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15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15篇.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合15篇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展脱式计算。 2.理解和把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正确运用运算挨次进展计算。 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挨次,再进展计算的良好习惯,标准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把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规律进展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括号的学问。 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挨次吗? 58-(14+6) =58-20 =38 学生在进展脱式计算时,提示学生留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把不参加运算计算的局部落下来。这节课我
2、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二)依据学生板演,进展集体讲解。 总结运算规律。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一样之处? 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挨次进展计算的呢? 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肯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 在脱式计算时要留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与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其次行写出其次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稳固练习 1.比照练习,发觉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75-2 7(5-2) =35-2 =73
3、=33 =21 (1):左、右两题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 (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通过比拟发觉小括号的作用可以转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转变运算的挨次。 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 在把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的根底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力量。这样既稳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底,学生已经学习了“
4、20以内数的熟悉”“100以内数的熟悉”,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熟悉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根底,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需让学生切实学好。 一本单元教材内容 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挨次和大小比拟、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规律构造。 二教学总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 1让学生经受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5、。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熟悉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展估量。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阅历自主探究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经受求商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培育学生的语言表达力量,分析力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问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把握了乘法口诀和会运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收集图画中的数学信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感悟,引导学生积极
6、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再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经受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育学生对学问的.迁移力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力量。 教法: 迁移法,观看争论、比拟分析法。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能较娴熟地用7、8、9的乘法口诀正确求商。 2、运用已有学问与阅历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以旧引新,激发学生兴趣。 1。对口令。 二七()六九( ) ()八五十六 六八() ()八三十二九九( ) ()九四十五()七二十一 2。口算
7、。 126=( ) 366=( ) 305=( ) 246=( ) 186=( ) 82=( ) 31=( ) 124=( ) 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求商的? 生:想乘法口诀。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看来同学们根本把握了用“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这些方法来求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种方法,一起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你们有信念学会吗?(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知道属于你们的节日吗? 生:(六月一日儿童节) 师: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正在布置他们的教室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去看看
8、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观看,收集信息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预备爱心气球。) 通过观看,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指名答复) (生:第一组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 生:其次组做了49颗五角星,分给7个小组。 生:第三组带来27个爱心球,每9个摆一行。) 3。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师:依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4。学生汇报 指名汇报问题,教师板书“平均每行几面?”“平均每组几个?”“可以摆几行?” 三、合作沟通,探究新知 1。探究568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1) (1)请一人
9、读题,提问:568=?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 (2)指名汇报(鼓舞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 引导学生小结:求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由于七八五十六,所以568的商是7。 师:我们平常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列玩算式要在后面写上什么?(单位)一起说这道题的单位是什么?(面)今日我们要探究学习的是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所以它的单位同学们在口头上说出来就可以了。下面的题目也一样,清晰了吗? 2。(1)师:这56面小旗,要是挂成7行,平均每行几面? 怎么列式? 列出算式:
10、567= ,能用乘法口诀求出这个算式的商吗? 让学生独立试算。 (2)沟通: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3。比拟568和567两个算式的联系。 (让学生明白,用一句口诀可以列出两个除法算式) 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 (1)男生一道,女生一道。教师巡察。 (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 5。小结: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我们把求商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课件:乘法口诀求商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一起读读。 三、反应练习(课件出示) 1、选择题:用“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求商的算式是: A、7+9B、79C、3
11、69D、637 2、请大家完成书上49页做一做的习题。 (学生汇报) 师:通过这一组习题,你们又发觉了什么呢? 生:我发觉,乘法算式里的积,在除法里做被除数。 生:乘法算式里的因数在除法里做除数和商。 生:这3个算式可以用一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发觉真了不起!乘法和除法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连续学习。 3、稳固练习 (1)练习:小猴摘桃子(课件9) 师:其实,儿童节不仅是我们小朋友们宠爱的节日,就连森林里的动物宝宝也喜爱出来看喧闹。这几只得意的猴宝宝想在“六一儿童节”上给同学们送上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是当他们来到桃树下面正预备上梯子的时候,才发觉梯子上早已站
12、好了除法算式,要算对了才能往上爬,小猴子怎么也算不出来,同学们你们愿不情愿帮帮小猴子? (2)练习:小猪吹泡泡 出示课件10:小猪吹泡泡的情境 师:小猴的问题解决了,小猪被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它特殊吹了一些泡泡来送给大家,假如你们把提算对了泡泡会飞的又高又远。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结合详细情境,探究连减的详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展计算。运用连减的有关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展简洁的、有条理的思索。结合运白菜的情境,进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力量。渗透简算、估算意识,提高计算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
13、独立思索的根底上加强沟通,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树立合作沟通的意识。培育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忱。 教学过程: 一、依据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今日我给大家带来了3条数学信息,自己读一读。 (1)白菜地共有白菜850棵。 (2)第一次运走245棵。 (3)其次次运走255棵。 生读。 师:依据这3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还剩多少棵白菜? 师贴出问题。 师:你们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次吗?试试看。 生说。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师:要求还剩多少棵白菜,能一步解答吗?那怎么办呢?你能独立列式并解答出来吗? 生独立完成。 师生沟通分析并板书(板书成两类
14、): 师:谁来说说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1)850-245-255 (2)850-255-245 (5)850-(245+255) =605-255 =595-245 =850-500 =350(棵) =350(棵) =350(棵) (3)850-245=605(棵)(4)850-255=595(棵) (6)245+255=500(棵) 605-255=350(棵) 595-245=350(棵) 850-500=350(棵) 师:其实这个分步的和综合的想法是一样的,我把分步的擦掉可以吗? 师:我把这些方法板书成了两类,看一看,我为什么这么分? 生: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一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
15、再求其次车运走后剩下多少棵?其次种方法是:先求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求还剩多少棵? 师:刚刚我们通过解决运白菜的问题,学会了三位数的连减, 我们的好朋友机智狗也想来凑凑喧闹,带来了两道数学题,小朋友们你会做吗? 小黑板出示试一试: 1000-207-168 436-179-36 三、实践应用,内化提高 师:学会了学问,下面我们来做几个练习,好不好? 1. 456-278-132 930-(80+480) 368-(168+127) 1000-185-145 2.衣服78元 鞋子52元 帽子35元 裤子75元 (1) 妈妈买了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付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 请你再
16、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自主小结,反思提升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生活中有许多连减的数学问题,就像今日讨论的运白菜一样,同学们要擅长发觉这些数学问题,并且要学会选择合理的算法。 五、课作练习,稳固根底 1.竖式计算: 1000-345-286 742-283-382 871-283-94 2.脱式计算 352-186-114 486-(286+153) 837+(74+36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操作,初步熟悉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育学生观看、分析、综合、抽
17、象概括等力量,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及合作力量。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观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熟悉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预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飘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消失。” 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认真
18、观看这些昆虫,你发觉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学问。 观看、感知,互议自己的发觉。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外形上观看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觉: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 1、剪一剪 ,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教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终沿画的线剪。翻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仿照,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师:用剪刀时留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看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
19、形的? (4)展现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师:同学们剪得都很美丽,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全部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局部。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现自己的作品。 刚刚我们发觉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预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翻开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觉了什么?(
20、上下对称) (2)拿出预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觉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预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觉?(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忆整理,拓展延长 1、这节课我们熟悉了什么?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集合 1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