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最新9篇】_1.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最新9篇】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最新9篇】_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最新9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篇一 教学目标: 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激趣导入 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揭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 适时点拨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
2、这样的例子吗? 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动一 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 学习任务 1、小组讨论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巩固应用 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
3、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 五、测评训练 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 (6025)8=60(258) 2、P37/24 P35/做一做2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 125840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归纳推理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
4、分之几。 2、理解分数几分之几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几分之一,你能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表示你喜欢的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学生折纸、涂色,表示出长方形纸的几分之一。 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如果在你们刚才的纸上涂2份或3份又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1)学生4人小组,每人将手中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喜欢涂几份就涂几份,然后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向小组同学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动手操
5、作,小组合作交流。 (2)谁能上来展示一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多媒体演示图片。 问:你能发现他们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吗?它与四分之一有什么不同? (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四分之一,2份是它的四分之二,3份是它的四分之三,4份是它的四分之四,取几份就是四份之几,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2、拓展思维,认识分数名称。 (1)让学生用尺子在本子上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再对着尺子上的刻度1、2、3把线段平均分成10份。(学生画线段)你能说出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吗? (2)同桌互相取其中的几份,说出相应的分数。 (3)你能仿照这些分数,自己说出一个分数来吗? (4)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6、。(分子、分母、分数线) 3、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出示例6的一组分数,让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比较? 反馈。 用相同的方法比较第二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巩固练习。 P95页做一做1、2。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下课后,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105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学具模拟烙饼过程,让学生感悟统筹思想,初步了解统筹的含义,掌握烙饼问题的统筹方法,并能实际应用。 2、在问题探究中,动手模拟、交流争辩等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规律探寻
7、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在烙饼优化的过程中三张饼的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形纸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主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条件中只出示: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师问:“从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学生口答。 2、研究烙一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3、研究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8、。 师问:“烙两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口答说想法。 设计意图:在烙三张饼前铺垫烙一张饼和两张饼的方法,利于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为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 4、对比烙一张饼和烙两张饼需要的时间。 师问:“为什么烙两张饼和烙一张饼所需要的时间相同呢?” 生口答可能有:烙1张饼时,锅里空出1个位置,烙两张饼时,锅里没有空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比烙1张饼和烙2张饼的最短时间,旨在让学生明白“同时烙”的优势在于节省时间,从而为下一步的继续探究提供思维支撑。 5、研究烙三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师问:“烙三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用手中的三个圆片代替三张饼来烙一烙,想一想。” 设计意图:学生先
9、自主尝试烙,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利于学生暴露自已的真实想法,为教师进一步调控课堂提供了依据。 学生借助手中的圆片摆、思考、小组交流、汇报,可能有:先同时烙两张需6分钟,再烙1张需6分,6+6=12分。师对此启发引导:“第二次烙1张饼时锅里有空位置,这样会浪费时间,怎样才能做到每次都烙两个面,不让锅闲着?”学生再次摆、思考、交流,得到最节省时间的烙法。 学生先演示,师再示范摆。 小结并强调:每次总烙两张饼,别让锅闲着,这样最节省时间。 设计意图: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问题重点处理,学生有了透彻清晰的理解才能为接下来的学习扫清障碍。 6、研究烙四七张饼所需要的。时间
10、。 教师依次提出问题,生或口算或演示。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的“扶”,四七张饼的烙法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7、寻找规律 师:认真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有:除了一张饼,无论饼的个数是双数还是单数,所需的时间都等于烙饼的张数*烙一面饼所需的时间。 8、点明课题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烙饼问题(板书课题) 在学生解释图意的基础上用投影整理出以下三条: 生1:每次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师:什么意思? 生2:一个饼的两面都要烙,烙一面需要花3分钟。 2.思考烙2个饼 那两张饼你准备怎么烙?请用手
11、势说明一下。很好,在学数学时可以借助我们的身体和动作,来帮助我们思考。还有别的想法吗? 这时,来了一位顾客,他要买3张饼。怎样才能尽快把3张饼都交给顾客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烙饼的问题。(板题:烙饼问题) 二、合作实践,探究新知 实践活动(一):探究烙3个饼(13分钟) (1)小组合作,摆一摆。 师:同学们,请你来当大厨,你想怎样烙? 先独立思考,然后4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安排的,你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可以拿出烙饼卡,把书本当平底锅烙一烙。开始。(师巡视) (2)说一说。指名汇报本组是怎样安排的。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把每次烙每张饼的正反面的情景都展现出来。 预设 1.
12、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 (最优方法没有出现) 师;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第二种比第一种省时间? 生:第一次放两张饼,更好的利用了锅的空位。 师:那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呢?引导发现有一个空位没利用起来,这里可能浪费了时间。 师: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 启发学生发现:让锅里每次都烙2张饼。 同桌合作探究最优烙法,汇报(交替烙)。 1.一张一张烙。(板书用时) 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 3.用三张饼的最优方法烙。(交替烙) 师:谁还能再说一次这种烙法?(课件演示) 你们有好几种烙饼的方法,真是爱思考的孩子,这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
13、多样的。(板书:方法多样) 但是我想采访一下大家:对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师小结:看来,充分利用锅的空间,不留空位,就能节省时间。 其他同学也能像这样用9分钟烙好3张饼吗? 同桌两人合作,用这种方法再试一试。师巡视 理解并掌握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小结:同学们通过思考、操作,不但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通过比较,找出最优的方法,真是爱动脑、会动手的好孩子!你们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想给它接下半句可能有条路最近。最节省空间、时间的路,就是最近、最优的路。(板书:寻求最优) 实践活动(二):探究烙4、5张饼(6分钟) 这时又来了两位顾客,分别要买4张、5张饼,怎样尽快把饼
14、给他们呢?小组合作,讨论一下怎样安排,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用卡片摆一摆,把相关的内容填入表格中。 1.请同学上台,展示烙4张饼的过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板书用时) 师小结:4张饼,能两张、两张的同时烙就不交替,是最方便的方法。 2. 说说怎样烙5张饼,(板书用时)引导明确:先同时烙两张再交替烙三张,即分成2+3,最方便最省时间。 师:刚才我们边活动边把学习成果整理成了一个表格,同学们,相信你们已经找到了解决烙饼问题的钥匙。 (课件出示) 实践活动(三):算出烙6、7、8、9、10张饼的时间(6分钟) 1.填表。接下来,烙6、7、8、9、10张饼的最短时间,能与小组成员合作直接填在这张表中,并说说
15、怎么烙吗?汇报最短用时,并说烙法。 2.优化。我要向你们请教一下,为什么你们填得这么快?你们发现了什么? 那现在,谁能快速地说出烙15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怎么烙?20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怎么烙?真是反应迅速的小机灵! 三、结合生活,知识拓展。(2分钟) 刚刚我们找到了3张饼的最优烙法,可有人觉得把饼拿来拿去太麻烦,还想出了更好的办法,知道是什么吗?当当当当,就是它电饼铛。上下两面可以同时加热,实现了1个饼只需烙3分钟。对工具进行改造,也能更好的利用空间,节省时间。希望你们将来也能创造出节省时间的新发明,那我会很高兴的! 四、课堂总结(4分钟)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小结:
16、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例如出门旅行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花钱更少或者花的时间最短;在各行各业,选择最优的方法也能大大提高效率。这种想法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继续去了解和研究。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用自己的慧眼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的利用时间。下课!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
17、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找出共同点?和或积同。 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 (设计意图:四个公式板书在黑板,以便与乘法分配律对比) (2)利用学过的长方形周长内容得出两种不同解题方法。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2( 37+63) 237 + 263 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
18、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2( 37+63) =237 + 263 (3)将学生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新授内容,在课的开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 我班同学男生27人,女生25人,每人植树3棵,共植树?棵(植树节3.12) (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板书)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 板书:(2725)3 273253 评讲:算式(2725)3 和27325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19、(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法,思路。 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是的,虽然他们的格式不同,但他们的得数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联系起来。 生:等于号 师:对,用等于号相连,表示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读一读,认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师:再和前面的一组式子一起观察, (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到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的两个数的积加上两个数的积)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验证吗?(板书:举例) (1)验证方法:要求每人出两组算式,数字随意举例,进行计
20、算,验证你举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回报: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 (3)同学们,请看一看这三个同学举的例子,每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板书) (4)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从刚才的举例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回报。 (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
21、乘法的分配律。)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书: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齐声读两遍。 (4)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想对照:ab=ba (ab)c=a(bc) (ab)c=acbc 比较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运算难点的理解)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1、根据运算定律,在( )填上适当的数。 (107) 6=( )67( )8(1259)=( )125( )9 748752=( )(4852) (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9篇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 设计 最新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