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8篇).docx
《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8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8篇) 【教学目标】 1、熟悉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干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熟悉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干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 3、大致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预备】 教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 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 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
2、,鼓舞找四字词语。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今日教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 3、闻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风光,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 二、读熟古诗,熟悉汉字。 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教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 2、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忙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沟通展现。 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肯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
3、打招呼吧! 生:自由读汉字,沟通识字方法,组词。 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肯定读得更好。生再读古诗。 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能看着这样的情景背诵吗?练习背诵。 三、书写生字。 1、师:淘气的汉字娃娃要孩子们送他们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 2、今日要求写
4、的汉字娃娃很少,你能写好吗?找找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留意什么?生沟通写字要领。 3、师:咱们在书写的时候要留意:一看二写三对比。生摆好书写姿态,做到三个一,然后开头书写,努力做到书写标准、端正、干净。 4、生写完以后,展现,沟通,评奖。 四、作业设计: 1、默写古诗。 2、读读王之涣的其他古诗。 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篇二 (一)复习引入,提醒课题。 1指名背诵夜宿山寺。 2学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 (1)简介。(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远眺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
5、,想得许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留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挨次,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争论。 3全班沟通。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育学生自行猎取学问的力量)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
6、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索:这首诗主要写什么?(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诗人看到了什么?(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出示投影,教师指图描述。(这就是鹳雀楼。一天黄昏,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概壮美的风光:夕阳靠着山渐渐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相互描绘。(培育学生观看、理解、想象和表达力量)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
7、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概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知人们一个什么道理?(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勉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经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勉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六)
8、总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适时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奋勉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七)完成课后3、4题。 8、布置作业 预习翠鸟一课。要求读课文,留意字的读音,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熟悉登、鹳、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由于常常有一种外形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
9、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宏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闻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诞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争论、沟通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
10、: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忙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勉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分。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熟悉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预
11、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其次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闻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局部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黄昏,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渐渐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留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垮,但是这首诗,却始终受到人们的宠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察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12、 2画出本课要求把握和要求熟悉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状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渐渐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当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
13、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拟。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终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终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稳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熟悉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
14、3。 二年级语文登鹳雀楼教案 篇五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6个生字,认读4个生字。 2理解诗句内容,答复课后问题。体会的思想感情,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预备 挂图、生字卡片、CAI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醒并解释题目,激发兴趣 板书诗题并解释诗题。 【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前面可以望见中条山,下面接近黄河。由于常常有一种外形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楼共三层,是当时文人巡游的胜地。此楼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河水冲垮
15、。题目的意思是登上鹳雀楼。 【简介】王之涣(688742),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闻名诗人。 二、教师范读 教师一边读,一边演示电脑课件(画面:诗人正站在黄河边的鹳雀楼上观看风光,太阳慢慢地落下山去。) 三、学生轻声读,要求学生留意生字的读音 四、指导学习生字 1教师在黑板的田字格上板书生字,带着学生读音、组词。 2学生书空练习。说说记生字的方法。 教师重点指导: 楼:lu,读边音。“木”字作偏旁时,捺要写成点。入:r,独体字,两笔。留意和“人”区分开。穷:qing,三拼音,上下构造,写时不要少写宝盖头下面的撇和点。目:m,全包围构造,要和“日”字区分开。更:gng,读后鼻音。独体构造。有
16、7笔。层:cng,读平舌音,后鼻音。 五、课堂练习 1组词: 人()日() 入()目() 2在练习本上抄写生字。 其次课时 一、复习 齐读课文。 二、导读课文,适时演示电脑课件,帮忙学生理解大意 1指名学生朗读后,逐行导读。 2指名试读试讲后,教师精讲点拨: 第一句:白日:此处指黄昏的太阳。依:挨着,靠着。山:这里不是专指某座山,而是指连绵起伏的群山。尽:完。这里指落日慢慢沉下去了。黄河:是我国其次大河,仅次于长江。入海流:向大海流去。其实,鹳雀楼距离大海尚有千里之遥,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这句诗的意思是:登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鹳雀楼 年级 语文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