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篇) 教学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30-31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借助乘法的意义编制乘法口诀。 3、培育社会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把握乘法口诀的归纳方法。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 教具: 挂图、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教学新课。 1、数松果(出示松鼠数松果图)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依据同学口述:每堆有5个松果,在表格中板书。 堆数1松果的个数5那么两堆松果呢? 你是怎么算的? 你们能连续将这个表格填完吗?同桌两个同学相互说一说。 汇报,填表。 从这张表格中你们
2、发觉了什么? 2、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你能把松果的个数用乘法算式计算出来吗? 板书:1个5是5,155或515。 2个5是10,2510或5210。 接下去写,你们会吗?请你们在本子上接着往下写,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齐读所写的算式。 有谁知道104的积是多少?独立计算,小组沟通。 依据这些乘法算式,你还能算哪些乘法题? 大家所说的这些算式都是依据黑板上这9个算式推算出来的,让我们再来观看一下这些算式,它们都含有一个乘数5,为了便利我们应用,我们将这些算式改编成一句句的口诀,我来说一句:一五得五。 你能试着说下去吗?小组说一说并分组把它写出来。 强调几个编写要留意的问题。 齐读5的乘法口诀。
3、 给3分钟记忆口诀。 你是怎样记口诀的?有什么好的方法? 3、查找生活中5的乘法口诀 生活中和5的乘法口诀有关系的事情还有许多,教师把它们编成儿歌,你们想听吗? 一个小组5个人,两个小组10个人,三个小组15个人,四个小组20个人 你还能编出其它的儿歌吗? 三、稳固练习。 请你用今日所学的口诀,解决问题。 1、5的乘法口诀口算题。 2、填一填:P11第3题。 3、P11第4题。 四、全课小结。 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读、背有关5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2 生日: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在详细的统计活动中,经受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过程,并能依据数据答复一些问题。 2、
4、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四季的划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节。 教学重点: 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用方块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3、采纳不同的调查方法。 4、比拟、分析、推断,提出或答复一些简洁的问题。 教学难点: 1、采纳不同的调查方法。 2、能对调查的时间做出合理的推断。 教具预备: 1、在小黑板上写出教材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备挂在黑板上使用。 2、日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今日是几月几日?有今日过生日的同学吗? 2、明明今日过生日,他带来了生日蛋糕和我们共同共享,我们一起为他唱个生日歌,
5、好吗? 3、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谁来说说? 我想知道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该怎么办呢? 二、玩中学 1、说一说。 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你知道是什么季节吗? 2、分一分。 哪几个月是春季?哪几个月是夏季?哪几个月是秋季?哪几个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1)小组争论。 (2)全班沟通,汇报争论结果。 (3、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四季的划分? 3、调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调查同学们的诞生季节。 (2)小组沟通:怎样收集和整理调查得到的数据? 4、涂一涂。 在统计表格中涂色,整理数据。 5、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
6、学有几名? (3)假如你们班某个同学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觉什么?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统计的作用可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用统计呢? 四、布置作业 1、调查一下你们村里,有多少学生读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2、一个季度有多少个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熟悉角,会推断角,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角,会推断角,并会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放多媒
7、体,生猜图形,提醒课题。 师贴课题,角的初步熟悉。 二、联系实际感知角 1、第38页主题图。 生观看主题图从图中说出物体上的角,初步感知角。 2、生从自带的三角板上找角。 生生相互找角,指角。 3、生从生活中找角。 生举手汇报。 三、操作感知,探究新知,熟悉角的组成局部 1、生折角。 生从自己折的角中探究出角的顶点和边。 2、电脑抽象出折纸的角,生熟悉角的组成局部。 3、出示活动角让生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且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1)师变魔术引出活动角。 (2)生动手操作活动角。 (3)生说发觉。 四、画角 1、生探究画角的过程。 2、生说画角过程。 3、观看多媒体画角过程。 4、生再次画
8、角。 五、稳固练习 1、推断。 2、数角。 3、比角的大小。 六、拓展、嬉戏 用角画自己喜爱的图形。 七、课后小结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经受观看、操作和比拟的过程,学会识别对称图形。 2、经受多种感官多种形式的参加,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能找出对称轴。 3、经受剪、拼、画,进展空间观念,培育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体验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预备:练习纸、图形纸、剪刀、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美丽的草地上有很多蝴蝶。 2、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蝴蝶怎样的? 3、我们今日要从数学的角度来讨论它!(课件演示:蝴蝶翅膀合起来,又绽开) 二、熟悉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上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