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课时练《18 狼》03(含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7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课时练《18 狼》03(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课时练《18 狼》03(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7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18 狼课时练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
2、思。止有剩骨 止:_弛担持刀 弛:_一狼径去 去:_意暇甚 意:_一狼洞其中 洞:_(2)翻译下面句子。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请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只断一处)其一犬坐于前。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3、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中画线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乃悟前狼假寐(睡觉)B屠暴起(暴躁)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攻击)D狼亦黠矣(狡猾)(2)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志”是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事,多为鬼狐的故事。B“暴起”“劈”“转视”“断”等动词表现了屠夫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C本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简练传神,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夫和狼的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启示。D
4、最后一段以议论为主,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包含着讽刺的味道。(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选自狼其三)【注】遗:留下。行室:俗称“窝棚”。顾:然而,可是。吹豕之法:豕(sh),猪。吹豕之法,猪被杀后,屠户在猪脚下隔开皮吹气,便于去其皮毛。移时:过了一段时间。(1)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顾野有麦场 ()一狼洞其中 ()令不可去 ()股直不能屈 ()(2)给文中画线句子
6、断句。(划两处)唯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4)【甲】文通过屠户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的本性:【乙】文屠户用_(方法)杀死恶狼。 (5)【甲】【乙】两文中屠户的做法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那就是_。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
7、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8、注】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画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跑号如前状D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蒙辞以军中多务B久之,目似瞑/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D乃悟前狼假寐/蒙乃使就学(3)用“/”划出朗读停顿。(停三处)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口无停声,足无停趾,
9、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 (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
10、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节选自蒲松龄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节选自纪昀狼子野心)【注】杂畜:混养。驯:顺从,温顺。俟:等待。伺:窥探。觉:睡醒。啮(ni):咬。遁逸:逃跑。贻:留下。(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 狼 7年级上册语文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课时练18 狼03含答案 年级 上册 语文 2023 2024 学年 人教部编版 初中 课时 18 03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