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第二课时.docx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三第6课琵琶行导学案第二课时.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导学案其次课时学习目标:感悟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观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学习重难点:学习描摹音乐的手法,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学习过程:一、详细赏析简析第一次音乐描写:沼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仆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仆人忘归客不发。 L时间(摘录说明季节的词语:2 .地点是:3 .演奏句子是:4 .表现手法是:答:5 .环境构成的意境特点是:6 .情感:简析其次次音乐描写:请阅读“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1 .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方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1) “大弦嘈嘈如急雨2) “小弦切切如
2、私语3) “间关莺语花底滑”4) “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表现了乐声的表现了乐声的表现了乐声的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3、这节诗用“东船西防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赏析析第三次音乐描写1 .描写音乐的诗句是:答:2 .作者及客人的反响是:答:3 .多情的诗人青衫前襟早巳经湿透了。情感为何如此?请从上一节查找答案。为官历程抄写诗句):为官地方环境(抄写诗句):诗人心境是:二、小结:音乐是表达感情的。?琵琶行?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音乐是自己身 世的倾诉。因此,琵琶女看似在弹奏音乐,实际上是在倾诉人生,她在慨叹自身的凄凉!引 起了
3、诗人白居易感情的共鸣。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学问分 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剧烈的感情共鸣和沟通,成为知音。同是 天际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三、课后练习:1.以下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B.作者写自己的遭受,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际沦落人。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2.全是侧面衬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为哪一项 1)忽闻水上琵琶声,仆人忘归客不发。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A. B. C. 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必修 琵琶行 导学案 第二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