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并序一等奖创新教学 设计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创作背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 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 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 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 了朝中权贵,于是被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 多专门安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 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 日渐增多。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 两年
2、,在济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 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 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作者简介:白居易(772年一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 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 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 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 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文学赏
3、析:本诗的诗眼(主旨)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J 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 击,唱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社会的动 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 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 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 得来的感受;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主人忘归客不发情相触 我闻琵琶已叹息情相通 江州司马青衫湿情相融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 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
4、 天涯沦落人”的感情。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 “琵琶声”, 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呼万唤”,然后歌 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 的主题奠定了基石。接着以描写琵琶女弹奏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是“未成曲调”之“有情”,然后“弦弦”“声声思”,诉尽了 “生 平不得志”和“心中无限事”,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然后 进而写琵琶女自诉身世:当年技艺曾教“善才服”,容貌“妆成每被 秋娘妒”,京都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然而,时光流种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描写,与上面她的弹水,“暮去朝来颜色故”、 最终只好“嫁作商
5、人妇”。这唱互为补充,完成了琵琶女这一形象的 塑造。最后写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 “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 的情怀。诗韵明快,步步映衬,处处点缀。既层出不穷,又着落主题。真如江潮澎湃,波澜起伏,经久 不息。反复吟诵,荡人胸怀,情味无限。语言铿锵,设喻形象。“如 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二 这些 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诗的小序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概述了琵琶女的悲 凉身世,说明写作本诗动机,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的感情基调。琵琶行全诗共分四段,从“济阳江头夜送客”到“犹抱 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
6、为第一段,写琵琶女的出场。其中的前六句 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下的夜晚;交代了 地点,是济阳江头。潺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济阳江头也就是前边 序中所说的渝浦口。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 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这里面“主人下马客在船” 一句句法稍怪,其意思实际是主人陪着客 人一道骑马来至江边,一同下马来到船上。“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 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都很好,它给人一种空旷、寂 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合一体,构成一种强 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其中蹬后八句是正面
7、写琵琶女的出场:“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声音从水面 上飘过来,是来自船上,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 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了,他们一定要探寻探寻这种美妙声音 的究竟。“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 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里的描写非 常细致。由于这时是夜间,又由于他们听到的只是一种声音,他们不 知道这声音究竟来自何处,也不知演奏者究竟是什么人,所以这里的 “寻声暗问”四个字传神极了。接着“琵琶声停”表明演奏者已经听 到了来人的呼问;“欲语迟”与后面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 半遮面”相一致,都表明这位演奏者的心灰意
8、懒,和惭愧自己身世的 沉沦,她已经不愿意再抛头露面了。这段琵琶女出场过程的描写历历 动人,她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未闻其语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 为后面的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 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 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而后“弦弦掩抑”,写到曲调的悲伦;“低眉信手 续续弹”,写到舒缓的行板。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手法。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朝宫廷中制作的一个舞曲名。六幺:当 时流行的一个舞曲名。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 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写它由快速到缓慢、至u细弱
9、、 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再到最后一划,戛然而止,诗人在 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动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 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有流嘴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 冰下的丝丝细细,有细到没有了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有突然而起 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 怡、时而又惊魂动魄。“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 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 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 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
10、盛极一时,到后 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沉吟:踌躇,欲言又止的样子。敛容:指收 起演奏时的情感,重新与人郑重见礼。虾蟆岭:即下马岭,汉代董仲 舒的坟墓,在长安城东南部,临近曲江。从“十三学得琵琶成“以下 十句极写此女昔日的红极一时。她年纪幼小,而技艺高超,她被老辈 艺人所赞服,而被同辈艺人所妒忌。王孙公子迷恋她的色艺:为了请 她演奏,而不惜花费重金;她自己也放纵奢华,从来不懂什么叫吝惜。 就这样年复一年,好时光像水一样地很快流走了。教坊:唐代管理宫 廷乐队的官署。第一部:如同说第一团、第一队。秋娘:泛指当时貌 美艺高的歌伎。五陵:指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五个汉代皇 帝的陵墓,是当时富豪居住
11、的地方。五陵年少:通常即指贵族子弟。 缠头:指古代赏给歌舞女子的财礼,唐代用帛,后代用其他财物。红 绡:一种生丝织物。钿头:两头装着花钿的发篦。银篦:指用金翠珠 宝装点的首饰。击节:打拍子。歌舞时打拍子原本用木制或竹制的板, 现在兴之所至,竟拿贵重的钿头银篦击节,极言其放纵奢华,忘乎所 以。等闲:随随便便,不重视。从“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十句写此 女的时过境迁,飘零沦落。随着她的年长色衰,贵族子弟们都已经不 再上门,她仅有的几个亲属也相继离散而去,她像一双过了时的鞋子, 再也没人看、没人要了,无可奈何只好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关心的 是赚钱,从来不懂艺术和情感,他经常独自外出,而抛下这个可怜的
12、女子留守空船。人是有记忆的,面对今天的孤独冷落,回想昔日的锦 绣年华,对比之下,怎不让人伤痛欲绝呢!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 妆泪红阑干。”其实即使不作梦,也是一天不知要想多少遍的。浮梁: 县名,县治在今江西景德镇北。红阑干:泪水融和脂粉流淌满面的样 子。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 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 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语感情 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 “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 之感。他说:“济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
13、竹声。住近渝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 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嘶难为听。”地势荒 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其实这在很 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我们对比一下水浒传 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 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J 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 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 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 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
14、的缘由。接着他以一个平等真诚的朋友、一个患 难知音的身份,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 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 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 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 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促弦:紧弦, 使调子升高。青衫:八、九品文官的服色,司马是从九品,所以穿青 衫。教学设计:一、导入梦游天吟诗留别借梦境抒情,让我们读懂了李白的梦,也就 理解了诗人的精神追求;登高借秋景抒情,我们通过品读杜甫登 高所见景致,也就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情感中所饱含的生命之悲
15、、国家 之悲。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透过诗人对 音乐的描写及琵琶女身世遭遇的记录,一起感受江州司马的青衫泪。二、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品味诗中音乐描写的妙处,学习、欣赏作者以文字 再现音乐的艺术手法。2 .通过分析乐曲旋律的变化,感受演奏者内心情感的变化。3 .体会作者对琵琶女身世的同情和共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鉴赏诗人描写音乐的语言。教学难点:分析琵琶女的形象和人生遭遇,体会“同是天涯沦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思想内涵。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一)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结合课文下注释,理解重要字词,整体感知课 文,并找出字句方面的疑难。师生共同解决字句理解方面
16、的问题。字词正音:商贾、贬谪、恬静、嘈杂、琴弦、霓裳、悯然、铁骑、 钿头银篦、呕哑嘲口折、东船西舫、悄然无声词语释义:左迁、明年、贾人、长句(二)整体感知1 .诗歌主要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明确:两个,琵琶女和诗人2 .是什么将二者联系起来的?明确:音乐3 .本文共写了几次琵琶弹奏?在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和语段。明确:三次,第二、五诗节小序中写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是什么让诗人面对一个落 魄歌女和泪作诗并慷慨相赠呢?让我们从当时诗人的反应来寻找答 案。五、再读诗歌,深入鉴赏(一)三次琵琶弹奏后诗人的反应分别是什么?明确:1.主人忘归客不发2.我闻琵琶已叹息3.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什么三次琵琶弹奏后,
17、诗人的反应会有不同呢?下面就让我们 跟随诗人一起去欣赏这三次琵琶弹奏。(二)品读第一次演奏1 .第一次的琵琶曲为何会让“主人忘归客不发”?明确:小序中有“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诗人谪居潺阳,却能听到京城那熟悉的音调,触动了诗人。(板书:主人忘归客不发 胃相触)(三)品读第二次演奏2 .第二次的琵琶曲演奏结束后诗人为何要“叹息”?明确:“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是因为诗人从音乐中听出了情感和心事。(板书:我闻琵琶已叹息情相通)看来,弹奏高手能用琵琶说心事,赏乐行家也能从琵琶曲中听出 心事,现在就让我们也来做一次赏乐行家。3
18、.请学生听视频朗诵,分层梳理层次明确: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 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欢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沉思曲: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4 .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析这一段音乐描写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写 作手法(1)前奏曲:未成调先有情一一以议评声、动作描写“轻拢慢捻抹复挑”连
19、续的指法表现琵琶女的演技娴熟。“初为 霓裳后六幺“,用当时流行的知名曲子衬托琵琶女演技。(2)欢乐曲:粗重急促、和缓轻细、清脆圆润一一以喻摹声、 以形绘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将音乐的声音比作急雨 和私语,表现出音乐时而沉重舒长时而清细急促。以声摹声,表现了 琵琶曲的欢快明朗、清脆悦耳、活泼灵动,也弹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 的青年时代,故而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徐、高低错落。(3)沉思曲:婉转凝咽、声弦暂歇一一以无声衬有声“间关莺语花底滑”,诗人将琴音化作黄莺在花下啼叫的画面, 让人通过真切的形象和画面感受到琴音的轻快悠扬、婉转动听。“幽 咽泉流冰下难”,从声音的角度写出了琵琶声的断续
20、、微弱,但同时 也让人联想到了一幅清冷的图画,冰面清寂,冰下有细微的泉流。(4)悲愤曲:雄浑激昂一一以喻摹声、侧面描写、侧面烘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将音乐比作银瓶乍破、铁 骑突出的声音,体现出音乐在沉咽暂歇后突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 音。“东船西舫悄无言”就是典型以听众反应来侧写音乐的例子。“唯 见江心秋月白”,写琵琶女演奏完毕,以静谧的月下江景烘托琵琶曲 的感染力。5 .重点理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典型境界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此句道出了 “无声”与“有声”之间 的辨证关系,道出了音乐上停顿的奇特功效。在特定的场合下,乐曲 的暂时休止比连续不断的演奏更能触动
21、人们的心弦,更易让人受到感 染。创造出了曲止情续、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6 .我们经常说“乐由心生,心随乐动”,那么这样起伏变化的曲 子是否也折射着琵琶女生活变化的轨迹和波涛涌动的情感呢?品读 诗歌第三节,分析每个乐章抒发了琵琶女什么样的情感,这些情感和 她的身世经历有何关联?请探究交流。前奏曲,低沉抑郁一一潺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 孤单凄凉;欢乐曲,清脆流畅 琵琶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京城,醉酒欢 歌是她生活的全部;沉思曲,冷涩凝绝一一生活变故,年长色衰,门庭冷落,心情沉 痛;悲愤曲,高亢激越一一沉思过后的顿悟,内心充满不平愤懑。(三)品读第三次演奏1 .第三次琵琶曲的曲调是怎样的?
22、明确:“凄凄不似向前声二2 .诗人在听完这次演奏后,为何会“青衫湿”呢?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 .齐读诗歌第四节并结合诗前小序内容,与琵琶女的心事对应, 理解两人相似的遭遇。明确:琵琶女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长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诗人当年:京城 作官,名动京城;而今:谪居九江,凄凉落魄。相似的遭遇引起了诗 人的共鸣,诗人泪洒青衫,不仅是伤琵琶女,也是伤自己。4 .为什么第三次琵琶曲会“凄凄不似向前声”呢?明确: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 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可见此时两人的感情更加相通,达到
23、了相融。(板书:江州司马青衫湿胃相融)5 .讨论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句的内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 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造成的痛 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 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明准确, 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六、总结升华,归纳主题诗歌线索:全诗以人物为线索,共有明暗两条:一是以琵琶女的 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的感受为线索。然后两线交织,汇合在“同 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主题上。琵琶女的身世是一条 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明线从具体形象上反映主题,暗线则 从事物本质上揭示主题。一个反映民间的变化,一个反映朝政的变化。 全诗结构严谨,叙事和抒情同时进行,不仅推动了全诗叙事情节的发 展,而且不断暗示了诗歌的主题,深化了诗歌的内容。诗歌主题:抒发了被贬谪的悲苦心情,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人才的 不公与扼杀。七、课堂小结,作业设计古今中外,有关音乐的佳话不胜枚举,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 水韵依依。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本诗中乐天潺阳闻琵 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课下背诵 全文并对比阅读听颖师弹琴和李凭箜篌引,体味各自的特色。八、板书设计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