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致大海》学案(学生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高中语文】《致大海》学案(学生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致大海》学案(学生版)+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致大海学案【学习目标】1 . 了解普希金,把握本诗的写作背景。2 .分析诗歌思路,把握情感线索,理清结构。3 .反复诵读,分析诗歌意象,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感情。【学习重点】1、分析诗歌思路,把握情感线索,理清结构。4 .反复诵读,分析诗歌意象,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感情。【学习难点】反复诵读,分析诗歌意象,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感情。一.导1 .作者简介:普希金(17991837) , 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诗人。在俄罗斯文学中,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开创者,也 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坚定地站在十二月党人一边,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热爱、追求自 由,因此遭到沙皇政
2、府的迫害。普希金写了不少形式多样、题材广泛的作品,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他的代表作。普希金对 俄罗斯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被高尔基誉为“俄国文学之始祖”。2 .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1824年,是在12月党人武装起义的前一年。此前,由于普希金的激进思想不容于沙皇专制 政府,他们原想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亚。由于他老师说情、让他去了南高加索,其实是变相流放。普希金 性格刚正不阿,不愿迎合当地总督,又被革职遣送回乡(第二次流放)。临走前,普希金站在高加索海边 登高望远,波涛汹涌的大海激荡起他的万端思绪,流放生活期间远离朋友、远离文学界,精神上非常孤 独,他也曾产生过从海.上逃亡到南欧、彻底离开俄国的计
3、划,但宣告失败。这是一首写于离别之际的诗,也是一首歌颂自由的诗。二.【学】1 .诵读思考:从思想内容上看,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通过什么线索把它们贯穿起来的?请概述 每部分的内容。2.普希金笔下的大海有什么特征?具有什么象征意义?特征象征意义大海3、诵读第八十三小节,思考:诗人为什么由大海想起拿破仑和诗人拜伦?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思 想感情?三.【检】风暴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比波浪、天空、风暴更加美丽诵读普希金的风暴,想一想诗歌中的“风暴”“少女”象征了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致大海 大海 学生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