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学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0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学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学案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02.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夜上受降城闻笛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李益的常识及其背景知识。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划分节奏。3理解体会戍边将士的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自主学习:1李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 诗人,以 著称,擅长 ,尤其工于 。这首诗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及“芦管”声,引发了成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划分节奏,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展示方式:个读 连环读 挑战读(个人 小组) 共读3词语解释受降城: 征人:4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进行翻译: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5赏析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 问题探究 交流、展示: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 2诗中“沙似雪”“月如霜”,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 3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训练:默写这首诗: 二、 拓展延伸1关于边塞诗,诗人,你还知道哪些? 2关于思乡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 四、课堂总结与反思 参考答案1李益,字君虞,陇西姑臧人, (唐代)诗人,以 (边塞诗)著称,擅长 (绝句),尤其工于 (七绝)。这首诗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及 “芦管”声,引发了成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并划分节奏, 夜上受降
3、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问题探究 交流、展示:1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举目远眺,蜿姚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回乐烽前的沙漠如同白雪飞舞,烽火台上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2诗中“沙似雪”“月如霜”,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描绘出一种寒冷、凄凉的环境特点)3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歌写成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情。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成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成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夜上受降城闻笛 2023 2024 学年 初中 年级 上册 语文 部编版学案 第三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受降 城闻笛 0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514662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