932022山岳型景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2022-09-16发布2022-12-14实施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1/T22932022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工作原则与管理.25风险分级管控.46隐患排查治理.67信息平台建设.78持续改进.79文件管理.8附录A(规范性)山岳型景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运行程序.9附录B(资料性)山岳型景区主要生产经营设施.10附录C(资料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1附录D(规范性)山岳型景区风险告知牌
2、样式.12IDB41/T2293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南省应急管理厅提出。本文件由河南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南安科院安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焦作云台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耿剑统、王元月、王占平、雷颖、邢璐、吴忠华、马天希、王伟、孙立娟、黄定国、申霞、胡永奎、吕飞业、韩瑜、马春明、黄黎明、高计伟、陈仁树、苏齐松、舒建峰、江巍巍、张天赐、岳志奇、祁珍丽、魏萌萌、孙洁、刘莹、焦丽娜。IIDB41/T22932022山岳型景
3、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山岳型景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运行的工作指导,给出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建设、持续改进和文件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岳型景区(以下简称景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运行,其他旅游景区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
4、因素分类与代码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A/T1740.1旅游景区安全防范要求第1部分:山岳型DB41/T185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DB41/T1941山岳型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风险事物所具备的伤害人身、损坏财产或破坏环境等有害客观属性。3.2风险(程)度系统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失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乘积。其数量大小表示事物危险程度高低。3.3双重预防机制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主题,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3.4风险点
5、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来源:DB41/T18522019,3.31DB41/T229320223.5可接受风险预期最大损失程度在单位或个人经济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大限度之内的风险。来源:DB41/T18522019,3.43.6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和(或)环境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3.7风险辨识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危险源)的存在、空间分布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8风险分析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辨识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3.9风险分
6、级管控按照风险的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从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来源:DB41/T18522019,3.103.10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不良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来源:DB41/T18522019,3.113.11山岳型景区以山岳为主要风景资源和构景要素,具有旅游者参观旅游、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设施,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风景区。4工作原则与管理4.1工作原则及程序景区开展风险分
7、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覆盖原则;坚持建立与运行并重的原则;坚持有效性原则;坚持持续改进原则。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创建运行程序按附录A。4.2机构人员及职责4.2.1基本条件景区运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宜成立双重预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管理机构、人员及其职责。2DB41/T229320224.2.2景区负责人职责4.2.2.1景区主要负责人主要职责:a)建立健全并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员责任制;b)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相关制度并保障有效运行;c)负责本单位最高等级风险管控;d)督促、检查
8、本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e)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年度教育和培训计划并督促落实;f)保证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资金和人员;g)组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考核和奖惩。4.2.2.2景区其他负责人负责所分管业务范围内双重预防工作。4.2.3双重预防工作管理机构职责双重预防工作管理机构主要职责:a)具体负责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关制度;b)组织、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改进措施,督促本单位其他部门、人员履行相关职责;c)具体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员责任制考核;d)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
9、治理工作教育培训;e)督促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排查治理事故隐患。4.2.4景区业务部门和所属单位负责人职责景区业务部门和所属单位负责人主要职责:a)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关制度;b)负责本领域、本项目、本部门、本班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c)督促所属岗位员工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及时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并进行考核;d)组织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教育和培训。4.2.5岗位员工职责岗位员工主要职责:a)执行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关制度,对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意见、建议;b)参与本岗位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落实管控措施;c)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
10、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报告;d)按要求参加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教育和培训;e)杜绝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制止违章。4.3制度制定与执行景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要制度:a)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b)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c)隐患排查治理制度;d)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DB41/T22932022e)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改进制度;f)安全考核奖惩制度。4.4教育培训开展全员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知识培训,保障各岗位员工具备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的知识与能力。明确人员培训的责任部门、目标、内容、对象、时间,细化并落实保障措施。5风险分级管控5.1风险辨识5.1.1划
11、分风险点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按照功能区、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场所、系统等进行风险点划分,作业活动包含户内作业、户外作业。5.1.2风险点确定组织安全、技术、设备等部门管理人员及岗位作业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确保风险点划分的合理性、覆盖范围的全面性。风险点应覆盖所有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山岳型景区主要生产经营设施清单见附录B。5.1.3风险识别与事故预想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划分范围和对象,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5.1.4风险辨识人员要求风险识别人员应包括景区各级各类负责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岗位员工。5.1.5风险辨识方法
12、设备、设施、部位、区域、场所等静态的风险辨识可采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常规状态下的作业活动风险辨识可采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非常规状态和紧急状态下的作业活动风险辨识可采用作业安全分析法(JSA);对于复杂的工艺可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5.2风险分析5.2.1风险分析准则结合实际可接受风险,编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频次、危险程度等的取值标准。依据GB/T6441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依据GB/T13861分析生产过程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5.2.2风险分析方法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评价方法: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13、法(LEC)。5.2.3风险等级划分4DB41/T22932022制定统一标准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并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5.2.4重大风险的直接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直接认定为重大风险:a)具有火灾、坍塌、溺水、拥挤踩踏等危险场所的;b)同类型景区近期或本景区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本景区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构成重大事故隐患的;d)涉及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等危险作业的;e)涉及蹦极、玻璃栈道、索道、水上项目的。5.3风险分级管控5.3.1风险
14、分级管控原则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强化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应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5.3.2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一般分为公司级、部门(科室)级、班组级、岗位人员,重大风险由公司管控、较大风险由部门管控、一般风险由班组管控,低风险由岗位管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5.3.3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在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分级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
15、管控清单可分为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和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见附录C。风险管控清单宜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描述、可能导致后果、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措施、管控层级、排查频次、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5.3.4绘制风险四色图将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等区域存在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对于难以在风险分级四色(红橙黄蓝)平面图、地理坐标图中标注风险等级的作业活动、关键任务(如: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按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的顺序采用四色柱状图表示出来。5.3.5风险管控措施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
16、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顺序制定管控措施并组织实施。对确定为重大风险的,宜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管控,确保风险处于可控范围。5.3.6风险告知公示5DB41/T229320225.3.6.1建立完善风险公告制度,向本单位从业人员或外来人员公示景区风险分布情况,悬挂区域风险分级四色图告知牌。在固定岗位周围和危险地段制作悬挂安全风险告知牌(按附录D)、岗位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卡或为岗位员工配发岗位风险告知卡,景区应在醒目位置或作业场所等将作业风险比较图进行公告。5.3.6.2在有重大风险的场所和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重大风险告知栏并在现场风险变化时及时更新。
17、告知栏标明危险源名称、风险等级、危害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及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电话、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信息。6隐患排查治理6.1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与重点6.1.1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和岗位人员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制定符合景区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制定执行资金投入和使用制度;制定执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制度,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制定执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评估、核销的全过程信息档案管理制度。6.1.2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础上,对所有风险开展全覆盖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存在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场所、
18、环节、部位及其管控措施作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点。6.2编制隐患排查清单6.2.1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或检查标准作为排查内容,编制工作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现场类隐患应包括设备设施类、场所区域类、作业活动类、人员行为类。6.2.2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编制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6.2.3分层级编制隐患排查表根据本单位岗位责任制,按照风险分级管控的原则,在现场类和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中选择相应的排查内容,编制各层级隐患排查表。如:景区隐患排查表、部门隐患排查表、岗位隐患排查表等。6.3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根据实际制定从主要负责人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1_T 2293-2022 山岳型景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 2293 2022 山岳 景区 安全生产 风险 隐患 治理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12530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