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
《《9《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日知录》三则》教学设计(河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日知录三则教学目标1、学习日知录三则的前两则,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及句子的 含义。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等思想以及 它的现实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论语有言:“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 矣。”显然,这是论语在阐述好学的表现,千年后此句中的日知给了 清朝学者顾炎武以启示,他以三十年所记,终成一篇,取名日知录,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则,了解它的思想。二、研习课文(一)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投影原文)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讨论:(1)、本则观点是什么?(文须有益于天下)(2
2、)、“文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原因是什么?(明道、纪政事、察民隐、 乐道人善)(3)、无益之文有何弊端?(怪力乱神、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 /正:文不可绝于天地一一明道、纪政事、察民隐、乐道人善一一益文须有益于天下(观点)、反:无益之文:怪力乱神、无稽之言、剿袭之说、谀佞之文 损3、小结:第一则选文告诉我们好文章之特点和意义,读好文章固然重要, 但写出好文章,写出优秀的作品更重要。可问题是,好作品不是那么容易 出炉的,请大家接着看一一著书之难。(二)研习第二则著书之难1、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2、讨论:(1)、从著书的角度,作者肯定了哪些书、否定了哪些书?作者提出了一 个怎样的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日知录 日知录 教学 设计 河北省 县级 语文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