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docx
《大自然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自然的语言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一 知识目标 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
2、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方法 1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涵泳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5延伸拓展法。扩展运
3、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五篇说明文,它们都属于事物说明文。这个单元我们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另一种类型,即事理说明文。今天我们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二)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
4、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 春柳的飘逸,夏荷的袅娜,秋枫的激情,冬梅的傲岸,如诗如画,各具风韵,这就是物候现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物候学知识的文章大自然的语言。作者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先生。(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 多媒体显示: 3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
5、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好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6、,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三、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7、 第三部分(6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 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8、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1学生齐读610段 2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
9、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五、布置作业 1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2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教师以文字资料的形式提供给学生阅读)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
10、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 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3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 4第二段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篇
11、二 教学目标: 1.树立人类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才能良性发展的观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进而认识和了解自然的热情。 2.理解文中“文字”的比喻含义。 3了解全文的说明结构,准确清楚地把握大自然中有哪些种类的“文字”。 4.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步骤: 1.提出疑问。课文中(包括题目中)“文字”的含义有几种? 2.跳读课文。根据文字的不同含义大体勾画出全文的内容结构。 3.重点解读关于“大自然的文字”的部分。按照课文对“大自然的文字”的分类介绍再划分出它的层次。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明白作者介绍了哪些自然现象,作者怎样引领我们来破译它们,而且要掌握如下知识点: (1)霍雨、铁砧、漂砾、毒
12、意等 几个加点字的注音,在文中划出有这些字词的句子。 (2)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落实一些重要语句的领会)。 (3)讨论交流。 (4)质疑问难。就文中仍有疑难的地方,师生互间互答。 (5)布置作业。 (解说:本过程体现了置疑激趣法、整体掌握法及研究学习法这几种适应新大纲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的动机肯定是兴趣,有兴趣带着问题去探究,不仅能发挥主动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中,基本理念要贯穿始终,使教学在和谐共振中愉快地进行。) 自读点拨1.课文中“文字”的含义。 课文中的“文字”有两个意思: 第1、2段中指书本上的字;第3段一转,从“也有另外一套文字往后,“
13、文字”就指大自然中各种能给予人对自然进行认识、了解和推想以预示和启发的自然现象。这样,课文从读者的生活经验人手,显得亲切,使人产生联想;接着引出一个科学问题,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 2全文的内容结构把握。 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楚,第1、2段说明书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重心内容,末尾3段则告诉我们学会大自然的文字的方法和意义,其余段落集中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 3.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类别?各有哪些作用? 根据方位来分,有天上的星、云、鸟和地上的石、树等;根据各自主要的特征表现来分,可分为形(星、云)、声(鸟)、色(石)。星引导海上航行;云指导天空飞行;燕子告诉天气;白嘴鸦、鹤和大雁报告
14、季节;石灰石说明沧海桑田的变化;漂砾表现自然的神奇力量。总之,正因为有了这些大自然的文字,人们才能认清自然,趋利避害,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和乐趣。 4.重点语句品味。 (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充分肯定了文字的作用,加横线的词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本句还暗示了下文的大自然的文字也将会有巨大的作用。 (2)“无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母。你脚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母。”这个比喻新颖恰当,引发读者无限的想像,也为后文介绍大自然的文字暗示了行文的结构顺序。 (3)你知道,在水面上船只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箭头的指路牌。”
15、用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说明水上行船与在陆地上走路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具体明确的指示,自然地引出大自然的一种文字星座门北极星)对行船的。指导意义。 (4)“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了。”“飞来说”“告诉人们”用了生动的拟人手法,不仅清楚地说明白嘴鸦的飞来与鹤的飞去是季节变化的预兆,也显示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很有情趣。“不用日历”,拟人中有比喻,新颖别致。 (5)“一转眼功夫,连蜘蛛网也无影无踪了,它们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样。只有那声音还从远方传来,好像在说:再见!再见!明年春天见!”这些语句很有意境,雁阵在人们的眼前越来越小直到消失,但它们使我
16、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空,它们留下了令我们回味的声音,它们使我们告别了一个寒冷的季节,但它们更使我们盼望一个全新的温暖的春天。我们的视线、我们的心都被那雁阵牵引着。想像和拟人手法运用得很成功。 5.说明方法归纳。 重要的方法是打比方、分类别和举例子。另外,拟人的写作手法对增强说明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拓展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 作者:戴巴棣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
17、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若被砍倒,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块“漂砾”, 搁在温暖的庐山, 那又在提醒人们, 这儿有过寒冷的冰川。 大自然的语言并不难懂, 只要你肯刻苦地钻研; 假如你害怕开动脑筋, 那就常常会视而不见。 比如斗转星移, 那何止千年万年! 可直到哥白尼出现, 才把“太阳中心说”
18、创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 学会了鉴别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 为什么不会把浮力计算? 在暴风雨中放风筝, 富兰克林捉到雷电。 放风筝的人千千万, 为什么没有这项发现? 大自然的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人看不懂, 粗心大意的人永远看不见。 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设计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利用文本学习和感受科普文章的特点,了解简单的物候知识,并能对大自然中的物候现象作出简要解释。 2理清文章思路,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提高语言概括力。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语言不仅准确严谨,还可以具有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 过程与方法: 1激趣导入法,由解题
19、引出物候与物候学。 2课文解读与生活情境相结合。 3话题活动由“面”到“块”再到“点”,逐层深入引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概括内容要点,理清说明顺序,学生能够用课文中的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体会“说明事物要有条理,有主次,有详略”的特点。 2体会语言特点: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特别是第一段描写四季景象的语言,体会“说明事物的语言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还要力求做到生动、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1理清全文,第三部分段落之间,第十一段落之间的说明顺序,感受说明文语言的逻辑力量。 2品味鉴
20、赏第一段的语言,感受说明文语言的优美。 三、教学策略 采用朗读课文、主要问题设计与追问、讲解与练习等方式,按从“面”到“块”、从“块”到“点”的逻辑顺序逐层深入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行文思路,感受语言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解题 组织学生初次朗读课文,并思考: 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它的另一种说法叫什么? 明确: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解题:大自然的物候现象,实际上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从这一点上说,物候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把物候现象比成大自然的语言,形象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以“大自然的语言
21、”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设计意图】了解题目“大自然的语言”与“物候”的关系,自然引出文章主体物候及物候学。锻炼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及说明顺序 引导学生二次走进文本,从“面”到“块”,理清全文及某一部分的说明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将说明事物的特点讲得有条有理,有主有次的。 1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作者又是如何进行说明的? 明确: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第一部分(第一至三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六至十段)说明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8篇 大自然 语言 小学语文 教案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