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优秀6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优秀6篇)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熟练解方程。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填一填 读题,看图说一说你找到等量关系是什么?交流。独立完成 (1)等量关系是身高1/7=脚长1/7A (2)等量关系是等边三角形的周长+正方形的的周长=图形的周长5B (3)等量关系是苹果的钱+梨的钱=总价钱 4X+3Y 2、看图选方程 图中告诉我们等量关系是什么?独立完成,交流。 3、“?”等于多少? 看图说一说你找到等量关系是什么?交流。 4、解方程。 4X+9=249X+2X=456X-
2、X=125 3Y-6=48X-360=312X0.6=4.5 (1)怎样解方程 (2)怎样检验? 5、读题,理解题意,如何设X? 解:设一只蜂鸟重X克? 50X+1=81 1)怎样解方程 (2)怎样检验?6、一张撕掉一角的发票,你能算出每把椅子的单价吗? 读题,理解题意,如何设X? 解:设每把椅子的单价X元? 5X+80=230 1)怎样解方程 (2)怎样检验? 7、读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1)4+2(2-N) (2)4+2(2-N)=26 N=12 8、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练习五 4X+9=249X+2X=456X-X=125 3Y-6=48X-360=312X0.6=4.
3、5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篇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我们来看看。 这个数认识吗?几呀?出示数字卡片:1 我能让这个数变大,看仔细哟。(添了一个0) 这个1的末尾添
4、了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还能把这个数变小,知道怎么变吗?就要把末尾的0(去掉),看着啊。 看来,我把整数末尾的0 去掉,这个数就缩小。那100去掉末尾两个0,大小怎么变化的?(缩小了100倍,好极了) 师:刚才我将这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整数就变大了,我又将这个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整数就变小了。 2、师:接下来再变一个小数的魔术。这是几?(0.1)看着啊,老师还能把它变大。变大了吗? 这可奇怪了,刚才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大,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数就会变小,那我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呢?你认为呢?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只是
5、大家的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猜想 验证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有以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
6、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1)比较1.30和1.30的大小。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
7、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1.30和。1.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理论推导法:1.30是130个1/100,也是13个1/10;1.3是1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1.301.3)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1.30=1.3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 讨论归纳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
8、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 4、指导阅读。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并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小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3)10.50=10.5=10.500 判断后返回小数小性质强调“
9、大小不变”。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l.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习: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10、。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习: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4.90 整数和小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如果整数想改成大小不变的小数,必须先做什么?(先添上小数点,再添0)
11、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温度的情境,通过冷热之间差异的比较,来帮助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温度计直观显现,就相当于一个竖直摆放的数轴,学生可比较容易的观察到零上与零下温度或正负数之间的差异。 学情分析: 学生经常从实际生活、电视中接触温度,对温度不陌生,容易掌握,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零上与零下的区别,在实际中怎样表示温度以及零下温度的比较有一些难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
12、连一连、排一排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比较两个零下温度高低的方法。 3、通过小播报员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冬季我国南北方气温存在着较大差异。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 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资源利用: 电子白板课件温度计温度计示意图一杯冰水一杯温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首先,大家听老师描述两幅情景,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浮现这两种情景,听完后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
13、情景一: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在树上吵着,尽管街上的行人撑着太阳伞,尽管人们已经穿的短袖、短裤,尽管人们嘴里还吃着冰淇淋,可是额头上的汗依然不停地在冒着。 情景二:寒风呼啸、雪花漫天飞舞,人们穿上了棉袄大衣,戴上了棉帽手套,还围上了厚实的围巾,但是街上的行人依然紧缩着脖子,瑟瑟发抖。 2.指名说感受。 3.引入课题:冷和热就是温度在发生变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温度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温度的表示方法 1.听一段视频播报,明确要求:用彩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西安、新疆这两地的气温。 2.播报:西安8至13;新疆-4至5。 3.教师巡视梳理学生的表示方法。 4.展示、交
14、流、比较几种表示方法,优化得出“+、-”。 这个“-”在这里表示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 师引导生观察比较得出,用一个正负号就把零上和零下这两种相反 意思表达来,这就是数学所特有的简洁美! 这里的“-”不是减号,叫负号,读作:零下1摄氏度或者负1摄氏度。那零上9摄氏度该怎么表示?(在5前写+号)这个+号在这里叫做正号,它表示什么意思? 板书:+5-4正号负号 通常的5前面写不写“+”? 归纳出: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但负数前面的“-”不能省略。 谈谈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温度? (1)冰箱门温度显示,认识温度单位:摄氏度 摄氏度是目前世界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温标,用符号“”表示。它是18世纪瑞典
15、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 (2)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39以上就有危险了。 认识温度计 人们是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温度的呢?(温度计) 小小的温度计竟能知冷知热,简直太神奇了,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它?(想) (1)各种温度计,让生了解不同样式的温度计。(课件出示) (2)投影出示常用的测量室温的温度计,让学生仔细观察,在温度计上都发现了什么? (3)指名汇报 温度的单位 红色液柱,会升高下降 中间有个0刻度,上面是零上温度,下面是零下温度 1小格就是1 老师简介:华氏度
16、是1714年由德国人华伦海特制定的。华氏度和摄氏度都是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 (二)练习读写温度 1.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出示课件)15、0、-15 2.同学们会看温度计了吗?(利用屏幕幕布功能依次出现三个温度计。) 指名依次先说出并写出三个温度计上所示的温度。 随机比较这三个温度,说说谁、谁最低。 (三)感知温度 1.出示温度计示意图 (1)指名让生分别读出零上和零下的一些读数。 (2)通过闭着眼睛试着说温度计上的读数这一活动,让生初步在头脑中建立温度计模型。 (3)教师给出以下温度,以0为基准,让生用手比划是零上温度或零下温度。 8-515-15-20 2.测温度 (1)出示两个杯子:
17、一杯温水,一杯冰水混合物。 (2)先估计它们的温度,再用两个温度计同时测量两杯水的温度。 3.认识0 (1)问一名学生:你今天带了几支钢笔?(0支) 0什么意思?(表示没有) 那么0表示没有温度吗? (2)指名谈谈对0的认识。 (3)小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任何物体都有温度。0摄氏度只是温度中的一个值,也是天气中零上和零下的分界点,在物理中表示冰的熔点。大于0度,冰开始融化为水,小于0度,水开始结冰。 科学家把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位0,读作: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4.用线把对应的温度连起来。(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 零上12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零摄氏度零下16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学人 下册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