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文档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页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单位名称:*县石洞镇某社区居民委员会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内容、编制依据和范围1、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需求分析与建设 规模、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总投资、筹资方案、效益分析、 社会评价和风险对策等。2、编制的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3)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4)某省“十二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
2、施方案;(5)*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县石洞镇某社区服务站项目办 理前期手续的函皋发改函20152号;(6)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7)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指导标准(试行);(8)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9)中共某省委办公厅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 城市和谐建设的意见省委办发200985号。(10)*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1)*县城总体规划(20082020);(12)*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会议纪要皋政常纪20156号;(13)项目选址初审意见;(14)项目用电、用水及供暖证明;(15)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16)项
3、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及相关网络资料。3、编制的范围按照国家关于政府(国家专项资金)投资项目前期工作内容要求 及建设单位的委托意见,对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对工程方案、选址、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总图布置、建设工期及进 度提出方案意见;对项目进行初步投资估算;提出项目的社会效益、 环境影响的分析评估意见;在此基础上做出研究结论和建设。1.2项目概况1.2.1建设地点*县石洞镇某社区。1.2.2建设内容及规模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项目建筑面积490.01平方米。社区服务 站包括:一站式服务厅、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排练室、计划生育三 心室、志愿者服务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1.2.
4、3建设期限自开工之日起5个月完成项目全部工程,达到入驻条件。即从2015 年10月2016年7月(2015年11月2016年3月为冬季停工期)。1.2.4建设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共计110.31万元。资金来源为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解决,剩余部分地方自筹。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背景2.1.1项目提出的理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 在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城市居民与所 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并且对社区的服务和管理、居住环境、文 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随着政府 转换职能和企、事业
5、单位的改制,政府转换出的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 出的社会职能,大部分由社区来承担。因此加快街道社区建设,进一 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是满足社区经济发展、人民生 活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区服务站是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的工作平台,承担政府 公共职能。承担着开展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事务管理工 作、参与社区治安维护工作、提供社区法律服务、协助开展社区 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做好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合开展社区教育 和文化体育活动、织开展社区公益服务、组织开展社区便民服务、 培育和壮大社区社会组织、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协助开展社区基 础管理工作等重要任务。加强社区服务站的建设,是落实党
6、中央、 国务院确定的社区规范化建设的相关政策的有力举措。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区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家园。当前,社区服务工作正站在新的历 史起点,向着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迈进,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目前, 我国已有5亿多人生活在城镇社区,城镇化的比率已达43%,而发达 国家为70%以上。在我们5亿多城镇人口中,包括着4400万65岁以 上的老年人、2600万已经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职工、2200万城 市贫困人口和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 越多的农民将变为城镇社区居民;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 多的退休职工将移交社区管理;随着人口
7、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的加剧, 城镇社区需要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服务项目将越来越多,人们对社 区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社区在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地位将越来越 重要。总的来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后,中国社会的 利益格局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社区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石洞 镇某社区无社区服务场所,无文娱活动设施,为了加快实施社区综合 服务站的建设,改善、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准, 为市民提供公益性服务和开展各类活动的阵地,提高社区服务站设施 规模和质量水平既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2.1.2项目提出的背景我国的社区服务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一时期,随着城 市经济体制的改
8、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也拉开了帷幕。改革的目标是: 1984年社会福利事业杭州会议和1985年全国社会福利生产大连会议, 把建设社会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列为城市民政工作的重点。其中的一项 重要措施就是在街道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网络”。这可以说是中国社 区服务的萌芽。1987年初,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社区服务”这一科学概念,以 此代替“街道社会福利网络”的概念,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 体系的发展目标。1989年10月,民政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经验交 流会,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目标,要求在 三五年内,全国三分之一的大中城市要开展社区服务,其中50%以上 的街道要实
9、现社区服务网络化,并形成完整的社区服务工作体系;中、 小城市和边远城市也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社区服务近期发展规 划,其中30%以上的街道要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从此,中国的社区 服务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1993年8月27日,为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社区服务的发展,以民政 部、国家计委、体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部、卫生部、建设部、 国家体委、中国老龄委等14个部委的名义,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 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对社区服务的性质、内容、目标、任务、管 理等做出了更加明确的规定。文件规定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 扶持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力 量开展的具有社会
10、福利性质的居民服务业。它主要由社区福利服务业 和便民利民服务业组成,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 重要行业。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互助性和地缘性 五个特点。1994年民政部在上海召开会议,提出要实现社区服务的社会化、 产业化,到2000年的23号文,进一步确定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2006年4月9日,国务院通过并以国发2006 14号文件的形式印 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的意见。5月7日新华社受权播发全文, 5月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全文,并配发评论员文章, 让群众更满意。文章说:这个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 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11、着重强调了政府、 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和居民个人等各类主体在 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好贯彻好文件精神,对于不断满足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 深远的影响。应该说,这份文件是继1993年原14部委关于社区服务和 2000年中办和国办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 见后,又一个深化社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性文献。民政部的通知中指 出:意见是我国社区服务历史上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下发的文件, 意义十分重大。意见在认真总结我国近20年社区服务实践的基础 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明确了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 主要任务和基本要求。石
12、洞镇某社区位于*县某工业集中区,北邻兰州新区,交通便利, 皋营公路横穿贯通,占地约7平方公里。社区成立于2003年底,现 有居民2613户、6994人,其中常驻人口 4255人,流动人口 569人。 辖区有企事业单位36家,商业网点219个,居民住宅楼48栋,学校 2所,幼儿园2所。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干部7人,社保、 低保、计生各类专干5人,综治员21人,担负着整个社区综合治理、 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环境卫生、困难救助、精神文明建 设等工作。近年来,社区以党建统领全局,积极探索社会治理创新新途径, 大力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深化“民情 1+1 服务你我他”,全面 落实“五项长
13、效机制”,着力解决辖区困难面较大现状,极力提高群 众幸福指数。此项目即是在以上背景下提出来的。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社会结构、组织结构的变化,使社区成为各种矛盾和问题的 交汇点。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成分、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 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 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城市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如下岗失业问题、吸毒问题、治安问题等都在向社区聚集,社区居民 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 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要求。2、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基础环节。与对少数单位
14、人的管理 不同,社区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社区居委会组织承担了 100多项的 政府职能,历史上居委会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 2000多万贫困线以下的困难群众,需要构建和完善社区救助体系, 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缓解他们的医疗困难,解决他们的就 学困难。面对社会不稳定因素,需要构建和完善社区公共安全服务体 系,保证社会安定有序。面对一亿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需要通过建 立健全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面 对下岗失业问题,需要构建和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就业。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服务,需要建立健全社 区为老服务体系。面对广大
15、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需要 构建和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体系、文化教育服务体系,方便居民生 活,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方便 群众就医,提高群众健康水平;需要构建和完善社区环境建设和服务 体系,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构建和完善 社区家政服务、商业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面对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趋势,需要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与社 区之间的双向服务体系,扩大社区服务领域,壮大社区服务力量。3、社区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家园。当前,社区服务工作正站 在新的历史起点,向着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迈进,努力为构建和谐社 会。目前,我
16、国已有5亿多人生活在城镇社区,城镇化的比率已达 43%,而发达国家为70%以上。在我们5亿多城镇人口中,包括着4400 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2600万已经移交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职工、 2200万城市贫困人口和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 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变为城镇社区居民;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退休职工将移交社区管理;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 的加剧,城镇社区需要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和服务项目将越来越多, 人们对社区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强。社区在城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地位 将越来越重要。总的来说,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后,中国社会的利 益格局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
17、,对社区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完善社 区服务场所和服务条件,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社区服务需求,对于提高党的执 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和改进社 区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 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 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章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1项目建设单位*县石洞镇某社区居民委员会3.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石洞镇某社区位于*县某工业集中区,北邻兰
18、州新区,交通便 利,皋营公路横穿贯通,占地约7平方公里。社区成立于2003年底, 现有居民2613户、6994人,其中常驻人口 4255人,流动人口 569 人。辖区有企事业单位36家,商业网点219个,居民住宅楼48栋, 学校2所,幼儿园2所。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3人,其中干部7人, 社保、低保、计生各类专干5人,综治员21人,平均年龄41岁。同 年5月份成立社区党支部。某社区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内保单位、集贸市场、商 业网点246家。交通便利,通讯信息顺畅,有大型国营企业国防三厂 (包括胜利、前进2厂)。某社区环境优美,空气质量较好,适合居 民居住。2004年以来,某社区从规范工作入手
19、,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 度,并购置办公用房6间150平米,积极改善办公条件。社区两委以 提请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以服务广大居民为工作出发 点,成立了社区综治员队伍,加强了治安建设与管理,建立了社区综 治防控体系;社区深入居民家中摸查人口底数,建立了人口档案,加 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不断规范城镇居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确保 低保工作顺利规范运行;不断优化社区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大 力整治环境卫生;社区经常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 生活。第四章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4.1建设内容社区服务站包括:一站式服务厅、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排练室、 计划生育三心室、志愿者服务室等。4.2
20、建设规模某社区居委会综合服务站项目建筑面积496.56平方米,根据设立 社区服务站的硬件要求,社区服务站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建设规 模和水平,做到“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适度超前”。4.3功能划分根据各区域使用功能的不同,进行功能分区。社区服务站必设功能:一站式服务厅、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排 练室、计划生育三心室、志愿者服务室、工作人员办公室等。第五章场址选择和建设条件5.1拟选场址石洞镇某社区位于*县某工业集中区,北邻兰州新区,交通便利, 皋营公路横穿贯通。该地址居民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 活动。5.2场址建设条件5.2.1区位条件项目选址所在地位于兰州市*县石洞镇某社区内,供电、供水
21、、 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项目交通通达性好,区位条件 优越。5.2.2场址自然条件*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2C,年均降水量266毫米, 年均蒸发量1660毫米,年均日照2768小时,无霜期144天。6.2.1气温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1C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6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12C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C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30.5C6.2.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59%6.2.3大气压力冬季86.14kpa夏季86.31kpa年平均86.78kpa6.2.4雨量年降水量315.1mm日最大降水量96.8mm6.2.5最大冻土深度1.03米6.2.6 雪最大积雪
22、厚度 20cm基本雪压 0.30KN/W6.2.7 风常年主导风向频率NW9夏季主导风向频率E9夏季平均风速2.2m/s冬季平均风速2.5m/s最大风速21.4 m/s基本风压0.30KN/W6.2.8、地震烈度:7度(0.15g)第三组,场地内无大的活动断裂。5.2.3地质水文条件拟建场地位于*县石洞镇某社区内,东邻公路,地形较平坦,交 通便利。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山前冲洪积扇前缘。系人工整平而成,总体 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地面标高最大值99.80m,最小值99.60m,地表 相对高差0.20m,地形较平坦。5.2.4基础设施条件1、交通项目场址位于城区,可通往市区各处,交通方便。2、供电项目
23、用电从附近的市政电网接入,电力供应有保障。3、供水项目用水从附近的市政供水管网接入,用水有保障。4、通讯该区域已实现了传输数字化的现代通讯网络,已建成移动通信 网、互联网,通讯条件良好。该区移动通讯效果良好,通信线路可从 场址附近现有市政设施接入。5.2.5防洪、防潮、排涝实施条件建设场区内地形较为平缓,在项目设计的时候,利用自然高差进 行防洪和排涝,洪水经过排水沟自然排入雨水排放系统。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场址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条件良好,能满 足项目建设要求。5.2.6经济社会条件 1、*县基本情况*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早在四、五千年 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猎、放牧制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区居委会 综合 服务站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