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教科室教学工作计划.docx
《2022年小学教科室教学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教科室教学工作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小学教科室教学工作计划篇一:小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xx小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安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依据我校教学工作实际,确定我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主题,向常规教学管理要质量。以提高老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标,夯实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坚持在改革中创新,在改革中求突破,在创新中谋发展。强化各项工作目标意识,责随意识,大局意识,同心同德,为促进学校内涵的提升,老师专业的成长和学生持续全面、和谐地发展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1
2、、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总结上学期课堂教学改革阅历,接着推广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转变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2、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实行“有效管理”有效制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有效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效科研管理,深化校本教研和课题探讨;有效学科管理,发展学生素养;有效培训管理,提升老师专业水平。 3、加强校本培训力度,强化岗位练兵,提升老师实施新课程实力。着重培育青年老师、骨干老师,确保老师队伍有层次,稳步提升教学水平。 4、开展主题化教研活动,以推行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开展主题化校本教研。努力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让科研型老师队伍能够
3、快速成长,脱颖而出。 5、探究改革评价制度,注意过程管理。课堂教学以培育实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为重点,注意学生的全程全员发展,对教学工作的评估,既注意结果,更注意过程。 三、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化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保证,是教学的主干工作。我们要坚固确立教学质量的中心地位,咬住目标不放松。做好以备课、上课、作业为重点的常规教学工作,重视各个环节中的每个细微环节,严格执行好教学常规,做好各自工作,为全面提高教化质量作出贡献。 1、全方位执行好课程方案,规范教学秩序。仔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开学初组织老师学习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深化钻研教材,然后依据所教学科年级实
4、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安排。 2、仔细做好下列教学常规工作,规范教学常规 仔细备好每节课。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备好课,才能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益。各位老师要在大备课观的指导下打算教案。备课要从只备“双基”到“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全面考虑。要努力做到“六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课程资源、备过程与方法等。担当“以学定教,同案协作”教学模式的老师,必需备好学案,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案。老师要通过肯定数量的集体备课,进行全员的沟通研讨,集思广益,科学扬弃、优化教案,以取得志向的教学效果。 仔细上好每堂课。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每堂课的效
5、率,要像公开课一样探讨“常态课”,像公开课一样优化“常态课”。做到课前打算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教学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洁,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教学手段如卡片、小黑板、图片,同时主动运用电教 篇二:2022年小学各学科教学教研安排最新doc 2022-2022学年青国基小学数学教研安排 2022学年度,小学数学仍旧以建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型课堂为工作重心,以提升老师、学生素养为根本目的,通过团队建设、课堂研讨、活动引领等措施,促进小学数学教化的进一步优化和提高。 一、扎实进行课堂教学探讨 (一)打造优
6、质课堂 1.抓实常态课。 一是提倡各单位业务深化课堂进行听课调研,提倡听“推门课”,全面了解老师的日常上课状况;二是依据调研状况刚好总结常态课普遍存在的需求和应当解决的问题;三是探讨改进常态课的措施和方法。力争打造出接地气、优质高效的常态课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搞好高效课(优质课)。 接着发挥教研团队、骨干老师的优势,引领搞好高效课探讨,探究高校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3.创建特色课。 在各单位已有探讨阅历的基础上,提倡主动创建地方特色、本校特色的特色或特性课堂,发展老师教学特色,弘扬学生特性。各单位探讨成熟可向教研室举荐,教研室通过系列活动,在全市推介。 (二)搞好专题探讨 针
7、对小学数学科特点,本学年重点抓好学生计算实力的培育和过程性教学探讨。 1.计算教学 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深化探讨计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保证学生每天有肯定时间和数量的计算训练。 重视口算教学。坚持口算每天练,培育学生的口算爱好,提高学生的口算实力。要把口算的训练、口算实力的培育支配在教学安排 中、体现在教学设计中、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在专题活动中。 注意算理教学。在教化部调研分析报告中发觉,学生在算理理解方面的确存在问题。在计算教学中,算理要先于算法,因此老师首先要注意算理的渗透和理解。一是借助操作和直观图。充分利用直观模型如小棒、计数器、方格纸、点子图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驾驭算法。二是呈
8、现计算过程。以情境图直观图-语言表述计算过程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经验从问题到直观,再到抽象计算的过程。通过以上两步,实现由实物操作到表象操作,再到符号操作的依次递进,逐步理解算理。留意发觉学生计算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如易错点、难点等,并进行梳理归纳,探求破解制约学生计算实力发展的有效措施,进而发展学生的计算实力,提高老师的小课题探讨实力。 敬重算法多样。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水平。新课标提出了特性化学习、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学习数学的新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敬重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给学生留出较大的空间,使学生充分表达特性化的算法。在此基础上,引
9、导学生进行算法最优化。 2.过程教学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亲身经验“过程”的重要性。因此,教学中应针对学问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让学生在体验、感悟、发觉和反思中,经验整个思维活动过程。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积累基本的活动阅历,学会正确的评价与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突出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力的培育,要很好的体现“做中学”“玩中学”,动手与动脑的同步进行。教学中,既要重视老师的示范和规范,也要充分赐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体验感悟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数学学问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突出建模用模的两化过程。数学建模和用模,就是引导学生亲
10、身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留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使 学生在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探究、发觉、归纳、概括,形成数学模型;二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恰当的选择数学模型,便捷的进行问题解决;三是在数学建模和用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价值和作用,形成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三)做好小课题探讨 提倡用小课题探讨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化。各位老师可结合课堂转型和专题探讨方面遇到的问题,确立一个探讨重点,开展一个小课题探讨,重在解决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做到有安排、有记录、有总结。学校教研组要对每位老师的小课题探讨全程
11、把握和调控,做到有规划、有指导、有评比、有激励、有推介,并要留意过程性材料的整理存档。 二、努力落实学生习惯培育 1. 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重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特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养成落实: 低年级: 书写工整,耐性细致的习惯;仔细倾听,不懂就问的习惯;有条理的思索的习惯;主动参加、敢于表达的习惯。 中年级: 书写工整,耐性细致的习惯;用心倾听,大胆质疑的习惯;有条有理,主动表达的习惯;与小组内成员沟通、合作的习惯;阅读分析的方法和习惯;注意检查、反思的习惯等。 高年级: 书写工整,耐性细致的习惯;课前预习的方法和习惯;与小组内成员沟通、合作的习惯;边听边想,擅长质疑的习惯
12、;有理有据、擅长表达的习惯;阅读分析的方法和习惯;有条理的思索的习惯;总结梳理、检查反思的习惯等。 2.从老师课堂行为转变促进落实 老师要努力做到放手,给学生足够思索、表达、探究、沟通的时 间。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老师要营造宽松、民主、愉悦、同等的课堂沟通氛围,让学生能做到“五敢”:敢想、敢问、敢说、敢错、敢辩。 老师要有指导学习方法、培育良好习惯的意识。在合适的节点,通过示范、激励、评价等措施促进落实。 3.以活动促落实 发挥活动在促进落实中的作用,通过在学生中开展“讲”、“算”、“问”素养展示活动,促进老师行为转变和学生习惯培育工作的落实。 讲:就是讲思路、讲道理。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小学 科室 教学工作 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