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
《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学习资料:10每章重点(郑旸).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医学心理学定义: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有关健康和疾病中的心身相 关性,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 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 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3、新医学模式和医学心理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整体观心身统一观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主动调节和适应观4、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特殊性基础理论的多样性心理因素的主观性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5、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行为定量描述:这是现象学的方法,一般通过观察、晤谈等方法。间接定量:主要指
2、各类心理测验和临床问卷调查等方法。直接定量:在医学心理学研究领域,这种定量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实际研究中,往往综合使用上述各种定量方法。6、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以研究使用的手段分观察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调查法:包括会谈法、访问或座谈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例如人格量表、智力量表、症状量表等 等。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2)以研究对象多少分个案研究与抽样调查(3)以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分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第二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一、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1、意识层次理论意识 (conscio
3、us)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属于意识层次。 如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和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感知力等。潜意识(unconscious)又称无意识,是人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一些不被 社会标准、道德理智所接受的被人压抑着的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前意识(preconscious)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这就是指目前未被意识到,但在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 他人的提醒下可以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2、人格理论自我控制(意志):自我监控(自控点) 第四章心理应激一、发展1.坎农的战斗一逃跑反应(f
4、ight-or-f 1 ight response)模型(1929年)个体在觉察到一个威胁时,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轴被激活,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 系统的作用,躯体被迅速地激活和唤醒。2.塞里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ILSelye)最早用“应激”这一术语来代表严重威胁机体内稳态的任 何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将引起应激的刺激称作应激源。机体面临不同的有害刺激却表现出相 同的、非特异性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同的刺激共同的HPA轴。据此, 他于 1936 年提出了 “一般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模型。 警戒期
5、抵抗期衰竭期二、总论1、应激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或综合体系:.其中包括应激源(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心身反应 及其他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变量应激反应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等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健康疾嫡图 认知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2、心理应激是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 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或多因素作用系统)3、心理应激定义的5个要点:(1)应激源:包括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和文化的(2)中介因素:包括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认知评价在其中起关键作
6、用。(3)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心理、行为反应(4)各应激有关因素概念之间相互存在内涵上的交叉(5)应激的本质就是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需求的适应。结果有二:适应或不适应。4、意义(1)、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各种心理社会因素(2)、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双重影响: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过强的应激,不论是积极应激还是消极应激,都会使适应机制失效,从而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疾病。 (3)、应激可能与直接或间接发生疾病以及加重病情相关。三、应激源(生活事件)应激源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 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刺激。应激源与健康数量太多对健康不利消极的、不可
7、控制的、涉及生活核心部分的、过分强烈的应激源四、应激反应强烈或持续的应激刺激-强烈或持续的心理应激反应-强烈或持续的生理应激反应-心身障碍 一心身疾病1、应激的心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认知反应2、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 失助(helplessness)“习得性失助”:指个体在受到多次挫折后产生了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从而导致的一种在应对有害情境时的无能为力、听天由命、被动挨打 的行为状态3、应激的综合性反应:心身耗竭(burnout):现代职业领域与应激相关的职业病;创伤 后应激障碍(PTSD)4、应激的生理反应及其心身
8、中介机制心理-神经中介机制1交感神经-肾”髓质轴皮屋=下丘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W体-肾”皮质轴皮层 丘脑垂体l:/,靶腺轴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生长激素等心理-神经-免疫中介机制:皮层=汗丘脑= 腺垂体1=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I 免疫抑制(胸麻下淋巴组织退化或萎缩,淋巴细胞的抗原反应性降低,巨噬细胞活动能力下降,造成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瘗功能均受抑制)五、认知评价认知评价被认为是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初级评价:事件经过初级评价,有三种可能的结果,即:无关的、积极的或消极(伤害、威 胁、挑战)
9、的。次级评价:是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的评价过程,主要对个体是否可以克服应激性事 件所带来的“伤害”、“威胁”或“挑战”做出评估。所以次级评价又被称为应对评价。其 核心的问题是:“对这个问题我能做什么? ”以及“这些应对策略的有效性如何? ” 六、应对方式应对活动涉及应激作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应激源、认知评价、社会支持、应激反应等。 应对的努力有两个方向,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身。应对可以是有意识的,比如采用各种应对策略;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比如自发地运用心理 防御机制。.应对方式可能是健康的,比如放松、锻炼、寻求社会支持等;也可能是不健康的,比如吸 烟、喝酒、暴食、退缩、攻击等。应对的
10、目标是心身重新达到平衡,也即重新适应环境,并尽量减少痛苦和烦恼。但是应对 的目标不一定能实现。既然应对是认知和行为的措施,所以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可以学会的,因此,可以通过应对 技巧指导帮助个体学会在应激状态下运用有效的应对策略。根据应对的指向分类针对问题的应对(problem-focused coping):面对应对、有计划地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 (或为情绪)针对情绪的应对(emotion-focused coping):保持距离、承担责任、积极重新评价、逃跑/ 回避、自我控制根据应对的过程分类过程应对 (process-oriented coping)特质应对(trait-oriented
11、coping)根据应对主体分类心理活动应对:如再评价、幻想、自责等行为操作应对:如回避、服药、倾诉等躯体变化的应对:如放松等根据应激系统中的因素与环节:针对生活事件:计划、回避、面对、分散、升华等针对认知评价:自责、幻想、淡化等。针对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述、隔离等。根据特定事件对象的应对医学应对问卷(MCMQ):心肌梗塞病人的“否认”问卷应对研究意义(病因学、应对指导的临床应用包括问题解决、回避、再评价、求助、转移、 放松训练).心理防御机制:属精神分析概念。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客观条件发生矛盾而造成 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而心理防御机制则起到减轻焦虑的作用。当防御 机制
12、不常应用时,其对减轻压力有适应性价值;但如果防御机制被频繁地应用,个体形成了 回避现实的人格,这就会导致心理异常。有自恋型、幼稚型、神经症型、成熟型。常见的心 理防御机制:压抑(repression)、否认(denial)、退化(regression)、幻想(fantasy制 转移(displacement)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投射(projection)抵消(undoing)、 转换(conversion)、反向形成 (reaction formation) 升华 (sublimation)、幽默 (humor) 七、社会支持 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
13、具有减轻应激的作用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朋友支持、其他人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 度社会支持对健康的保护作用:社会支持可以增强疾病患者的康复能力。社会支持可以减少个体在应激过程中的消极情绪反应,有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支持可以降低患病的概率。社会支持可以降低死亡的危险。社会支持对健康保护作用的机制:缓冲作用假说独立作用假说八、人格应激中有利于适应的人格类型:坚韧人格、感觉寻求者人格、乐观主义人格、幸存者人格 应激中不利于适应的人格特征:A型、B型、C型第四节认知疗法一、认知治疗定义与理论假设认知治疗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Beck认为是自
14、童年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内部心理模式(深层的人格 部分),个体在生活中就是参照这些内部模式对外界事物进行认知。如果这种图式倾向于采 用消极的、失调性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即为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主要有脆弱性、吸引 /排斥、完美主义、强制性、寻求赞许、依赖性等。负性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一一某些严峻生活事件激发一一负性自动思维(主 要是浅层的认知结构,本人认真思考能发现,但太习惯了,不被注意)一一情绪问题一一负 性自动思维加重认知歪曲:深层功能失调性假设(图式)一一某些严峻生活事件激发一一中间歪曲的认知加 工(任意推断)(选择性概括)(过度引申)(两极端思维)(等)
15、一一浅层负性自动思维 (我没有用!)(他心中就没有我!)(做这个工作本来就是错误的!)二、理性情绪疗法1 .理论基础激发性事件A (activating events)对于这些事件的信念B (belief system)尤其是非理性信念一一情绪或行为的后果C (consequence)包括功能不良外显行为和情绪反应。非理性信念有三种基本形式:自我完美信念;公平世界信念;自我中心信念2 .治疗措施基本治疗目标是说服患者对问题做理性情绪分析是有益的;识别藏在目前痛苦背后最重要的非理性信念;向患者揭示如何质疑这些非理性的信念;把这种质疑的学习推广到未来的自我治疗,自己质疑有关新问题的非理性信念。治疗
16、主要分三个阶段:1先对有关患者最紧迫的事件A做工作性描述,然后判定患者视为由A引起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的后果C。此时也不对那些后果进行质疑。2探讨事件A和后果C之间的信念。3逐步以强有力的说服和直接对质,说服患者用理性信念代替非理性信念的好处。3 .适应证:包括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特别是社交恐怖症。三、贝克的认知疗法1 .理论基础本疗法强调心理问题与情绪相联系的异常认知因素认知歪曲:选择性概括,过度引伸,两极思维。功能不良假设:例如,“如果我要幸福,那么就必须什么事情都是成功的。”“如果我要安全,那么就必须 预测和准备所有可能的危险。”2 .治疗措施(具体非常复杂,此处仅简提)认知技术:识别
17、和改变自动思想及认知歪曲;发现和改变功能不良假设(信念)。行为技术:具体包括行为日记、行为监督和行为训练等。第五节来访者中心疗法一、概述二、基本治疗方法无条件积极尊重和接纳(acceptance)通情(empathy)和理解和睦关系谐(rapport)三、适应证适应不良和神经症的学生、儿童与父母,各种慢性精神病缓解期咨客和各种心理障碍者,广 泛应用于婚姻、家庭、教育、工商第六节森田疗法一、森田神经质森田正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关东大地震期间,发现久治不愈的神经症病人当灾难临头,流 离失所,营养不良,疲惫不堪时,症状反而减轻甚至消失,结合他本人的患病经验,森田认 为神经症是具有特殊素质的人的一种特
18、殊心理反应。这种特殊素质是一种表现为内向型的、 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度的追求尽善尽美及过分渴望生活完美的神经质即森田神经质。二、森田正马的“精神交互作用”具有森田神经质的人,往往求生、求全的欲望强,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担心,把一 般人在某种场合下可能产生的感觉(如用脑时间过长引起的头昏,兴奋时难以入睡等)误认 为是病。因而恐惧、紧张、注意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是过敏就越感到焦虑,“症 状”也就越严重。反过来又加重恐惧感而形成恶性循环。森田把这种现象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即当人过分集中于某一感觉时,则该感觉就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 注意力越发集中在这种感觉上。感觉和注意
19、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三、森田疗法治疗原则“顺其自然”的治疗原理让病人承认并接受症状的现实,不把症状当作自己的心、身的异物,不加排斥,也不设法排 斥,以消除主客观之间的冲突。“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除了对症状采取顺应的态度,还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即忍受痛苦也要接受症状并努 力做应做的事。四、住院森田疗法实施步骤绝对卧床阶段卧床时间大约为47天,这个阶段病人只能面对寂寞,面对焦虑,焦虑在这个阶段可能达到 顶点工作治疗阶段轻工作活动时期,时间为一星期重工作时期,大约一星期生活训练阶段时间相对较长,大约两周,也可持续34周,视情而定。是让病人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进一 步体验顺应自然的原则
20、。五、适应证森田疗法主要适用于森田神经质引起的神经症,包括普通神经症(即神经衰弱),强迫观念 症,恐怖症,发作性神经症如心悸发作、焦虑发作、呼吸困难发作等。因他没有注意到多数 神经质病人的发病原因是实际困难不能解决或不能适应。故高武良久认为,只有森田神经质 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证。第七节暗示与催眠疗法一、暗示和暗示性暗示(Suggestion):就是以间接的、含蓄的信息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影响暗示性因素:个人的因素;陌生知识领域(包括未知领域如气功);暗示信息发送者的 权威性;被暗示者对其的信任程度暗示性测试:嗅觉法(清水试管);平衡法(面壁而立);手臂法(闭眼平伸)二、暗
21、示疗法 (Suggestive therapy)言语暗示 (Verbal suggestion)操作暗示 (Operant suggestion)药物暗示(Drug suggestion)环境暗示 (Environment suggestion)自我暗示 (Autosuggestion)三、暗示疗法适应证暗示疗法对于暗示性高的病人效果较好,暗示性低的病人反应差。临床上主要用于神经症、 疼痛、瘙痒、哮喘、性功能障碍、口吃、失眠等心理行为障碍。第八节松弛疗法一、松弛疗法(relaxation therapy)原理心、身和内脏(皮层、随意神经和植物神经)三者是相关的。可以以肌肉放松为中心建立松弛条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心理学 学习 资料 10 每章 重点 郑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