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 中宣部授予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时代楷模称号。 作为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创新团队,自2013年组建以来,该团队在带头人张连钢带领下,解决技术难题、构建技术标准,建成了一座拥有自主学问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成功打破西方垄断,被称为中国才智港口的“拓荒人”。 截至目前,“连钢创新团队”已经推出了一连串刺眼的“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全球首个氢+5G才智码头 面对国外成熟阅历在青岛港的“水土不服”,“连
2、钢创新团队”敢于挑战国外权威,大胆地走自主攻关、自主创新的路,靠着一股不畏艰、不怕难的劲头,咬紧牙关自主创新,把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 “连钢创新团队”也先后受邀参加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世界港口大会等国际盛会,共享自动化码头建设阅历;接待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42000余人次,成为呈现中国才智的靓丽名片。 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 “舍命都不愿定能干好,不舍命确定干不好”。在“连钢创新团队”成立之初张连钢就对自己这样说,他的整个团队也始终秉持着这种信念执着
3、前行。整个团队就像一团火,不断释放着激情、激扬着斗志,靠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不怕难的士气,一门心思扑在项目上,一遍遍地试,一点点地改,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和挫折。他们从不气馁,从未妥协,越挫越勇,向难题挑战,向权威叫板,在不断实践中登上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进展最高峰。团结协作的氛围影响着整个团队,成员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生怕自己的进度慢了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进程。 作为团队带头人,张连钢的“舍命”的确到了“忘我”的地步。“不能熬夜、不能劳累”的医嘱统统被抛在了脑后,党员领导干部实干在先,他带领整个团队忘我拼搏、奋勇向前。团队IT组负责人李永翠,每天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陪伴着上下班,为了便利与国外专家技术
4、沟通,曾连续一年多的时间经常下半夜起来工作;负责网络系统的徐永宁,在码头数据中心调试的关键时期妻子确诊癌症,在妻子生命最终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白天上班,晚上陪床,从没有耽搁过工作;堆场组的管廷敬,在最终攻坚决胜阶段,连续一个月顾不上回家,甚至在母亲去世时,都没能赶回去见上最终一面在自动化码头的建设中,始终在上演着这样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事例,深刻诠释着“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 面对国外成熟阅历在青岛港的“水土不服”,“连钢创新团队”敢于挑战国外权威,大胆地走自主攻关、自主创新的新路子,制造出适合中国自动化码头进展的全新模式,靠着一股不畏艰不畏难的劲头,大胆创新。按之前的国外惯例,自动化码头设计都是
5、“串行分步”,即先聘请有关专业询问师分专业作出询问、进行论证,审核通过后再进行方案细化和设计集成。若这样做的话,规划设计至少要3年,从项目立项到建设完工则需要810年。“连钢创新团队”坚信“国外模式等不起!”,锐意推行流程再造,对项目组织设计大胆实行“并行协同”,实行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使得每个参与的人都全流程担当询问师、设计者和经营者等多职责角色,统筹推动各项工作,结果硬是把国外常规设计工时压缩了三分之二,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码头系统集成创新,首创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世界最轻、自动充电、续航时间无限制的自动导引车,轨道吊“一键锚定”系统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最新技术。在
6、此过程中,他们攻坚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如,ECS设备把握系统是码头的“小脑”核心,为了彻底摆脱国外技术垄断掣肘,“连钢创新团队”毅然放弃与国外唯一供货商的合作,自主研发,历经数月封闭攻关、困难探究,最终成功上线运行,被业内称为“彻底转变了全球自动化码头的行业格局”;在全球领先创出AGV自动导引车充电新模式,打破了之前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方案技术垄断,被业内誉为“自动导引车充电模式重大革命”。截至目前,“连钢创新团队”已获受理、授权专利93项、论文发表47篇、标准制定12项、软件著作10项,获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航海学会
7、“科技进步特等奖”等海内外大奖30多项。先后20多次受邀参加国际会议并做主旨发言,赢得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 转瞬间,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已满三周年,偌大的码头和堆场空无一人,只有如同被赐予了生命一般的蓝色设备在悄悄静地自动运行,行云流水般地装卸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而在这宁静的背后,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更加劳碌紧急的工作节奏。 从7年前方案开头攻关的那天起,办公室的灯就没在晚上十点前熄灭过。现在,加班奋战照旧是团队的工作常态,他们不仅要连续冲击世界自动化码头效率的极限,更要实现自动化码头高度智能化的升级,用自主创新敲开将来港
8、口的大门。 团队中唯一的“女强人”李永翠已经好几年没有背过女式包,每天一台笔记本电脑陪伴着上下班,一有空就打开工作。“自动化码头把我的妈妈夺走了。”她的女儿小远扬一度对自动化码头产生抵触。 团队的周兆君出差行程总是支配得满满当当,去天津设计院、上海振华,基本都是当天去当天回。最令他难忘的一次是确定轨道吊轨道扣件胶泥选型,一天之内马不停蹄地赶到天津和北京的两家生产商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下车后已是凌晨2点多。 “自动化码头的才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牢靠性不断完善,运行更加合理优化,维护工作量和成本显著降低,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张连钢说,“要保持自动化码头领域的领先地位,自主可控是核心。”
9、激光扫描仪是自动化轨道吊的“眼睛”,轨道吊就是通过激光扫描仪来确定集装箱的位置,从而实现精准装卸,但这一领域仍为德国公司的进口产品所垄断。在张连钢的构想中,图像识别是替代激光扫描的一种新技术路线,可以实现更高的读取率和更精彩的牢靠性。 这样的国产替代方案在自动化码头一期、二期工程中已经比比皆是:自动化码头桥吊的俯仰机构接受了国产的篱笆式卷筒,相比于动辄数十万美金的进口货,成本不到特别之一;AGV导引车摒弃了国外主流的铅酸电池,大胆接受自主研发的钛锂电池,实现了低成本、小容量、长寿命、轻量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一举节省换电站建设成本过亿元 着眼于港口实际需求,不断自主创新进行优化升级,正是这
10、个可推广、可复制、可商业化的“平民码头”超越国外前辈的隐秘。 在妻子眼里,张连钢是个凡事都要做到一百分的典型理工男,最大的享受就是争辩和解决问题。 90分往往就能引以为豪,要做到一百分何其困难。但对于自动化码头而言,这是由许多个细节的完善串联而成的大美,每一个环节都要不断优化以达到更优。 怀着这颗初心,张连钢和他的团队还在连续迎接新挑战,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把握等技术让自动化码头更深度进化,朝着“自学习、自完善、自组织”的高度智能化码头不断进发,在世界高科技码头之巅牢牢树立中国港口的地位。 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这是许振超身为工人的
11、幻想。 1974年,许振超来到青岛港,成为一名码头工人,那时港口装卸作业方式落后,体力劳动繁重、工作环境艰苦。也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不高,日常工作中延误船期的事时有发生。 后来,青岛港进口了一批现代化设备,许振超对此很感爱好并勤于钻研,很快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但是他并未就此满足,他意识到在世界先进技术面前,照旧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有了先进设备,但由于工人们不了解使用和维护技术,设备经常出故障,也由于他们自己修不了,就请来了外国厂家的工程师,在青岛港仅干了12天,就一下子拿走了好几万块人民币,这让许振超觉得不甘心。 就是在这个时候,许振超意识到了学问的重要性,所以后来,他随身携带笔记本和英汉小词
12、典,刻苦自学桥吊核心电路等学问,其中不少是英文资料。 经过刻苦钻研,许振超的技术越来越好,成功练就了“一钩准”等“绝活”,带出了“王啸飞燕”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绝活”品牌。 2003年4月27日夜,许振超带领桥吊队的工友们,仅用6小时15分钟,就完成了“地中海法米娅”轮3400个标准箱的装卸,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 此后五年,许振超带领桥吊队,又先后七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后来的他也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而是设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为集装箱码头技术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创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振超效率”印证着一代
13、代山东港口青岛港精神的薪火相传,而享誉世界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成,为山东港口青岛港精神,增加新时代的奋斗底色。 不驰于空想、不慕于虚名,踏踏实实劳动、创新。”在4月23日进行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事迹报告会上,许振超阐述了他对“振超效率”的精神内核的理解。全自动集装箱码头让他看到了更多年轻力气传递着这种舍命创新的精神。“我对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将来布满信念!”许振超说。不管是人工码头时代的“振超效率”,还是自动化码头时代的“连钢精神”,站在山东港口一体化的新起点上,山东港口青港人融入血脉的使命感,仍激励着他们步履不停、并肩前行。 学习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 夜幕下的山
14、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尽管作业现场特殊劳碌,但由于不需要借助灯光,这里一片漆黑,和对面灯火通明的人工码头形成了鲜亮对比。 8月31日晚,在“齐鲁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现场,随着现场云技术连线将镜头推远,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码头跃然屏幕,令现场观众为之震撼。 这个码头的缔造者,就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发布仪式现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影像资料短片,一段段朴实无华的人物采访对白,是一场精神盛宴,也是一次力气传递! 从1993年世界上首个自动化码头在荷兰诞生以来,自动化码头的主要设施及核心技术都被发达国家垄断。怀揣着一颗“中国心”,“连钢创新团队”从一片荒芜中开拓出全自动化码头的
15、崭新时代,把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令世人瞩目的领跑者。 要建,就建设最好的码头!团队核心成员周兆君忘不了,团队带头人张连钢在筹建动员会上的讲话。“从那以后,最好两个字,就像一把标尺深深刻在了我们心里。”朝着“最好”的目标,负责码头土建的周兆君,带着大伙儿把堆场混凝土梁面平整度的误差标准,把握在了2.5mm的范围内,制造了新的行业标准。 要建,就要舍命建,保质量保工期。团队核心成员修方强负责设备选型设计和制造监造,他笑说,自动化码头建设中,团队有“三件套”:手电筒、游标卡尺、直角尺,50多米高的桥吊一天爬好几次,只为确定一个具体尺寸。1300多个日日夜夜,就是这样度
16、过的。 要干,就要争第一,外国人不行的,中国人行。团队核心成员李波说,2017年3月,自动化码头首轮泊靠,1000多个箱子只用了7个小时就全部装完了。外国船长赞美:这就是中国速度!“我们用数字向世界证明白中国团队的实力。”李波说。 连钢团队,百炼成钢。“要我们这帮人来干什么,就是要解决难题。自动化码头涉及几十个专业和领域,只有大伙儿齐心协力、苦干实干加巧干,才能建成世界上最好的自动化码头。”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党委书记、总经理殷健这样阐释“团魂”。 军功章上,也有你的一半。镜头里,“连钢创新团队”的家人们,一张张面孔消失,一句句理解支持的表达,让台下观众泪眼朦胧,掌声雷动。 码头副总
17、经理李永翠是团队唯一的女性,为便利与国外专家沟通,她曾连续一年多的时间坚持下半夜起来工作。“我进项目组时,女儿才5岁。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却没能好好地陪她,这是一个永久的圆满。但女儿知道,妈妈心里永久惦记着她。”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连钢创新团队”让“振超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线。当“连钢创新团队”7名核心成员走上舞台,新时代产业工人杰出代表、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全国劳动模范许振超,为他们颁奖。“不管是人工码头时代的许振超,还是自动化码头时代的连钢创新团队,港口人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把工作做到极致。” 由于刚刚做完手术,“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没能来到发布现场。通过云连线技术,他的深情剖白让观众动容:“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我们成为将来港口的推门人,我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我们要连续发扬舍命加创新的精神,坚决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实现我们科技报国、科技强国的初心和理想。” 征途未有穷期。当殷健代表“连钢创新团队”,在发布台开启“楷模之光”,山东港口青岛港分会场灯光闪烁,也同步点亮了“楷模之光”。“连钢创新团队”成员全体起立,意气风发地喊出“干一流,争第一;科技报国,海洋强国,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口号。 学习时代楷模心得体会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