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
《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观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 .认识“盐” “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 “据”等15个生 字,会写“奇观” “农历”等14个词语。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能说出课文描述钱塘 江大潮的顺序并且能课文中找出于诗歌浪淘沙内容相关的 句子。3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学习重难点1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描述景物特点的方法。2 .边读边想象,感受文章中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学情分析鉴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到过海边,更有可能不曾目睹过 雄伟壮观的的大潮景象,这不仅给学生理解课文设置了障碍难, 也给展开想象造成了困难。所以本科教学
2、一定程度上借助多媒 体效果更佳。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阅读能力,但主动性比较差, 需要老师在课前预习、课中讲解过程中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 让学生的阅读更具目的性,也以此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 读习惯。教学辅助PPT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检查上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否完成,或者进行一个课前测,检查一下上节课内 容的掌握情况。二、导入(5分钟)各位同学,思考一下,我们身体的哪些器官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外面的世界呢? 那么,通过各种感官,事物又将自身哪些方面的特征呈现出来呢?Mtti 怀 ftTWI.Mti椒的水汽【注】教师举例子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感官角度描述景物特征的方法,然后关联到 钱塘江大潮这
3、一奇观。在观潮这篇课文中,作者在描述“潮来前”“潮来时” “潮去后”这一过 程时,都调动了身体的哪些感官?分别展现了钱塘江大潮的那些特点?这节课就 让我们来继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无限魅力吧!三、课文精析(20)结合上节课我们绘制的思维导图,老师引导学生分段认真阅读课文,总结出 钱塘江大潮整个过程中的精彩之处。第一阶段点名一位同学朗读 第2自然段潮来前特点:江面宽阔平静,堤岸上人山人海描写角度:视觉角度第二阶段点名一位同学朗读 第3、4自然段潮来时特点:声音大+波浪高二气势强T震撼人心描写顺序:由远及近描写角度:视觉+听觉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注1】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描写大潮声音、形态的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潮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