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杯》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夜书杯》教学设计(山西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旅夜抒怀杜甫知识与能力1 .通过诗歌题目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2 .掌握诗歌的一般鉴赏方法:“五看法”方法与过程1 .诵读法2 .品味鉴赏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味杜甫老年漂泊孤寂凄凉的人生况味,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1 .据课后注释,掌握诗歌大意。2 .阅读杜甫生平材料,了解此诗写作背景。一 .课堂导入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透过人的眼睛这扇窗来窥视人的内心世 界。而对于一首诗来说,诗歌的题目无疑就是它的眼睛。因此我们今天就从诗歌 的题目入手来解读杜甫的旅夜书怀,试着来窥视一下他的内心世界。二 .诵读诗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
2、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三.通过题目,研读文本,品味情感1 .通过“旅”字看背景思考: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明确:“旅”是旅居之意。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阖州 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 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 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
3、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小结: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再加上这 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 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 这种心情。2 .通过“夜”字察实景第二个关键词是“夜二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明确: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的? 明确:细草微风岸,危橘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明确:共有两组:细草、微风、岸、危橘、舟,星、平野、月、江流。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
4、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橘和孤独的小 舟对抗漫漫的长夜。(凄冷)第二组: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 浑阔大)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 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采 用了什么手法?明确:此诗写的是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 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 这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3 .通过“书怀”悟实情“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把诗
5、中“书怀”部分朗读一遍。明确: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了 “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如何理解“名岂 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两句诗呢? 明确:我的名声难道是因为文章而显著吗?做官倒是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 换句话说就是:我的“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但“休官”倒是因 为“老病”的原因。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下的反话,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 “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 了。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此时确
6、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 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 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尾联:“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以广阔天地间的一只“飘飘”的“沙鸥喻己,显然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 这是比喻的修辞;另外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 了。这是对比手法。四.拓展延伸杜甫的这种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明确:在其后两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的登高。在他去世前两年所作登岳阳楼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五.诗歌小结这节课我们把杜甫旅夜书怀的题目作为切入点鉴赏
7、了本诗歌,并由此窥视了 作者内心的自伤漂泊、孤寂、凄凉的情感。“旅”一一看作者,看背景;“夜”- 察实景,看意象;“书怀”-悟情感,味人生。因此,我们从中总结出诗歌赏 析的一般方法,即“五看”:一看诗歌题目;二看作者背景;三看物象意象;四 看情感词语;五看诗后注释,然后再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积淀,赏析诗歌。六、运用这节课所学方法,完成下面的练习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 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 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 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七、板书设计看题目旅居看背景、看作者草(细)、风(微风)、岸橘(危)、舟(独)旅夜书怀看意象“五看”星(垂)、平野(阔)月、大江流岂、应看情感书怀沙鸥(飘飘、天地) 看注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