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2003课标版《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浙教2003课标版《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2003课标版《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集体备课教案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安全和保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题信息安全和保护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七章(信 息技术与社会)第三节信息的安全和保护的内容。信息安全和保护知识在整本教 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技术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 一些困扰。本课题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 人网络行为,本着对自己对他人负责的态度使用网络。在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 素的同时,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二、学情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正在不知不觉 的遭受着信息安全的威胁,如: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的攻击等,学生信息安全 的意识淡薄,
2、针对这问题,本节课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有助于培养 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学会信息保 护的基本方法;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在使用因 特网的过程中,能鼓励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分类和特点。(2)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2、过程与方法:(1)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黑客、病毒、盗版软件等对信息安全有影响的人或事物形成符合道德 规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增
3、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树立起针对 信息安全“以防为主,以杀为辅”的思想。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分类和特点。(2)学会判断计算机是否感染计算机病毒。(3)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2、难点:(1)掌握病毒的概念、本质、分类和特点。(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措施。五、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六、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七、教学课时一课时八、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巩固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病毒基础知识)。2、提问引导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新知识时,在完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我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 浙教 2003 课标版 信息 安全 保护 集体 备课 教案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