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归园守拙一一陶渊明与园田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 背诵全诗,了解本诗内容,把握诗中写景所蕴之情。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掌握诗歌写景手法。审美鉴赏与创造 品味写景句,能分析把握诗中以动衬静手法的作用。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理解作者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工学习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朗读法、品读、比较、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先来看两个成语。这是一个理想中的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环境幽静、不 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它是一个理想的家园,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叫做世外桃
2、源。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 质朴状态,这个变化的过程,叫做返朴归真。“世外桃源”和“返朴归真”这两个成语,都和我们今天接触的诗人陶渊明有关 联。今天我们将通过对归园田居(其一)的学习,欣赏陶渊明描绘的“世外 桃源”,感受陶渊明“返朴归真”的心灵状态,同时提高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二、预习检测。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是东晋时期著名 的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语言平淡 自然,简洁含蓄,情感真实,开创了田园诗风的先河。三、诵读诗歌,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地听配乐朗读。教师点拨:提示学生注意五言诗
3、歌的节奏(二二一、二一二),注意诵读中轻重、 缓急、强弱的把握,来再现诗人的情感。2、学生活动:自己动手划分节奏,自读诗歌,揣摩情感,推荐学生示范朗读。 3、自主学习。“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标题告诉我们诗人要回到田园生活;“归”是题眼。请以“归”字为核心自主解读诗歌。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去何处?归去如何?请同学们默读诗歌,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提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明确: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提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
4、尘网中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用上“尘网” 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 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未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 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 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了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 痛苦之深。2)、为何而归?明确:性本爱丘山(本性)提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其实,这一个“误”字,一 “误”多年又何尝不是带着期
5、望的去“误工几经坎 坷,在官场中碰的头破血流,看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陶渊明 无限的人生心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 于是,在他的心目中,恬静悠闲的农村是唯一的干净乐土了,环境之劣,时间之久 催促着他确实应该归向园田了!追问:“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 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的诗句哪一句?)明确:守拙归园田。课下注释说:守拙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要想保持自 己的本性,就要“守拙”。陶渊明把自己归隐说成是“守拙”。就是从世俗中“复 得返自然”,在归隐过程中保持住自己的本性。最好的去处
6、,就是田园。3、归向何处?明确:归向园田明确:陶渊明开创了将农村生活作为题材的田园诗,农耕、农家的景象第一次被 写入诗歌中。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 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描述他归隐之后生活的诗句及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明确:“无尘杂”“有余闲” “久” “复”提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明确: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小结: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归字,点题句是守拙归园田。开头八句概述了自 己从出仕到归田的原因;接下来八句,
7、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描述;最后四句,是 对归返田园生活的总结和赞美,全文表达了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 的热爱和赞美。现在让我们来跟着这个思路把诗歌再读一遍。五、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诗人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田园风光?描绘了怎样的意境?(温馨提示:写了那些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来分析)“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这八句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近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以声衬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整体来看,写景句运用视觉与听觉描写相结合、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衬静等 手法,营造了简
8、朴、空阔、优美、恬淡、朦胧、宁静、和谐的美好意境。这里描 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 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 清新喜人的图画。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令人神 往。一派世外桃源好光景。2、诗人在表现田园生活的时候写到了 “鸡鸣狗吠”,会不会破坏这恬静的画面? 明确:以声衬静,动静结合。(步骤一)“狗吠深巷中”写了深巷中传来的狗叫声,“鸡鸣桑树颠”写了桑树间的鸡鸣。 (步骤二)以有声衬无声,以动衬静,更显出乡村的宁静,和平,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 喜爱之情。(步骤三)3、“羁鸟恋旧林,
9、池鱼思故渊。”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 情感?答:这两句用了比喻,用“羁鸟”“池鱼”比喻诗人自己,以“故渊”、“旧林” 比喻田园,这就充分的表现了他已经厌倦了仕途生活,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 逃脱官场这个大“樊笼”。形象生动的表达了受到束缚的诗人回归田园的迫切心 情。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阐运用(结合诗句阐 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 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 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
10、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 分析。六、课堂小结,思维整合。概括本诗的艺术特色:白描。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 生动的形象。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 处的与诗意合拍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 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纯朴自然 的艺术境界。这是实景一一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境,但更是心境一一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 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生动形象的比喻。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
11、误 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 “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4、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七、比较探究曹操和陶渊明通过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抒发了内心最真实的 心态。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支持曹操的建功立业还是陶渊明的归隐田园,在 现代社会,我们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表观点。交流明确:曹操和陶渊明是两种不同思想下的两种人生选择,都是内心最真 实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选择殊途同归。我们青年一代,要有“为天地 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 要不忘初心,坚守住自己内心的本真。八、结束语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就是“返朴归真” 了。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不丢失 人的本性;第二是“朴”,不造作,不贪慕虚荣,怡然自乐、潇洒之至。时至今日, 这仍是很多人推崇的生活方式,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在生活中,能保有“真”“朴” 的美好品质。九、作业布置1、背诵默写全诗;2、配上合适的图片和乐曲,参加班级朗读会;3、阅读桃花源里的陶渊明板书设计: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守 拙 归 园情 交融 景返朴归真世外桃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