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共五篇.docx
《2023“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共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共五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发言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 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习近 平总书记对生态问题的深刻关切、对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 对“三农”工作的远见卓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 人民领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作为伟大改革 家的巨大勇气和严实作风。通过学习感悟真理伟力,推动学思践悟更进一步,立足 本职工作,就如何把案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经验启示转化为 自身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xx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行动 谈以下三点认识:一、强化学习教育,为建设科学发展新XX提供精神力 量一是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和
2、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宣 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学习党的二 十大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 装头脑、指导实践。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 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 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修 着一件事情办成,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跨越,最终实现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到“千 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蝶变。党员干部当读懂其中“建新 功”的担当篇章,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 环节,勇于在思想观念上“破冰”,善于在行动本领上“破 局”,主动跳出“舒适区”,积极适应“
3、新角色”,既做“大 管家”又做“店小二”,冲破能力瓶颈的“天花板”,始终 准确把握前进的方向,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跃升。2023年开展“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 交流研讨发言及心得体会6月5日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 万工程”)实施20周年的日子。“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 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 决策,全面实施以来,深刻改变了当地农村的面貌,造就了 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千万工程”中,蕴含着做好“三农”工作的创新理念 和方法,值得借鉴学习。今年年初,我市召开了市委农村工 作会议,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结合我市实
4、际, 学习“千万工程”的有效经验,能够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 迈出新步伐,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从“千万工 程”实践经验看,“党建”这个强劲动力贯穿全程。聚焦我 市,藁江区古南街道花坝村、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巫山县 竹贤乡下庄村这些乡村振兴示范案例,无一不是以党建 为引领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 “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就是在强 化党建引领理念;同时,聚焦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 “选优育强村带头人”“增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能力” “抓好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等措施,为更好发挥基层党 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再添一把火
5、。坚持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桃花源”。“千 万工程”造就了浙江万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宜居乡村, 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我市集大城市、 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市情特殊;各区县资源禀 赋和发展程度不同,尤其需要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例如,在做好“土特产”文章方面,需要以高质 高效为目标;在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 中,需要围绕各地特色来规划、建设、治理,等等。总而言 之,就是政策制定不搞“一刀切”,科学准确把握各地差异, 在巴渝大地上,实现“各美其美”。坚持以民为本,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千万工程”的 核心,在于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6、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农 村生活品质。具体到我市而言,就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 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持续稳定增加 农民收入。例如,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促增收; 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就业创业稳增收;建立普惠型农民补贴 长效机制,惠农支农保增收;强化“一区两群”对口协作, 帮扶协作助增收。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以改革之手 推开农民的幸福大门,增进民生福祉,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 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我市,最艰巨 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学习“千万工程”,就是要学习和借 鉴浙江经验做法,有力助推我市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在加快 建设
7、农业强国中展现更多我市担当、作出更多我市贡献。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 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 简称“千万工程”)的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内涵 外延不断深化拓展、迭代升级,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 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 活的有机融合,在浙山浙水之间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 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地 球卫士奖”。“千万工程”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起到示范效应、
8、 在国际上得到充分认可,根本就在于根植其中的精髓要义贯 通历史、现实和未来,链接浙江、中国和世界。先“洗脸”后“化妆”,修复美丽生态。新世纪初,浙 江经济在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特别是 农村乡镇企业迅猛发展,“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随之而 来的是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 问题的反映日益增多。“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 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 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 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 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 新路径。今天的浙江
9、,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规划保 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 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 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 收的省份。好风景造就好“钱景”,发展美丽经济。“千万工程” 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 念贯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注重 抓好发展强村、反哺富村,实现了 “美丽风景”向“美丽经 济”的有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 之路。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余村考察, 高度评价余村下定决心关闭“高收入”的矿区、全面走绿色 发展
10、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理念。今天的浙江,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 态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5431元 提升到2022年的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 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已达51.2%。随着“千万工程”持续 推进,浙江不断打通拓宽“两山”理论转化通道,“绿水青 山”在永续增值中充分释放发展动能。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共建美好生活。“千万工 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 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正因如此,“千万工程”又被 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 府为农民办的最受
11、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但要想把 这件实事办好,就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主导地位,充 分调动并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 推进“千万工程”进程中,浙江坚持从农民群众最直接、最 现实、最关心的事情做起,由表及里、塑形铸魂,把精神文 明建设贯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全过程,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 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同时,注重调动各方面 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 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 共同推动、共同建设的大格局。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千万工程”走的 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农业农村现
12、代 化的路子,根本目的在于为乡亲们谋幸福。牢牢把握这根准 绳,认真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因地制宜,务求 实效,我们就能在与人民群众的“双向奔赴”中激发乡村振 兴的磅礴伟力。养,练就过硬本领,才能不断在理论、制度、科技等方面进 行创新。我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开展党委理 论学习中心组会,按照“学理论,转观念,出思路,干实事” 的思路,认真组织学习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同时结合新形势 新任务,及时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理论学习与贯 彻落实上级重要工作部署相结合,积极开展调研,在城镇规 划、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思路创新,提 高领导和决策服务水平。各村委扎实推进“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共五篇 2023 千万 工程 经验 案例 专题 学习 研讨 发言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