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蠕虫感染资料.docx
《肠道蠕虫感染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蠕虫感染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化道蠕虫病锁定消化道蠕虫病的传染是虫卵和幼虫。传播途径可自口、皮肤及自身感染等。其感染可以水、 蔬菜和动物为媒介。致病原因和患病严重程度除与寄生虫数量多少有关,寄生虫与宿主间相 互作用也很重要。蠕虫寄生人体后可掠夺宿主营养,排泌对人体有害的代谢产物。阻塞某些 消化道或者挤压,破坏某些组织而致病。宿主可通过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对虫体及其产物 发生各种反应。(Helminthic Disease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我国地处温、亚热带、其地理、气候及土壤条件均适合肠道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故蠕虫病是 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特殊在农村及儿童发病率高。本节重点叙
2、述消化道蠕虫病,包括: 蛔虫病、钩虫病、烧虫病、绦虫病、包虫病及肝吸虫病。消化道蠕虫病是可以预防的疾病。我国仍需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讲究精神文明、有计划 性地普查、普治,尽快泯灭几种危害较大的消化道蠕虫病。2蛔虫病 (Ascariasis)蛔虫病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 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 大部份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幼虫。幼虫钻入肠粘膜,经淋巴管或者微血管 入门脉、肝脏、下腔静脉而达肺;在肺内脱皮后形成1毫米摆布的幼虫。幼虫穿过微血管经 肺泡、支气管、气管上升至咽,
3、然后再被吞入胃,此即构成蛔拗移行症。蛔蝴到达小肠后 发育 为成虫(图2-9-1)o自吞食虫卵至成虫成熟约需75天,在小肠内生存期约为12 年。3临床表现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称蛔虫病。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者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 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琴麻疹。 儿童 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4蛔虫发育过程与传播肠内蛔虫普通处于肃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 虫骚动及钻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4、胆道蛔虫症系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表现为剑突下蓦地发生阵发性绞痛或者钻顶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 肩 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及呕吐。腹壁软仅疼痛发作时腹壁轻度痉挛,剑 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胆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蓦地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 管或者肝内胆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或者急性出血坏死 型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肝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者蛔虫卵长期存留胆管或 者胆囊时,可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胆石。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引起部份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 心、呕吐、腹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绳样索状块物
5、。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彻底性肠 梗阻。其它伤寒或者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胃壁引起穿孔,产 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行时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者钻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 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尔蛔虫可到达喉或者气管,引起窒息。5诊断肠道蛔虫可根据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出虫卵及/或者既往有吐虫或者排虫作出诊断。胆道蛔虫的诊断可根据以下几点:青年或者儿童突发剑突下绞痛;疼痛异常剧烈,但局 部肌痉挛及反跳痛并不明显;既往有便虫、吐虫史或者大便查到大量蛔虫卵;除外其 它急腹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有条件行急症十二指肠镜检查时,可直接发现成虫 已部份钻 入胆道,露出尾段
6、在十二指肠内。6治疗驱虫治疗(-)苯咪喋类化合物 为广谱驱虫剂,可杀死蛔虫、钩虫等。其杀虫机理为药物对虫体有 选择性、不可逆性地抑制其摄取葡萄糖的作用,使虫体内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 原酶,妨碍三磷酸腺甘产生,导致虫体无法生存与繁殖,最终死亡。常用的药物有:1 .甲苯咪n坐(Mebendazole)儿童用量每天为50-150mg,成人每次100mg,早晚各次,连 服3天;若未驱尽,三周后可再用第二疗程。该药驱蛔效果较佳,副作用少见,大量感染用 此药驱虫时,可有腹痛、腹泻,但较轻微。2 .丙硫咪喋(Albendazole)商品名肠虫清,为新的广谱驱虫剂。剂量为400mg, 一次吞服。 疗
7、效达90%以上。但在大规模治疗中,偶有发生口吐蛔虫的反应。3 .左旋咪噪用量为150mg, 一次服用,本药驱蛔作用不及甲苯咪噪,但较哌嗪为优,副作 用轻微,偶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少数病人服药后浮现肝功能轻度伤害。早期妊娠、 肝、肾疾患应慎用。4 .睡苯咪嚏(Thiabendazole)成人每公斤体重25mg,早晚各1次,连服3天,日用量不 可超过3g,此药已被甲苯咪唾所取代。(二)曝喀咤(Pyrantel) (商品名抗虫灵、驱虫灵)是广谱抗虫药,能使蛔虫肌肉剧烈 收缩,引起痉挛性麻痹。用量为510mg/kg,晚1次顿服。副作用有头痛、头晕、呕吐等, 对孕妇、急性肝炎、肾炎、严重心脏病及发
8、热病人应暂缓给药。(三)驱蛔灵(枸椽酸哌嗪)成人每次3-4g,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50mg (最高量不超 过3g)睡前顿服,连服2天,便秘者加服泻剂。副作用轻,偶有眩晕、呕吐、头痛等。此 药已渐少用。(四)苦栋皮 有效成份为川栋素。实验证明它能麻痹猪蛔虫头部,故亦有一定的驱蛔效果, 但用量大时,有毒性作用。成品为川栋素片,成人200250mg,空腹顿服,此药目前较少 用。(五)其他有报导氧气驱虫及针灸驱虫,有时故意料不到的效果。并发症治疗 (-)胆道蛔虫病 阿托品氯丙嗪或者杜冷丁解痉镇痛;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治疗;及时采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控制胆道感染。(二)蛔虫性肠梗阻 不彻底性肠梗阻者
9、先用内科治疗包括镇静、解痉、止痛及胃肠减压, 待腹痛缓解后再进行驱虫。服用豆油或者花生油80 150ml (儿童60ml)可使蛔虫团松解, 缓解症状,症状消失后12天再驱虫。氧气疗法也可使蛔虫松解,浮现彻底性梗阻时,应 手术治疗。7预防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卫生,治疗病人和感染者以及加强粪便管 理等。附:蛔拗移行症。本症系吞食大量虫卵后89天,由于大量蛔坳到达肺部,引起肺泡出血、水肿及细胞浸润, 病人可浮现过敏肺炎的征兆。重者有发热、干咳、血丝痰、尊麻疹等症状。体检肺部有哮鸣 音和湿罗音;X线检查示肺纹增加;严重者一或者二侧肺内有大小不等的片状或者斑点状阴 影,普通12周
10、消退。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痰液也可检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并可查见 蛔恸,以上改变,儿童较为多见,大多数患者吞入虫卵量少,仅有轻度咳嗽或者毫无症状。 另有极少 数病人偶尔因蛔恸移行至脑、胸膜、眼等器官可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并产生相应 的症状,治 疗:左旋咪哇隔日口服120mg,共服6次,可获满意疗效,呼吸道症状迅速得 到改善,血中嗜酸粒细胞显著下降。8钩虫病(Ancylostomiasis)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者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特 别 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 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钩虫病的传染源
11、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钩虫感染在我国分布极广。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适当温、湿度的土壤中孵化。约1周摆布经杆状拗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丝状拗,丝状拗接 触人体即钻入皮肤,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后循支气管、气管而达咽喉部, 然后被吞入胃,构成钩蝴移行症。钩拗主要在空肠,少数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上段内发育为 成虫(图2-9-2) o自丝状恸侵入皮肤至成虫在肠内产卵约需50天,成虫的寿命可达5-7 年,但大部份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本病主要是经皮肤接触感染。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 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故
12、我 国南方钩虫病的流行远较北方为重。9临床表现钩虫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感染钩虫的种类、数量、时间和个人营养及免疫状况有关。 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钩虫感染者。贫血和循环系统贫血是钩虫病最突出的表现。由于成虫以口器咬住肠粘膜吸取血液,并时常更换咬吸点,同 时分泌抗凝物质使伤口不断流血,长期漫性失血造成铁及蛋白质的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及 低蛋白血症;在重度感染后3 5月可逐渐浮现严重的进行性贫血,病人有头昏、眼花、耳 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皮肤苍白或者呈腊黄色等症状。长 期 严重贫血病人心脏可呈普通性扩大,心前区有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率增速和血压降低( 舒张压为甚)。贫
13、血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嗜酸粒细胞大多增高。骨髓铁粒细胞显著减少 或者消失,血清铁和铁蛋白浓度降低。消化系统钩虫咬附小肠粘膜发生许多出血点和浅小损伤,可导致慢性炎症和胃肠功能紊乱,引起消化 道症状。早期有食欲改变,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者常有上腹部疼痛,恶心、暧气等类似 球部溃疡或者十二指肠炎表现。严重感染者可浮现异嗜如喜食生米、泥土等,多数病人有微 量肠道出血,偶有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持续性黑便。其它儿童期严重感染可有生长发育障碍,或者并发心功能不全,周围血可呈类白血病反应,孕妇 严重感染可导致流产或者死胎。10诊断在流行区有赤足下地史以及贫血等临床症状应考虑钩虫病。粪便中检到虫卵为确诊
14、的依据, 粪便中虫卵数不多时,直接涂片的检出率低,较可靠的方法是饱和盐水飘荡法和钩蜘培养法。 11治疗驱虫治疗驱钩虫药物种类不少,但尚无较理想的药物,需多次反复治疗才干根治.。此外,农村钩虫 病患者大多伴有蛔虫等多种线虫感染,故以采用广谱驱肠线虫药为宜。如甲苯咪唾、曝喀咤、 丙硫咪唾、左旋咪嗖等,用法同治疗蛔虫病。国内钩虫病多系两种钩虫混合感染,若用一种 驱钩虫药未驱尽时,可换用另一种药物,藉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对症治疗钩虫病有贫血时应驱虫同时补充铁剂与高蛋白饮食。常用硫酸低铁,每次0.30.6克,每日 3次,服用铁剂时间宜长,以补足组织内贮铁。对少数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可赋予肌肉注射 铁剂
15、,如右旋糖酎铁,首次为50mg,以后每日或者间日注射100mg,总量不超过克, 两侧臀部肌肉交替注射。严重贫血伴有胃酸缺乏可加服10%稀盐酸或者胃蛋白酶液。对临 产 孕妇或者贫血严重者,可在驱虫前输小量血或者边输血边驱虫。12预防治疗病人及消除传染源是预防的重要环节,加强粪便管理,杀灭钩虫卵是综合防治措施之一。 为避免赤足下地感染可用25%白机水液或者1 %碘酒等涂擦手足。附:钩坳移行症 系钩蜘自皮肤侵入时,刺激局部皮肤发生痒性丘疹(俗称粪毒、粪疙瘩等), 以足趾及手指间皮肤柔软处多见,局部有奇痒、红肿及灼痛、有的12天转成水泡,约数 日内自行消退,亦可因抓痒引起继发感染,此称钩拗皮炎。当钩蜘
16、到达肺泡时,可引起肺间 质和泡点状出血与炎症病变,经数天或者十余天自行消退。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明显增高。 治疗:于钩蜘侵入皮肤后24小时内,涂敷10%睡苯咪噗混悬液,1天23次,连续2-3 天 并敷以0.1 %地塞米松霜。疗效较好,亦可用5060C热水反复浸泡1530分钟,有止 痒、消炎及杀钩蜘作用,皮疹严重且较多者则给以口服睡本咪噗,每日50mg/kg,分23次 服用,疗程5天,歇息2天后可重复一疗程。13蜕虫病(Enterobiasis)烧虫病多发生于儿童,城市高于农村,集居儿童高于散居儿童。人是烧虫惟一宿主,烧虫感 染者是蜕虫病的惟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自身及异体感染两种。自身感染系雌虫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肠道 蠕虫 感染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