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语文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琵琶行第二课时 看见音乐教案 重庆市璧山中学王巧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推想诗人听到的音乐的情感并为三处琵琶曲命名;提取第二段描写音乐的手法;运用比喻等手法,就琵琶行篇首与篇末提及的两次琵琶曲 写出2-4句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2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讨三次琵琶他的情感;尝试给三次琵琶曲命名,发表命 名理由;交流同学、老师所写题目;回忆第二段描写音乐的手法;尝试创作诗句(为开头结尾处琵琶曲补写直接描写音乐的诗 句);交流分享同学、老师所写诗句。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的“迁谪意、漂沦感”和琵琶女“憔悴苦闷、落魄失 意”之情;体会琵琶女对作者所言的共鸣;喜欢古典诗歌的情感美、形式美、音乐美
2、。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作者听到的几处琵琶曲的情感有什么不同;难点:仿写、改写或创作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教学准备:上一节课应对整诗有完整印象,分析过第二段音乐描 写的手法。学案上有以下内容,请学生先预习。1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简介。2 .音乐描写的其他优秀诗文。教学时数:第2课时学情分析:1 .通过第一课时,学生对诗歌有整体把握,能熟读诗歌。了解了 第二段音乐描写的手法。在荷塘月色的学习中,掌握比喻修辞手 法较好,了解通感这种手法。2 .前面的教学中,学生所学的赤壁赋里有音乐描写的句子, 大家比较熟悉那几句。教学过程:一、引入1 .“欣赏一段很美妙动听的音乐,要记录下来,你会选择哪一种 方式?
3、 ” 一一(录音、录像、文学描写、用乐谱记录)2 .“哪一种方式最可能使记录者与这动听的音乐一起流传,闻名 后世? ” 文学“琵琶行就是这样的一个文学作品。”二、揣摩琵琶曲的情感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并想像琵琶曲的音乐情感、形象。1 .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用笔勾画出来。有三处。请学生读一读这些诗句。2 .根据全诗内容,包括诗序,推断并想像:这三处乐曲所表达的 情感是怎样的呢?请用简明的词语来回答。自己先想象,写在学案上,然后小组讨论,再展示。 第一处,静谧、悠远、高雅、闲愁、(铮铮然有京都声)。 第二处,不得志、多情、珠玉之声、激越、(技巧高妙)。 第三处,凄然、催人泪下、哀伤、戚伤、(弦急
4、)。3.”请给这三支曲子,各加一个标题。可以参照中国古代十大名 曲的标题。然后说一说,你为什么会用这样的题目? ”学生可以根据学案提供的十大名曲资料,借用那些题目;也可自 己取名。然后小组交流。再展示。先展示学生的,点评。再展示老师所加题目,老师谈自己的理解。三、回忆第二段音乐描写的方法。1 .这几支曲子,作者详细记录的是第几处? 一一第二处。2 .从作者的记录中你听出了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文学手法来 记录这支曲子?可能会有以下回答: 有序,按照时间顺序记录。 总分结合,先总后分。 比喻。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等。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难怪,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
5、箜篌引相提并论,推许为“皆摹写声音至文”,并说它足以“移人”。这么精彩的诗句,这么动听的音乐,让我们演绎一下吧!”读第二段音乐描写的句子,尽力读出体会到的情感。四、创作:补写诗句运用比喻等手法,就琵琶行篇首与篇末提及的两次琵琶曲补 写2-4句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1 另外两处琵琶曲,有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吗?2 .请你当白居易,为这两处补写两句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自选一处,至少写两句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结合刚才对这两处 音乐情感形象的把握,参照学案上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和 赤壁赋等诗文中描写音乐的手法,补写诗句。3 .全班交流讨论。“为开头和结尾两处琵琶曲,增写诗句,一处至少四句。写出的 诗句,放进诗中,最好像是白居易自己写的一样。注意前后的衔接。” 注意:第一,内容。补写的诗句最好能够表现出相应的情感;第二,形式。注意字数(七言)、押韵方式(两句可以换韵)、 诗句节奏(二二三)、修辞方法(比喻等)。运用刚才找到的描摹音 乐的技巧。自己创作,再小组交流,然后班级交流作品。展示老师(“王居易”)的补写诗句,齐读。五、作业L补写并修改创作的诗句。两处各不少于四句。2.背诵琵琶行第二自然段。王巧灵2017. 5.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