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3篇).docx(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23篇)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好朋友不快乐时可以用讲故事、唱歌、说笑话等方法让他快乐起来。 2.当好朋友不快乐时,能劝慰和简洁的帮忙好朋友。 3.体验让别人欢乐自己也欢乐的愉悦心情。 4.培育幼儿不怕困难、顽强、英勇、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5.培育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相互谦让的良好品德。 活动预备 1.小鸡和小鸭的手偶,草地的背景图;两幅幼儿不快乐的生活情景图片。如情境一:离园时,爸、妈还没有来接,幼儿心情很难受。情境二:幼儿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草地上不当心摔倒,哭起来。还可以预备幼儿在班里与同伴相处、学习生活中常会发生的不开心大事的图片或视频。 2.“我的
2、心情”展现板,上面有空白的心形卡片,彩色笔。 3.歌曲幸福拍手歌。 4.幼儿学习资源第30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手偶“哭泣的小鸡”,鼓舞幼儿想方法让小鸡快乐起来,引出活动内容。 2.教师边操作手偶或请幼儿看幼儿学习资源第30页,讲故事想让你快乐,使幼儿知道让小鸡快乐的几种方法。 提问:为了让小鸡快乐起来,小鸭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小鸡快乐了,小鸭心里感觉怎样? 教师小结:好朋友不快乐时可以用讲故事、做鬼脸、说笑话的方法让他快乐。 3.出示幼儿生活情境图片,了解好朋友不快乐的缘由,扩展劝慰好朋友快乐的更多方法。 (1)教师分别出示情境图片一和图片二,提问:图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难受?假如你是他
3、的好朋友你怎样做让他快乐一点儿?如讲笑话、做鬼脸、唱歌、跳舞、玩玩具等。 (2)请幼儿进展角色扮演,将自己想的方法用一用,并谈谈被帮忙的感受,和帮忙别人的感受。、 4.出示“我的心情”展现板,请幼儿在心形卡片上画画现在的心情,并请幼儿看看此时大家的心情怎样,有没有需要我们关怀的朋友。 5.播放幸福拍手歌歌曲,幼儿自由结伴,把欢乐带给同伴和朋友。 活动延长 1.幼儿每天来园时,在“我的心情”栏中,画出自己的心情,引导幼儿间相互关怀,能用简洁的方式向同伴表示关怀。 2.开展“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活动,活动中想方法让弟弟妹妹快欢乐乐。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城市公共交通的进展为人们的出行供
4、应了便利,幼儿乘坐公共汽车的时机越来越多,短暂的乘车过程和小小的车厢里都隐藏着很多规章和文明礼仪。纲要中指出“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熟悉、体验并理解根本的社会行为规章”。活动中我注意强调幼儿的已有阅历,通过创设去乘车的情景,在观看体验的根底上,引导幼儿了解乘车的必要规章和文明礼仪带给人们的愉悦,体验做文明小乘客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乘车的文明礼仪,把握自我爱护的乘车方法。 2.能对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做出正确推断,并能说出理由。 3.情愿遵守乘车的根本规章,体验文明乘车带给人们的愉悦。 活动预备: 1.文明小乘客的PPT课件 2.用模板摆放的公共汽车、盲人镜、拐杖、毛绒玩具 活动过程 1
5、.组织谈话,引起兴趣 提问:小朋友,你和爸爸妈妈外出时坐过各种不同种类的车,坐车的时候都应留意什么? 小结:原来在坐车时有这么多的乘车要求,不乱扔垃圾、排队上车、不抢座、不占座。 2.播放视频,了解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 提问:在视频中有哪些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幼儿回答下列问题。 (1)不文明行为有:小皮和小杰乘车不排队、在车上争抢座位、在车上吃东西、在车内爬栏杆。 (2)文明行为有:小呆排队上车、主动扶老人找座位、告知他们在车内不能吃东西、爬栏杆。 小结:坐车的时候我们讲文明,遵守乘车规章,做个文明的小乘 客。 3.闯关嬉戏,能对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做出正确推断,并能说出理由。
6、 教师提问:小朋友想不想和教师一起去乘坐公交车,在做公交车之前,我们先要玩一个小脚丫闯关嬉戏,闯关胜利了我们才能去做公交车。 4.创设情景,体验文明乘车的规章。 提问:我们现在了解了许多乘车时的安全学问,看看谁能成为文明的小乘客? 请几名幼儿扮演老人、孕妇、盲人体验乘车,感受文明乘车带给 人们的温馨与欢乐。 5.出示场景,引导幼儿沟通如何做文明小公民。 出示公园、幼儿园图片引导幼儿争论、沟通,同时播放音乐,创设温馨气氛。 小结:乘坐公交车时我们要做文明小乘客,在生活中有许很多多的地方我们也要讲文明,做文明小公民,每个人假如都能做文明公民,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妙。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7、: 1、回忆过生日的阅历,能用语言表述过生日的情景。 2、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感受过生日的欢乐,增进同伴间的感情。 3、喜爱参加嬉戏,体验。 4、情愿与同伴、教师互动,喜爱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1、生日歌的磁带。 2、事先布置好生日树(上有12根树枝)。 3、每个孩子的生日小卡片。 4、生日调查表(幼儿和家长已经完成)。 活动过程: 一、放生日歌引出课题,请幼儿谈谈自己过生日的经受。 1、这是一首什么歌曲? 2、什么时候要唱生日歌? 3、幼儿叙述过生日的情景。 平常你是怎么过生日的呢?(请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4、有那么多的人关怀你,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5、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吗? (开
8、火车介绍自己的生日) 二、介绍生日树 1、这是一棵生日树,1代表1月,猜猜这里应当是几月 2、让幼儿知道生日树上有十二棵树枝,正好表示十二个月。 三、师生共同布置生日树。 1、请几位小朋友看着自己的生日卡来说说自己的生日在哪一月?你的生日卡应当挂在哪棵树枝上 2、分组让幼儿把卡片挂上去。 3、挂好后幼儿之间相互检查。 4、比拟生日树各个树枝上卡片的多少,得出哪个月份生日的人最多 5、小结:生日树的用处还真大,有了它不仅可以美观我们的教室,它还可以提示我们每个月都有谁生日呢。 6、共享调查表 师:每个人都要过生日,你还知道其他人的生日吗? 原来昨天,我们每个小朋友还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了生日调查表
9、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共享一下吧。 (1)请若干幼儿介绍自己的调查表。 (2)幼儿相互介绍。 四、师生同唱生日歌。 1、过生日真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啊。知道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日,那么当他们过生日的时候,你会给他们送什么礼物呢? 2、小结:一句祝愿的话,一个拥抱等也是很好的礼物。 3、过集体生日,体验集体生日的欢乐。 (1)你们知道吗?这个月我们班有位小朋友生日了,她是谁呢?请这位小朋友上来,今日我们一起为xx小朋友过生日,好吗? (2)我们应当对xx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教师引导) (3)xx心情怎么样?让我们把这快乐一刻永久保存下来吧!(师生拍照留念) (4)放生日欢乐歌,师生一起唱。 活动反
10、思 过生日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识也是最希望的一件事,说是过生日孩子们都能滔滔不绝。这是一个对于全部孩子来说都感到特殊亲切的一件事,但大多数孩子提起过生日往往想到的是自己的生日。只是单纯的想从长辈那里猎取,却从没有想到反哺与期盼,从孩子的兴趣点动身,我选择了孩子们熟识的过生日为切入口,围绕一棵生日树铺张开去,开展了活动生日树,其目的是让幼儿在回忆过生日的阅历,能用语言表述过数日的情景。在参加扬集体的活动中,感受过生日的欢乐,增进同伴的感情。活动开头我播放生日歌吸引幼儿的留意力,幼儿听到这首歌曲就知道是生日歌,是过生日的时候唱的。活动中厚幼儿讲解自己的生日过程时有不少的小朋友都能讲出以往的阅历。让每
11、一个幼儿都有介绍的时机,让每个孩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接着向幼儿介绍生日树衣,让幼儿观看树上有几个分叨叉,每个分叉上有什么。通过观看幼儿发觉树上有12彻个分叉,每个分叉上都有一个数字。活动前,家长在家桌锇镏幼儿记住了自己的生日是几月份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就很简单的找到自己挂照片的地方。整个活动下来孩子想像丰富,都能把照片贴在自己的位置上,记忆力好的幼儿中还能记住别人的生日,整个活动到达了预定的效果。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喜爱去春游。 2、了解春游中的留意事项,初步建立环境爱护意识。 3、能在春游活动中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 活动预备: 1
12、、歌曲磁带郊游。 2、幼儿用书:我们要春游了。 3、和郊游相关的图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1)教师:你知道春游是什么意思吗?是去做一件什么事情? (2)幼儿自由争论,依据幼儿的争论出示和春游相关的图片了解和春游相关的信息。 (3)小结。春游就是春天里小朋友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带上好吃的一起去感受大自然里春天的气息,可以看风景,也可以玩泡泡水、还可以玩游乐设施等等。 2、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争论在郊游需留意的事情。 (1)教师组织幼儿争论:刚刚图片里面小朋友们去春游做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知道坐车需要留意些什么吗? (2)教师小结:要宁静的坐在座位上;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
13、;不大声喧哗,不能在车里跑来跑去要等车停稳以后再上下车。 (3)幼儿再次随郊游的音乐做坐汽车和走路的动作,引导幼儿观看图片。 教师:草地上,大树上,大型玩具上的这些标志告知我们什么? (4)教师小结:不能采摘公园里的花及叶子,还要爱惜公园里草坪,如有“制止入内”的标志牌,就不能用脚踩。在欣赏植物花卉时还要留意花枝和花刺,要爱护好自己不被划伤。 (5)幼儿再次随郊游的音乐做欣赏和走路的动作,教师用语言将幼儿带入情境。 教师:快到中午了,我们找了一块空地预备吃午餐,吃午餐时要留意什么? (6)教师小结:食物包装袋及瓜果皮不能乱丢,要放垃圾袋里;尽量不带和不吃带棒子的食物,如棒棒糖、肉串。 3、引导
14、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我们要春游了,并推断画面的行为的对错。 (1)幼儿观看画面,区分对错。 (2)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说说理由。 4、在歌曲郊游中完毕活动。 活动延长: 春游归来后,将幼儿的相关作品和照片布置成主题墙装饰。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书的作用,知道书的来源。 2、通过参加购书和观看幼儿图书,了解书的传播过程。 3、初步懂得爱惜图书,知道看过的书送回书架。 4、培育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5、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及快速应答力量。 活动预备: 幼儿每人一本书,由家长带幼儿购书,幼儿有购书阅历。 书架若干。 制作图书和销售图书的画面。 幼儿用书人手一
15、册。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主题。 教师:今日你们从家里带来一本什么书?你能告知大家你的书是从哪里来的?你还在哪里见过书? 2、共同探讨书的来源。建议提以下问题: 小朋友的书都是从书店里、报亭里购来的,也有的是从图书馆里借来的。那么,书店报亭、图书馆里的书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引导幼儿观看画面,了解制作图书和销售图书的过程。 教师:看图说说,图上有谁?书是怎样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他们在做什么? 3、争论书的用途。 教师:让幼儿自由翻阅书籍,提问:这些书好看吗?为什么? 教师:大人为什么也要看书? 4、争论看书的方法,养成准时将图书放回书架的习惯。 图书是孩子平常接触最多的书刊,他们从中获得
16、学问与乐趣,所以爱护和爱惜图书也是平常常常性的教育话题。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更加能了解图书的作用,也更加能养成爱惜图书的好习惯了。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完毕!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气氛,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轻松获得熬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沟通。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进入中班以后,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他们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关怀他们,从而为安康共性的形成奠定根底,这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在学一学,听一听,说一说的根底上,
17、让幼儿懂得笑脸能给人带来欢乐。 2、学会关怀他人,初步体验当把欢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欢乐。 活动预备: 1、表情图4张(微笑,哈哈大笑,哭泣,哇哇大哭) 2、故事微笑图片。 3、空白大树,彩纸,蜡笔。 4、音乐找朋友 活动重点,难点: 让幼儿初步体验当把欢乐带给别人时自己也得到欢乐。 活动过程: 1、幼儿听歌曲做找朋友的嬉戏,找到好朋友后对好朋友做一个鬼脸,为朋友带来欢乐。引发幼儿欢乐的情感。 2、做“变脸”的嬉戏,引发幼儿对欢乐事情的回忆。 师:小朋友真得意,教师看到你们的微笑心里可快乐了。 出示表情图,与幼儿做“变脸的嬉戏。 (1)我出什么样的表情幼儿变出他的样子。 (2)我说什
18、么表情幼儿变出表情。 师:教师看到你们的笑笑脸,心里很欢乐。原来笑笑脸还能给别人带来欢乐呢,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想把欢乐带给别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吗? 3、观赏故事微笑,萌发幼儿学会关怀他人,初步体验把欢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欢乐。 第一段提问: (1)小鸟想出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欢乐? (2)小象呢? (3)小兔想了什么方法? (4)小蜗牛呢?它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其次段提问:(1)小蜗牛用什么方法为别人带来欢乐的? (2)为什么把微笑送给大家? (3)你们想把欢乐带给别人吗? (4)小鸟欢快的为大家唱歌,小象乐呵呵的为朋友盖房子,小兔欢乐的为朋友送信,小蜗牛
19、把微笑送给了大家,你们想用什么方法给别人带来欢乐呢? 4、师: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快乐的事,想了很多带给别人欢乐的好方法。今日,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帮个忙,请小朋友帮他们做一棵欢乐树,在树上画上你们最美的笑容,把欢乐送给他们,好吗? 5、出示空白的大树,请幼儿画上微笑,贴在大树上。 6、现在我们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一起围着欢乐树做嬉戏吧?请小朋友和客人教师一起做找朋友的嬉戏,找到朋友后,要对朋友做一个引人发笑的动作或鬼脸,为她带来欢乐。 师:你们感觉到为客人教师带来了欢乐吗?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欢乐,走,让我们把欢乐带给更多的人。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可
20、以听见声音,知道耳朵的重要性。 2、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集体争论,把握一些爱护耳朵的方法。 3、形成肯定的自我爱护意识。 活动预备: 耳朵谜语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看看小朋友聪慧不聪慧。 师:左一片,右一片,到老不见面。 二、引导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的耳朵长在哪里呀? 2、师:请小朋友摸摸自己的耳朵,再看看旁边小朋友的耳朵,说一说: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3、师:谁来说说,耳朵有什么用?没有耳朵会怎么样呢? 三、争论爱护耳朵的方法。 1、师:耳朵可以听见声音,耳朵很重要,我们应当怎样爱护自己的耳朵呢? (鼓舞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大胆地沟通已有的阅历。)
21、2、教师小结:不能往耳朵里放东西,不能随便地挖耳朵,轻轻地和别人说话,不要对着耳朵喊叫,听到很响的声音时,要张大嘴巴或快快地走开,有水进入耳朵,用棉球吸干,耳朵不舒适要准时去医院。 四、嬉戏:请你猜猜我是谁。 1、师:我们来玩一个嬉戏,看看你的耳朵灵不灵! 2、介绍嬉戏玩法:请一幼儿弯腰趴在教师腿上,蒙上眼睛,再请一个幼儿走到他身后轻轻拍他,同时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说完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然后请趴在腿上的幼儿站起来猜一猜,拍他的人是谁?幼儿猜出后,再换幼儿连续玩猜人嬉戏。 (嬉戏玩熟后,可以让说话的人变换声调,加深嬉戏的难度。)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8 设计思路:连续三八节主题活动,为了让
22、幼儿了解妈妈培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怀爱惜妈妈设计了次节课。 一、活动目标 能了解妈妈培育孩子的辛苦,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懂得关怀爱惜妈妈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幼儿充分感受妈妈的爱。 难点:让幼儿懂得爱惜妈妈。 三、活动预备 1、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各种培育孩子的生活照以及录像。 2、音乐小乌鸦爱妈妈。 3、邀请家长12名。 四、活动过程 1、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 (1)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与现在进展比照 (2)听妈妈谈一谈怀孕时的感受,知道妈妈怀孕时的不便与辛苦。 2、幼儿看录象,妈妈叙述孩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小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就很爱我们,我们诞生后,他又细心的
23、照看我们,由于妈妈爱我们。 3、谈论如何关怀爱惜妈妈。 (1)孩子们我们的妈妈那么的爱我们,那么的辛苦,那我们应当怎样爱自己的妈妈幼儿相互沟通 (2)个别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爱妈妈的。 (3)自由谈谈妈妈和孩子之间如何相互关怀。 小结:妈妈爱我们,我们也要关怀她爱她,帮忙妈妈,听妈妈的话。 4、幼儿跟妈妈表演唱小乌鸦爱妈妈。 活动反思: 本节课邀请家长叙述自己怀孕以及培育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们听的特别仔细,同时更增加了孩子对妈妈的感情。缺乏之处是以后对家长参加的讲话内容要进展商讨、讨论,使之与主题更加融合。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
24、怀、帮忙别人。 2、运用情景表演,把握帮忙他人的方法。 3、感知体验关怀他人和被人关怀的心理体验,有主动关怀他人的意识。 活动预备: 1、报纸若干 2、大象图片 3、娃娃家玩具,图书 4、老花眼镜一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象图片,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1、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说说大象身体各局部的名称。 2、最近,大象不快乐,他为什么不快乐呢? 3、听教师叙述故事,初步了解动物们是怎样关怀大象的。 4、提问:森林里的动物喜爱什么天气?谁不喜爱下雨天呢?为什么大象不喜爱下雨天?后来小动物是怎样帮忙大象的?你喜爱森林里的这群小动物吗?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进展争论和表演,感受雨
25、天被人帮忙和帮忙别人的愉悦心情。 1、出示报纸。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什么?(雨伞) 假如你有一把这样的雨伞,别人没有雨伞,你看到了会怎么做? 2、请两位幼儿表演,学说:某某你要淋湿的,快来躲躲雨吧。 3、讲评她们的表演状况,教师查找她们表演精彩的地方加以表扬,如:学会说关怀别人的话、声音洪亮等。 4、一半幼儿拿报纸当做伞。一半幼儿没有,请她们表演两两关怀别人的情景 三、拓展幼儿思索: 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什么困难?谁帮忙你的?他是怎么帮忙你的?你的心情怎样? 四、请小朋友依据教师说的事情表演怎样关怀,帮忙别人。 1、小朋友,当你看到一位小朋友跌倒了,该怎么办?(请两位幼儿表演
26、) 2、一个小朋友不会玩嬉戏,而你会玩,你该怎么样?(请幼儿进入教师预备好的娃娃家表演) 3、奶奶走路不便利,她想拿桌上的书,你该怎么做? 4、你帮忙了别人,心情怎样? 5、小朋友,以后我们比比谁做的关怀别人的好事最多,好吗?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快乐的时候。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 3、初步学会与朋友交往的简洁方法。 4、愿意参加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5、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预备: 教师平常收集本班幼儿较突出的不快乐的实例(小童、小卡、小静等)。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生气的时候 与幼儿争论:丽丽和豆豆为什么要
27、撅嘴和哭闹?假如是你,会怎样做? 你平常有不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不快乐?生气的时候可以做些什么? 2、介绍几种表达自己心情的方式。 告知幼儿:生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人人都会有生气的时候,假如生气后,问题解决了,大家相互更了解。这就是适度的生气,是件好事情。假如生气时,损害自己,阻碍了别人,就是件坏事情。生气时,可以单独呆一会儿消消气,也可以对别人说诞生气的缘由,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或者为别人想一想,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3、组织幼儿争论后,制定本班“公约“,如生气的时候不能打人、大声吵闹、损坏东西等,并把这些内容画出来(事先画好)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4、幼儿唱歌曲拉拉
28、勾。 附:生气的时候 丽丽和豆豆是邻居。 一天晚上,丽丽想让妈妈给自己讲故事,可妈妈正忙着,说:“明天再讲吧。”丽丽不快乐了,她一声不响地走到墙角边撅着嘴生闷气。 这时,豆豆正坐在自己家的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爸爸走过来说:“现在正播放精彩的足球赛,不看太惋惜了。”说着把动画片换成了足球赛,豆豆生气了,他大哭大叫地跺着脚,哭得连嗓子也哑了,还把桌子上的东西弄得很乱很乱。 活动反思: 本活动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幼儿心理安康的关注,中班下学期的幼儿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加,开头产生一些消极心情,在这一阶段通过集体教学活动,让他们学会直面自己的消极心情,并能积极化解自己的消极心情,这对于幼儿的终身进
29、展来说无疑是特别重要的。 依据中班幼儿详细形象的思维特点,教师在活动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幼儿视觉、听觉的共同参加,用小兔木偶和幼儿一起互动对话,让幼儿更加投入到活动中,呈现重要的故事图片为幼儿创设了观看、想象的空间以及熬炼语言的时机,而最终的嬉戏共享则让幼儿在开心轻松的气氛中梳理提升了所获得的阅历。 总之,整个活动用一根故事的主线把幼儿带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小兔的故事中体验自己曾有过的消极心情,产生情感共鸣。事实证明,教师采纳的这一方法是有效的,幼儿在活动中始终沉醉在故事的情境中,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阅历帮忙故事中的小兔消退不良心情。 整个活动的缺乏之处在于最
30、终一局部与前一环节有些重复,未能到达再上一个台阶的效果。建议调整活动方案时,可在最终呈现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让幼儿在现场想方法解决,使得前面环节中猎取的阅历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中。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11 设计意图 爸爸是宽厚、力气、才智的合体,是家庭中不行替代的角色,爸爸妈妈共同“哺育”起幼儿完善的人格。由于孩子小,多数状况下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拟多,导致孩子对爸爸的了解不够。本活动通过引导幼儿细致地观看爸爸的外貌特征,了解爸爸的工作,知道爸爸工作的辛苦,大胆表达自己和爸爸在一起的欢乐,从而以自己的爸爸为傲慢,培育幼儿对爸爸深深的爱意和敬意。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爸爸的外貌特
31、征及其工作,知道爸爸工作很辛苦。 2、能大胆表达自己和爸爸在一起时的欢乐。 3、体会爸爸对自己的爱,进一步激发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预备 1、物质预备:爸爸的照片,课件爸爸的手,视频,抒情轻音乐。 2、阅历预备:有与爸爸一起玩嬉戏的阅历。 活动过程 回忆沟通,说说自己的爸爸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爸爸的样子,借助课件进展共享。 2、聊一聊爸爸的工作,知道爸爸工作很辛苦,为自己的爸爸感到傲慢和骄傲。 3、借助幼儿课前绘制的“纸盘爸爸”,通过画一画、亲一亲,表达自己对爸爸的爱。 共享沟通,说说与爸爸一起玩的欢乐 1、观赏和爸爸一起玩各种嬉戏的视频、照片,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时的欢乐。 2、提问:你和爸爸一
32、起玩的什么,在哪里玩的,心情怎样,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与爸爸在一起时的欢乐。 通过课件展现,感受爸爸对自己的爱 1、播放课件爸爸的手,提问:你们的爸爸在生活中是怎样关怀你的?为你做过哪些事? 2、教师小结并提问:你们想为爸爸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表达对爸爸的爱。 拓展阅历。进一步感受爸爸的爱 1、音频展现:爸爸的话。进一步感受爸爸的爱是多姿多彩的。 提问:听了爸爸的话,你想对爸爸说什么? 2、教师小结:课件观赏,进一步提升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延长活动:与同伴共享自己与爸爸的生活趣事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将浓浓的亲情与欢乐作为活动的主线,贯穿活动始终,充分展现出新理念下教师设计、组织活动与驾驭课堂的才智
33、。活动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选材巧。活动围绕幼儿熟识又亲切的“我的好爸爸”的话题绽开,幼儿对爸爸有肯定的了解但又不甚全面,很多零散的阅历与情感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梳理进展提升与激发,因此该活动基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便具有了可行性和价值性。 二是理念新。教师将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从课前的信息搜集到活动中的共享沟通,从视频课件的运用到问题的设计,无不表达出幼儿主动学习的理念在活动中自然渗透。 三是方法活。该活动围绕目标设计了多个环节,各个环节围绕目标层层递进,在充分把握幼儿学习特点的根底上实行多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如:纸盘爸爸亲一亲,视频照片聊一聊,课件故事看看想想,音频录音听听说说等等,让幼儿
34、在不断地感知体验与共享沟通中丰富对爸爸的了解认知,萌发爱爸爸的情感,使活动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四是互动强。教师在活动中,通过有效的提问和奇妙追问,引发了许多有价值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为本次活动增加了亮点,这也充分展现出教师敏捷娴熟的课堂调控与组织力量和机敏奇妙的教育才智,同时也可以从幼儿的常规习惯、学习兴趣、与教师的回应互动等方面,看到班级幼儿的良好进展水平。互动中的另一亮点,表达在幼儿与教学具的互动上,教师充分挖掘并利用了每一个教学具的价值,面对全体,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等多种形式熟悉水杉树,并能用语言描述水杉树的特征。
35、2.了解水杉树的作用,在嬉戏中激发与水杉树的情感。 活动预备 1.幼儿围坐在幼儿园的水杉树底下。 2.录音机、磁带、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我和水杉树妈妈做嬉戏。 (1)谈话沟通,嬉戏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爱做嬉戏吗?今日我们和这些大树妈妈一起玩“开火车”的嬉戏,好不好? (2)嬉戏:开火车。 师幼随音乐在水杉树丛中开火车,玩耍。 2.我和水杉树妈妈做朋友。 (1)师:这棵大树妈妈叫什么名字?一共有几棵?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引导幼儿观看水杉树。 师:谁来说说水杉树妈妈长得什么样? 师:她的树干是什么样?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学水杉树妈妈高高直直的样子。 师:秋风一吹,水杉树妈妈的叶子
36、飘呀飘呀落到了地上,水杉树的叶子长得什么样呢? 每位幼儿自由地在水杉树下捡起一片片落叶,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相互说一说。 师:谁来学学小树叶在秋风中怎么飘落的?(幼儿用不同动作表演。) 师:小树叶们,来,我们跟着音乐和水杉树妈妈一起跳舞吧! 幼儿扮成一片片叶子,随着音乐,在水杉树下翩翩起舞。 3.我爱水杉树妈妈。 (1)师:我们幼儿园里有这么多的水杉树,你喜爱吗?为什么要种这么多水杉树呀? (2)师:水杉树妈妈真好,作用真大,你想对树妈妈说些什么呢? (3)师:我们该怎么爱护水杉树妈妈? (4)分组和水杉树妈妈去交朋友,一起嬉戏,拍照留念。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通
37、过参观鞋店,知道鞋子的品种繁多,并能说出鞋子的根本构造。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急躁地倾听叙述者的叙述。 3、运用美工材料制作独特的鞋子,培育感知美、观赏美、制造美的力量。 4、在活动中将幼儿得意的一面呈现出来。 5、体会集体合作嬉戏的欢乐。 活动预备: 与鞋店老板取得联系。 活动过程与实录: 1、参观鞋电店,熟悉鞋子的颜色、种类、款式。 当孩子们得知我们要带他们参观鞋店的消息时,活动室里传出一阵欢呼声。首先我们带孩子来到鞋店,孩子们一进门就被鞋架上摆的鞋子吸引住了,都用自己的小手去摩挲自己中意的鞋子。岩松拿着一只拖鞋快乐地说:“教师,快看,这是酷儿的拖鞋!”说着就把手伸到鞋里面,把它举了起来:
38、“我的手能伸到鞋子里,像小船一样!”接着,我们又带孩子去了另外两家鞋店,孩子们在那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鞋子,有小朋友冬天穿的棉鞋、夏天穿的凉鞋、还有妈妈穿的高跟鞋、爸爸穿的皮鞋。 2、参观制鞋店,了解鞋子的构成。 这么多美丽的鞋子是怎么做出来的?从鞋出来后,我们又带孩子参观了制鞋店。我们走进店门口时,制鞋店一位叔叔正在制鞋。凯旋走到叔叔面前,赞叹道:“你们快看,叔叔在剪鞋!”孩子们听了这句话后全都围到叔叔身边,“叔叔,你在干什么?”“叔叔,你为什么要剪鞋?”“剪了就没法穿了?”孩子们提出了种种疑问,于是我们请正在制鞋的叔叔向孩子简洁介绍了鞋子的制作过程,及鞋子的根本构造:鞋面、鞋底、鞋邦。 3、
39、总结性谈话。 参观活动完毕后,我们和孩子进展了一次谈话沟通,首先让孩子说说刚刚自己在鞋店里看到了什么。在沟通的过程中,孩子说的最多的是在制鞋店里看到的事情。薛阳小朋友说:“做鞋的那个叔叔真热,他都没穿衣服!”“那是他干得太累,都出汗了!”程杰小朋友说。“是呀,我们穿的鞋子做起来还真不简单!我们可要疼惜自己的小鞋子!”我在一旁附和着说。孩子们听了后用劲地点了点头。 4、综合表征我眼中的鞋子。 我们为幼儿供应了丰富的区角材料,他们用皱纸粘贴、毛线粘贴、玉米皮粘贴、水果网套粘贴、蛋壳粘贴、饼干纸粘贴、布贴、纸板制作等多种方式表征了自己眼中的鞋子。 观看记录:我设计的鞋子 几个小女孩来到手工区,她们在
40、这里找到了硬纸壳和各种彩纸,她们打算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制作拖鞋。在制作的过程中,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合,分工合作。有的剪,有的粘;也有的幼儿自己独立完成。小红设计制作了蝴蝶结的拖鞋;小宁的拖鞋的鞋面是两个小红太阳好玩的作品层出不穷,发挥了幼儿丰富的制造力。 泥工组的小男孩们不满意予制作一双简洁的拖鞋,小涛用橡皮泥做出了一双鞋,橡皮泥亮丽的颜色使的这双鞋子非常美丽,得到了其他幼儿的好评,他们纷纷效仿。小宁用陶泥制作的“妈妈的高跟鞋”不仅造型逼真,而且鞋面上还用贝壳、硬币等物品雕刻了很多花纹,美丽极了。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尝试修补破损的图书。 2.学习爱惜图书的方法,产生爱
41、惜图书的意识。 3.培育幼儿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及快速应答力量。 4.教幼儿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尝试修补破损的图书。 难点:学习爱惜图书的方法。 活动预备 1.收集班级图书角破损的图书。 2.胶水、双面胶、剪刀、透亮胶、订书机、彩笔、白纸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发觉图书“生病”了。 (1)教师提问:图书角里的图书怎么不见了?(原来它们生病了) (2)教师:图书怎么会生病呢?生了什么病? (3)出示破损的图书,请幼儿观看。 (4)幼儿自由争论。 2.为图书“治病”。 (1)教师:请小朋友来做小医生,我们一起为图书治病。 (2)教师出示胶水、双面胶、剪刀、透亮胶、订书机、彩笔、白纸等,让幼儿熟识修补材料,了解使用方法。 (3)请幼儿依据图书破损的位置、程度等,想出如何修补的方法。 (4)师幼共同修补图书。 3.图书“笑”了。 (1)展现修补好的图书,请幼儿自由争论。引导幼儿相互参观评价,并说说怎样爱惜图书。 (2)学习爱惜图书的方法。 请个别幼儿示范取书、看书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争论:他们对待书的方法对不对? 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