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轩暖春色, 恭己临四极, 穆矣熏风茂,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模拟试题汇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5题。积雨辆川庄作(王维)一鹭图(刘羽)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蕾。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唯黄鹏。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释】蓄,此泛指农田。野老:此是诗人自谓。争席:庄子杂篇记载,杨 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 而与他“争席”。海鸥相疑:列子黄帝篇记载,海上有
2、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 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 的亲密关系。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诗首联写极具生活气息的田家景象,一 “迟”字,奠定了全诗情感基调。B.刘诗首句以“芳草”等意象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了白鹭的美好。C.王诗尾联用典,一正一反,表达了作者对与之“争席”的世俗之人的厌恶。D.刘诗将“白鹭”人格化,用“立” “叹”等词表现其独立斜阳的姿势情态15.两诗都有“白鹭”这一意象,但题材不同,寄寓的情感也各异。请结合诗歌简要分 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3、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元日李世民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旅,翠幌曜明壬当。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D.这首诗写景、写事、抒情有机结合,“愿携汉戟”一句,表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 15.黄陶庵评本诗最后一联“结意自伤”,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6分)14. B 15.此联意为用扬雄生前所执之戟招其魂,不使他带着遗憾长埋地下。 诗人以扬雄之典自况,在清丽的天宫与浑浊的人间、享尽荣华富贵的富人与清贫落魄的寒士 的对比中,感伤人间枯荣不等,寒士不平,从而伤悼自己不遇于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风入松陆
4、游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 风月俱新。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 回真个闲人。【注】凤楼:指宫内的楼阁,借指朝廷。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指书信。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回忆蜀中十年生活,选取饮酒、吹笛、题诗等活动,再现了自在的生活。B. “万金选胜莺花海” 一句运用夸张手法,以春日赏景的洒脱表现词人的狂放。C. “吹笛鱼龙尽出”凸显了音乐的魅力,其写法与“舞幽壑之潜蛟”有相似之处。D.词人已是满头白发,回想早年的壮语,不禁生发出久居官场为浮名所累的懊悔
5、。15.本词结句与陆游游山西村“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中都有一 “闲”字, 二者的意味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 D14.D词作未表达“为浮名所累的懊悔”。15. (6 分)本词中“这回真个闲人”看似乐得清闲,欲与友人分享好心情,但从整首词来看,“闲” 暗含着失意的苦闷,有自嘲之意;游山西村末两句写诗人希望能在空闲时趁着月光再 次前往,以享受田园之乐,“闲”传达出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每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注:恭己:恭谨以律己;丹陛:宫殿的台阶;穆:温和;熏风:和煦的风;文: 指周文王。14.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6、一项是(3分)()A.这首诗歌与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都是正月初一春光融融的景象,万象更新。B. “高轩”“邃阁” “彤庭”“丹陛”等词展现了皇家大院的富丽堂皇,气派非凡。C.李世民虽平定八方,四海升平,却将森森“霜戟”排列在宫殿之下,随时保持戒备。D.这首古体诗文辞简约,意境高远,庄正豪放而又理性,显示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15.本诗显示出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充满欢乐,有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各题。小松二首(其二)东汉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7、松柏有本性。赠从弟西斋唐元稹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柔苴渐依条,短莎还半委。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注】莎:同“蓑”,雨具名,用草或棕织成,披在身上以防雨,此处喻指蓑状松枝。老龙:盘曲如龙的老松。修鳞:积蓄力量。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诗中的“纤纤”和“素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斋小松枝叶的形态,富有美感。B.刘诗中的“瑟瑟”写出了山谷中风的声音,“冰霜”则展现了松树所处环境的恶劣。C.刘诗中“一何”有“多么”之意,不仅突出风的猛烈,更表现了松枝的刚劲坚韧。D.两首诗善用细节描写展现松之形态,元诗表现松树之“小。刘诗突出松树之“高二 1
8、5.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415题。咏史龚自珍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注释:金粉:这里指景象繁华。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属(zhti):结交。 “牢盆”两句:权贵、幕僚把持着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团扇才人”是对轻 薄文人的贬称。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田横:秦末群雄之一,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 与田僧、田荣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假意派人招抚,田
9、横 不肯归顺而自杀。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时的江南名士或依附权门窃据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诗中写出了他们的庸俗 苟安之状。B.本诗题为咏史实则讽时,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无情地鞭挞了当时现实社会的腐朽 没落。C.颔联具体揭示了 “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表达了诗人的 愤懑之情。D.文字狱是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诗人对清统治者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 行为愤恨不满。15.本诗尾联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 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4-
10、15小题。绿章封事(为吴道士夜醮作)李贺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绿章封事谄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金家香巷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注】绿章:道士祭天用的祭文。夜醮:道士祭天的一种仪式。元父:天帝。 六街:指长安。金家:借指富贵人家。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仙界之美,驰骋想象。吴道士身着青霓袍,飞到天宫,祈请神兽打开宫门。B.李贺诗歌所选意象奇特,有颇浓的幽冥气息,“书鬼” 一词高度赞扬了扬雄的才华。C.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天宫的清丽和人间的浑浊形成反差
11、,暗喻人间枯荣,揭露社会 现实。D.这首诗写景、写事、抒情有机结合,“愿携汉戟”一句,表现了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 15.黄陶庵评本诗最后一联“结意自伤”,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风入松陆游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万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吹笛鱼龙尽出,题诗 风月俱新。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楼常记当年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寄吴笺说与,这 回真个闲人。【注】凤楼:指宫内的楼阁,借指朝廷。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指书信。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回忆蜀中十年生活,选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诗阅读 模拟试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 年高 语文 二轮 复习 古诗 阅读 模拟 试题 汇编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