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二则《礼记》二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礼记》二则《礼记》二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礼记》二则《礼记》二则》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礼记二则礼记二则一等奖创新教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礼记二则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其中所讲 的很多原则与方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虽有嘉肴这篇文章是关于 学习态度及学习方法的篇目,逻辑严密,有条有理,并且言简意赅, 浅显易懂,用类比的方法提出了 “教学相长”的论点,意在让学生明 白:不仅生活中可以习得道理,获得感悟;同样,学习也要有正确的 态度和方法。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有关礼记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并背 诵课文。2. 理清文章脉络,赏析文章言简意赅的语言风格。3. 了解古代圣贤关于“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2、积累文言知识,正确翻译课文。【教学难点】理解“大同”社会的内涵。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景激趣新课导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礼记里的一篇文言文,感悟为学之道。第二板块【预习检测 了解情况】先向学生展示要检测的内容:1.给下列生字注音。嘉肴()自强()学学半() 兑()命明确:ji a y a o / qi a ng / xi a o / yu e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在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2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 信,培养和睦气氛。3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3、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 老年人能够善终,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 无妻、老而无夫、幼而无父、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4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憎恨它不 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5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样一来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就不会 发生,于是(家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门而不关闭。6 .是
4、谓大同。这就叫做“大同”社会。自我检测: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在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 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 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够善终, 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老而无夫、 幼而无父、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 子要及时婚配。财货,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力气, 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样一来 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就不会发生,于是(家 家户户)都从外面带上门而不关闭。这就叫做“
5、大同”社会。学生活动:分组展示文言知识1 .通假字推举)老而无妻的人)今义:回,还)今义:窗户)(1)选贤与能(通“举”,选拔、(2)矜、寡、孤、独(通“鳏”,2 .古今异义(1)女有归(古义:子女出嫁(2)外户而不闭(古义:门3 . 一词多义(1)寡:矜、寡、孤(老而无夫的人)寡人(国君或皇帝的自称)(2)修:讲信修睦(培养)修狭者为之(长)(3)亲:不独亲其亲(以为亲)不独亲其亲(父母)4 .词类活用(1)亲其亲(名词用做动词,以为亲)(2)子其子(名词用做动词,以为子)师生共同完成以下环节:整体感知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请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大
6、道之行也讲信修睦”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 说明。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阐述了 “大同”社会 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描绘了 “大同”社会 的未来图景,表达了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期待。第五板块【再读课文深层思考】1 .文中的“大道”指什么? “大同”指什么?明确: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 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 和平的大同社会。2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明确: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老有所终皆有所养)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货恶其不 必为己)3 .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明确:(1)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2)对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3)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4 .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明确:“大同”社会是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 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5 .要实现这些理想,需要什么条件?明确:(1)人们的思想观念;(2)人们的水平;(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4)经济的发展;(5)社会组织形式的
8、发展。6 .找出排比句、对偶句,并指出其效果。明确:排比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对偶句: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效果:结构整齐,使语势增强,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第六板块【师生归纳 拓展延伸】主旨归纳本文通过阐述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理想生活的期待。拓展延伸1 .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之处? 你是如何看待文中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明确: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 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2 .说说“大同”与“小康”的区别。如今国家也提出先要领导人民实现“小康”水平。“小康”
9、一词, 出自礼记,据传是孔子所言。其中礼运篇,描述西周初期的 社会景象,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这一篇,孔子提出了两个相互关 联的概念,一个是“大同”,一个是“小康二比较起来,“大同”理 想里说的是“不独亲其亲,不独亲其子”,“亲”和“子”而又“不独”, 因此是全社会都要共同关心的对象;而“小康”,则只是“各亲其亲, 各子其子”,以家庭为单位。3 .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对社会理想的论述?明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一孟子 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一一林觉民4 .阅读下文,小组交流,各自说说自己的看法。唐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
10、之,上晒之日民之所以为盗 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 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 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 焉。【注释】晒(shen)微笑。野宿:在郊外露宿。第七板块【实战演练自我检测】1 .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明确: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1)天下为公(2)选 贤与能(3)讲信修睦2 .礼记中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 对应的原文是什么?明确:三个基本特征:(1)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受到社会的 关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所
11、 长,矜、寡、独、废疾者皆有所养。);(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 能安居乐业(男有分,女有归。);(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 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3 .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则是什么?明确:行大道4 .礼记中拿现实社会与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以鼓舞 人心的语句是:。明确: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第八板块【板书设计思维导图】第九板块【布置作业夯实基础】1 .背诵课文。2 .写一段文字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200字左右)2.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字词。虽()至道()旨()是故()善()自反()困()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记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