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5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5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中秋节快到了,三江的月饼师傅正在忙着做月饼,瞧!新奇的月饼出炉了 1、(出示9个月饼)请大家一起来数一数,这堆月饼有几个(9个)那么9个月饼最接近几十呢?(10)我们也可以说9个月饼大约是10个。(学生跟读) 2(出示43个月饼)这堆月饼有几个呢?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吗?请大家估量一下,这堆月饼也许是几十个?教师宣布正确答案43个月饼,43最接近几十?我们也可以说43个月饼大约是40个 3、那么64个月饼我们也可以说大约是多少个月饼呢?86个月饼呢? 提醒课题:象刚刚这样把一个精确数看成大约是几十,这就是估量,今日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个学问来学习加减
2、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减法的估算 1、这几天到三江买月饼的人可多了,你瞧!这3种月饼是大家欢送的,(出示豆沙月饼28元,蛋黄月饼43元,水果月饼24元) 2、你能向小朋友介绍一下这些月饼大约是几元吗?(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大约是30元,大约是40元,大约是20元) 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能依据刚刚估量的数据,帮教师算算买豆沙月饼和水果月饼大约是多少元吗?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你还能象教师一样来提问吗? 3、四人小组争论: 现在方教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3盒月饼,你帮教师想想,我带的钱够吗?为什么够呢?把你的想法在组内沟通一下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方法一:豆沙月饼大约是30元,蛋黄月
3、饼大约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饼大约是20元,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所以100元够了。(板书:30+40+20=90) 方法二:3盒加起来是95元,所以100元够了。 方法三:100元钱,买豆沙月饼后,大约还剩下70元,买水果月饼后大约还剩50元,最终买蛋黄月饼,大约还剩10元(板书:100302040=10) 方法四:100元钱,买水果月饼后,大约剩80元,买豆沙月饼后,大约剩50元,所以买蛋黄月饼够了。 刚刚小朋友想出了许多方法,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爱的一种方法跟你的同桌沟通一下 小结:刚刚我们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大家都是先把精确数估量成几十然后再进展估算,这样计算起来比拟便利,象这样的
4、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 三、练习应用 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预备在中秋节晚上举办一个中秋晚会,要同学们报名参与,四1班有39人报名,四2班有42人报名,请问(1)大约有多少人参与这个中秋晚会?你会估算吗?(2)四(1)班比四(2)班大约少几人? 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为了布置晚会场地可忙坏了,晚会规划要做70朵纸花,现在四(1)班已经做好了27朵纸花,四(2)班已经做了44朵纸花,请问大约还要做几朵纸花呢? 3、刚刚我们用估算的学问解决了中秋晚会的问题,在数字王国里也要用到估算,请你估算一下,以下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31+52901138+39 请小朋友拿出课桌里的红卡片和黄卡片,假如是
5、大于80就举红卡片,小于80就举黄卡片 5、国庆节也快到了,小朋友准备怎样安排国庆节呢?是啊,青年旅行社打算在国庆期间组织50人去杭州西湖旅游,为了让游客玩得快乐,旅行社还特殊设计了划船活动,这里有3种船: 大船:限乘42人 中船:限乘23人 小船:限乘9人 现在有50人,旅行社准备租两条船,可以怎样去租呢?小组争论沟通 依据小组争论与沟通,设计多种乘船方案 1、大+中 2、大+小 3、大+大 为什么可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中船呢?50人够坐吗? 为什么可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呢? 小朋友想出了3种方法,租一条大船需要租金43元,租一条中船需要租金28元,租一条小船需要租金19元,这3种方法哪一种
6、最省钱呢?(同桌沟通) 请学生用手势表示,说说为什么,大约要花多少钱? 四、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学会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今日这节课我们用估算的学问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时候要用到估算,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课后反思: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头。教材为学生供应了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这一生活情境,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争论沟通,展现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快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
7、培育学生的估算思想。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结合详细情境进展估算,表达估算方法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由于估算是特别贴近实际生活的,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应用,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纳情境教学法,以马上到来的中秋节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估月饼,买月饼,中秋晚会等生活情境中。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让学生学会估数。在估算中,估数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新课引入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数数量比拟少的月饼,然后出示一堆数量比拟大的月饼,让学生意识到当数量很大,很难精确数出来的时候就可以估量一下,从而引出大约,学会将精确数估量成大约是几十。 2、
8、争论沟通,探究加减法的估算。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估算。以往的准确计算已经在学生脑海里深深扎了根,因此不免给本课教学带来肯定的负迁移,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买蛋黄月饼和豆沙月饼大约需要多少元,然后让学生提一提类似的问题,通过这些简洁的估算使学生先对估算有肯定的熟悉和体验,然后再让学生思索教师带100元去买这3盒月饼,带的钱够不够这一问题。在争论沟通中激发求易思维,表达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使学生易于承受,同时也使学生熟悉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展准确计算,有时依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估算能使计算比拟便利。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
9、用估算学问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力量。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表达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中秋节这一主线绽开,由估月饼,到买月饼,再到中秋晚会,这些情景都是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深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2、表达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共性化。 在探究100元钱买三盒月饼够不够这一环节,学生提出了许多方法,有的是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的,也有的是用连减的方法,也有的用加减混合
10、的方法进展估算,我都一一加以确定和鼓舞。当消失了5种方法后,再让选择自己比拟喜爱的一种方法,同桌沟通一下,充分表达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本课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比方:在练习环节,让学生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请学生通过举牌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个别小朋友举错了牌,还有包括后来的租船问题,让学生探讨哪种方法最省钱的时候,有3个小朋友举了红牌,我想这时我应当准时问问他们为什么要举红牌,使他们自己发觉错误,找到解题的正确方法。现在我这样一带而过,明白的小朋友是明白了,可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进展。 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篇2】 教学内
11、容:统计生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出问题。(播放生日欢乐歌) 师:同学们今日是调皮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唱首生日歌庆祝庆祝好吗?(学生马上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拍手哼唱起来)调皮说他的生日是在12月,是在冬季诞生的。 师:谁情愿告知大家你是在哪个月份诞生的?属于哪个季节? 生1:我的生日是在6月,是夏季诞生。 生2:我的生日是12月,是冬季诞生。 生3:我的生日是4月,是冬季诞生。 师:究竟你们说对了吗?请看大屏幕: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师: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季节诞生的吗?在小组里和你的
12、伙伴说说。 师:看来,有的同学生日在春季,有的同学生日在夏季,有的同学生日在秋季或者冬季。究竟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呢?(教师表情怀疑)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意见)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可难坏了教师,要想精确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已见,想法不一,学生体会到需要统计大家的意见。)板书:生日统计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预备 今日这一节课我们就用统计的方法来调查我们每个大组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师:下面我们就采纳小组合作的方法进展调查。你们想怎样去调查? 生1:可以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一排,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另一排 生2:让在春季过生日的
13、同学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个?再让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 生3:让每个同学在什么季节过生日写在纸上,交给组进步行统计。 生4:让在春季过生日的伸出一个手指,在夏季过生日的伸出两个手指,在秋季过生日的伸出三个手指,在冬季过生日的伸出四个手指。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有许多。调查前,请小组成员先商议你们准备如何分工调查? 师:调查时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不重复、不遗漏)强调宁静。 2、小组合作调查,绘制统计图 教师重点关注需要帮忙的或有不同记录方法的学生,并进展评比。 3、汇报沟通 师:同学们都调查完了,哪个小组情愿派代表,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怎样? 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调查的结果
14、和小组里的人数是否一样。 师:其它小组的同学和他们的这一小组调查的结果一样吗? 大家一起数数统计的人数是否有遗漏。 (各小组依次汇报)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将每个大组的春、夏、秋、冬诞生的人数统计在大表格中 三、验证数据 师:这是刚刚大家每个大组调查的结果,教师依据你们的统计绘制出这张班级统计图。请小朋友们先来数一数在春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夏季、秋季、冬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呢? 师:那你们算一算,我们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同学?再看一看,今日来这里上课的同学有多少人?说明在统计时有没有多余的?有没有遗漏的?看来,同学们在统计时特别仔细。 四、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师:认真观看图,看看你能发觉什么? 生1:我
15、知道了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生2:我知道了春季过生日的比夏季过生日的多8人。 师:假如_同学也来参与我们的统计活动,同学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诞生?为什么? 五、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这是笑笑给我们二年段春季诞生的同学做的统计表,你们能依据这个表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你们在小组里沟通,提出最经典的一个问题考考其它小组。 师:在我们二年段中,三班春季诞生的人数排行榜其次多,请你们猜猜三班春季诞生的人数可能有几个?为什么? 六、拓展延长,全课小结。 师:今日这一节课,我们要调查我们班哪个季节诞生的人最多的问题解决了吗?是怎么解决的? 生: 师:对,是大家通过亲自调查,得出数据,再整理制成统计图
16、,并依据统计图分析得到解决的,也就是统计出来的。 师: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 生1:要想知道在上次考试中,哪一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生2:要想知道我们小组每个同学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多少,也要用到统计。 生3:要知道全校哪个班级的人数最多,也要进展统计。 信任大家通过今日的学习能把统计的学问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点评:今日这一节课,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 教学反思: 以小朋友们喜爱的生日欢乐歌引入,新奇、好玩,使学生在开课阶段心情就处于非常活泼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学问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究的热忱,使学生体会到
17、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行分。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和呈现自己的时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严密联系。 将过去的教师讲变为学生自己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沟通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合作要求及留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预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察、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忙的小组,将传统教学中之间的单向或双向沟通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受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胜利感
18、。使学生熟悉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需全都。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纳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胜利的欢乐,同时培育了学生仔细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后反思:能较好地表达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绽开争论,同学们心情高涨,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行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学问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加、体验、主动获得学问的是学生自己,真正表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9、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抱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留意平常的培育与提高。 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篇3】 平均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和概括力量。 教具、学具预备: 教科书第8页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预备实物卡片,预备6张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平均分”概念 (一)情境导入,实际操作 把6块糖分成3份,可以怎么分?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卡片分一分。 (二)比照分的结果,特别中熟悉“平均分”
20、 想一想,哪种分法才公正呢? 为什么这种分法才是公正的呢? 每份都是2块糖,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供应素材,通过辨析稳固概念 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同学们正在预备食物,你找到平均分了么? (四)联系生活,感悟概念 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二、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方法 (一)读懂题意,理解“平均分” 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二)实际操作,应用“平均分” (1)自己试着分一分。 (2)沟通分的结果,边分边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三)沟通分法,提升熟悉“平均分” 三、
21、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一)辨析练习 1、课本第8页的做一做 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二)根本练习 (1)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2)假如将这16片枫叶,平均分成2份,每份()片枫叶。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稳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亲密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力量和初步的抽象概括力量。 教具预备:筷子、苹
22、果、盘子、小棒、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引新 1、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 2、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二、扩大“平均分”方法,稳固概念 (一)解读题意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分? (二)感知不同分法 请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等方法展现不同的分法。 依据乘法意义来分:2个2个地数,8里面有4个2。 248,4个2合起来是8。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三)提炼不同分法的共同意义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也就是看8里面有几个2。 三、稳固练习 (一
23、)根本练习 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可以分成()份。 12辆小汽车,每2辆一组,可以分成()组。 12里面有6个2。 (二)提升练习 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 有15个木块。 (1)每3个木块摆一个长方体,可以摆()个长方体。 (2)用这些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四、课堂作业 作业:第10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详细操作,并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进一步感知“平均分”,比拟分法,理解“包含分”的意义。 2、通过操作,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理解平均分
24、,稳固新知。 教学重难点:强化“平均分”和“包含分”的含义和分法,为学习除法奠定根底。 教学过程: 一、根底学问 1、填一填。 (1)把6个草莓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谁分得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师画图,生推断。(可投影) (2)下面哪些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在()里画“”。 师画图,生推断。(可投影) 2、你想怎么分?想一想,填一填。 (1)师画图,生观看。(可投影) (2)把6个气球平均分成()份,每份()个。 把()朵花平均分成()份,每份()朵。 3、圈一圈,填一填。 (师画图,生观看,可投影) 图中有()个,每()个圈一组,共可以圈出()组。 图中有()只气球,每()只气球扎成一束,可以扎
25、成()束。 二、综合应用 1、我会填空。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把9个面包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个面包。 (3)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假如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个。 (4)把15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瓶。 (5)18本书,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6本,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6)18本书,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2本,可以分给()个小朋友。 2、想一想,填一填。 有24个草莓,可以每次拿()个,像这样拿()次,正好拿完。 3、动手圈一圈。 将16颗糖平均分,你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圈出两种分法来。 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篇4】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喜爱吃苹果
26、吗? 2、出示只题图:你估量一下,也许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数吧。 3、提醒课题。 二、感受新知 1、动手操作现在教师想把这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可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教师呢? 2、学生汇报分的状况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电脑上拖动苹果演示学生的分法。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 4、依据这种分法,你能说出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吗? 依据学生的答复依次板书: 1和9 1+9=10 9+1=10 10-9=1 10-1=9 2和8 2+8=10 8+2=10 10-2=8 10-8=2 4、对数嬉戏 教师出示一张数学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数和教师的数字合起来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组成10。 三
27、、稳固练习 (1)连线 (2)摘苹果 (3)猜电话号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级数学课件集合【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分物活动,回忆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熟悉除法竖式,把握其书写形式,了解除法竖式各局部的意思。 2、采纳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3、提高学生分析观看、推理、推断力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具预备: 课件。 学具预备: 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调皮和笑笑正在分苹果,他们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去帮帮他们,好吗?(大屏幕出示主题图)观
28、看主题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依据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 二、学习新课,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从学生的已有学问入手,独立思索解决。18个苹果,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你会算吗? 2.算一算、议一议。小组合作。在小组内争论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小组汇报 A组、利用数数的方法,一盘:6个,两盘:12个,三盘:18个。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在实物投影上展现摆小圆片的过程。(直观展现给学生。) B组、利用减法的方法:18-6-6-6=0 C组、利用乘法口诀:三六十八 D组、利用除法竖式的方法 4、小组派两名同学,到黑板,一名演示竖式计算过程,一名讲
29、解,每一局部表示什么? 5、结合学生板书,教师补充,强调竖式的书写挨次: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终在左侧写除数,商要和被除数的各位对齐。强调除法竖式每一局部表示的意思。 6、指明说一说除法竖式每局部的意思,同桌同学练习说一说。 7、试一试:进一步娴熟把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师强调书写竖式的挨次,完成第2页填一填,说一说 182= 639= 三、学中做 1、元宵节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过节,他们分别带来了许多好东西,我们去帮他们分一分吧。完成第3页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练习在小组内说一说除法各局部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里能填几? 3()25 8()36 7()29 ()736 4、小黑板出示:错题解析 四、质疑 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五、课堂检测 84= 648= 819= 集体订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扬。 六、总结本课 同学们,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 板书设计: 分苹果 186=3(盘) 竖式 先写除号,再写被除数,最终写除数,商和被除数个位对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