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7篇.doc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7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7篇 一、教学目标: 1.轻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下列问题。 2.中度目标:区分物体的上、下位置空间关系。根本上会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下列问题。 3.重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学习内容。 4.培育幼儿的空间感知力量,养成摆放物体有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辨别上下位置关系,并能描述物体的上下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 四、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动物玩具若干、小架子(上、下两层)、苹果树挂图一幅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出示相应图片并提问。 故事:小狗和小熊玩了一天后回屋
2、休息,小狗抢先躺在了下铺。并说:“我累了,不想往上爬,你上去吧。”小熊便说:“这是我的铺,你上去。再说,我这么胖,怎么爬上去?”小狗还是不听,最终小熊只好困难地爬上了上铺。 看图片提问: A、小狗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最终睡在了哪里?(上铺) 三、新授: 1.认读上下。教师领读上下,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2.熟悉上下。学生举例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上下,如;宿舍的上下床、家里的鞋柜和冰箱、教室里的黑板和红旗、自己的头和脚、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小花小草等。 最新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2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1、 在详细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
3、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把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娴熟的计算。 3、 培育学生仔细、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 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 把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娴熟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预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看:同学们预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认真观看这幅图,你发觉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觉。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沟通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情景图
4、,从而使学生自己发觉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沟通,把握算法 1、 依据学生的沟通状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索,小组沟通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争论总结列竖式应留意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沟通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察、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沟通中把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练习,实践应用 1、 练习二第1题说说图意,沟通算法并汇报。 2、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察、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帮忙学生稳固两位数与两位数
5、的不进位加法计算,娴熟把握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日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随堂练习 最新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进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力量。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进展学生的估算力量。 教学预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美丽字, 需要他帮助。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
6、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熟悉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阅历估一估,进展学生的估测力量。 a)课前教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静静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阅历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沟通、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根底上进展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究竟有多长,你能想出有依据的好方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7、通过沟通,娴熟把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看直尺,然后争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熟悉毫米。 1.
8、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精确的结果。 要想比拟精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方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摸索究新知,坚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构造,形成表象。 (1)1毫米究竟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看和操做中获得这些学问。 (2)观看直尺,完成表格,然后争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熟悉。 请大家连续观看直尺,1毫米究竟有多长?估量一下桌面上的学具,哪一个厚度大约是
9、1毫米?再动手量一量,检验一下你的推断精确吗?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熟悉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头比,哪一个数据更精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赐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遗忘画出两个端点。 3.在( )里填上适宜的数。 4.在( )里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 3.推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最新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
10、操作,初步熟悉轴对称现象,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培育学生观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力量,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及合作力量。 3、通过对生活事物及相应图形的观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 初步熟悉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找、画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预备: 课件、各种对称的图片,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猜一猜、激趣导入。 教师:在这花儿盛开的季节里,昆虫们欢快的飘舞着,看!它们向这儿飞来了,不过它们只有半个身影。它们说:“只要你猜对它们是谁,它们就会消失。
11、” 教师:请你猜一猜它们分别是什么?(课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个身影,让学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虫的另一半。) 教师: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认真观看这些昆虫,你发觉了什么? 生:它们两边都是一摸一样的。 教师:像上面的左右两边都一样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对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更多对称的学问。 观看、感知,互议自己的发觉。有的同学从图案的外形上观看出对称的特点。 汇报自己的发觉:这些图形的两边都是一样的。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轴对称图形。 二、探究沟通 解决问题 1、剪一剪 ,教学教科书29页例1 (1)教师示范,先将一张纸对折,再画一画,最终沿画的线剪。翻开是一件上衣。 (2)学生仿
12、照,做一个剪纸。学生动手剪时,教师:用剪刀时留意安全,不要伤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观看这件上衣有什么特点?(是对称的) (3)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剪对称图形的? (4)展现学生剪的作品。(把优秀作品贴黑板) 教师:同学们剪得都很美丽,在对称图形的中间你发觉了什么? 生:我发觉全部图形的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教师:对,这些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把这个对称图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局部。那咱们能给这条折痕起一个名字吧!这条折痕在数学王国中叫做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翻到教材29页,拿出剪刀、长方形纸,照样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现自己的作品。 刚刚我们发觉图片里都是对称的图案,能不能通过
13、我们的小手也来找一找对称图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课前预备好的长方形纸先左右对折,翻开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左右对称)再上下对折,又发觉了什么?(上下对称) (2)拿出预备好的正方形纸片折一折,你发觉了什么?(同桌相互说一说) (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也对称。) (3)拿出预备好的圆形纸折一折,你又有什么发觉?(不管怎样对折,都是对称的。) 教师小结:通过对折,我们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都是对称图形。 教师:先用直尺标齐,再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学生自由发言。 三、稳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29页,做一做。 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下面的字母、数字和汉字哪些是
14、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1 2 3 4 5 6 7 8 9 3、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3题。 四、回忆整理,拓展延长 1、这节课我们熟悉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认真去观看,用双手去制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妙! 最新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篇5 教学内容: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橘子”,课本第3页 教学目标: 1、经受分橘子的实际操作过程,初步了解余数的含义,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结合实际操作,经受用竖试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体会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3、提高学生分析观看,推理和推断力量,养成良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数学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