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福建省华安龙海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
《2020届福建省华安龙海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福建省华安龙海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安、龙海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含义中我 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 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 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
2、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 渝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 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 民族内心深处 的自信和自豪。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积淀着 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 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 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
3、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 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 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 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
4、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 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 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 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 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 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 优秀
5、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摘编自赵思蒙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继承,并全部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在我们的今天,传统文化 其实依旧 情况,再结合材料作答即可。由材料三的人工智能会成为濒危语言的和鼓励更多人使用濒危的母语, 还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和资源支持,缓解社会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带来的冲击可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翻译少数民族语言,使少数民族语言走向世界;由原文”为濒危语言提供社区支持至关重要。有了相应的社 区图书馆、社区组织等可知,扶植少数民族语言作
6、品的出版、发行,建设少数民族语言作品的图书馆及使 用少数民族语言的社区;由材料的“鼓励语言多样性和尊重母语教育并重意味着从孩童的早期阶段开始多语 言的培养,为各语言提供沟通和交流的空间可知,少数民族儿童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要学习本民族语言; 由原文要让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代代相传,就必须为所有语言的使用者提供平等教育机会、加强社会融入” 可知,给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7、B (两处环境描写并没有形成对比,“渲染了紧张气氛”也不对,对“炊烟袅袅升起”的描写主要是为了 引出后面吃棠梨的情节。)8、棠梨是充饥止渴的美味食物,在困境中的刘秀眼中酸甜温暖的煮棠梨就是一切。棠梨是过去生活
7、的 象征,是对苦难生活的回忆和感恩,因为棠梨,刘秀才渡过了困境,因为棠梨,刘秀心怀感恩。棠梨是 太平盛世的象征,雪白的棠梨花开放,棠梨树所在的村庄宁静、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答出一点得2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多重意蕴” 的内涵。“多重意蕴” 一般包含两个方面:基本意思和深层意思。“棠梨”在文中初次出现是一种救命的食 物,让刘秀终生难忘。这也就让“棠梨”具有了另一层意味,即过去生活的象征。而结尾部分明显又有升 华,“棠梨”又和太平盛世紧密相连。由此可得出答案。9、以“你”的视角来叙事,拉近读者和小说中人物、事件的距离,增加亲切感:
8、以“跑,继续跑”为 线索,引导读者进入刘秀的故事,更有紧张感,展现了刘秀从陷入困境到获得生机的变化过程:多用心 理描写和对话形式,使叙事更加集中,并能更准确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这道题目首先要关注“叙述”这个关键词, 然后从记叙方式的各个角度来回答。首先从叙事人称角度(视角)来看,文章以“你”的人称来写,更便 于故事的讲述。然后从情节安排来分析,这篇文章以“跑,继续跑”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更有画面感、 紧张感。然后从人物塑造的角度看,文章在讲述中多处使用了心理描写和对话的形式,这样更利于表达感 情,叙事也更集中。1
9、0. B (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 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常预议”前面的主语已经变换,前面 断开,排除A; “至是”单独的时间状语,单独成句,排除AC; “青苗”“敛散取息”两个事件,中间断 开,排除AD。故选B。)IL、B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 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 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
10、的 含义作答。题中B项,“御史中丞都是谏院所属的官员”错误,“御史中丞”属于御史台,宋代常以 台谏并称。故选Bo)12、D (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 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 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题中D项,“刘安世诽谤蔡确错误,原文“谏官刘安世以吴处厚 缴蔡确诗为谤讪,因力攻确”,不是刘安世诽谤蔡确,是刘安世认为吴处厚交付蔡确诗中有诽谤讥刺朝政 之处,因而极力攻击蔡确。故选D。)13. (1)有人怀疑他缺少才干气度,担心他不能胜任。哲宗向司马光询问。(
11、或:有人;干局:才干气度; 虑:担心;质于司马光:介宾短语后置句。)(2)李常上疏论述因为作诗判蔡确的罪,这不是用来使风俗淳厚的做法。(以:因为;罪:判罪;所以: 表方式,用来。) 参考译文:李常字公择,南康建昌人。年少时在庐山白石僧舍读书。考中进士后,留下他所抄录的书九千卷,为 他的住处取名叫李氏山房。调任江州判官、宣州观察推官。发运使杨佐打算推荐他升官,李常推荐他的朋 友刘琦,杨佐赘叹说:“世间没有此种风气很久了。”一起推荐他们。熙宁初年,任秘阁校理。王安石和李常交好,让他任三司条例司检详官,改任右正言、知谏院。王安 石立新法,李常参与讨论,不想实行青苗法收取息钱,到这时,上疏说:“条例司
12、刚成立,已经导致朝廷 内外的议论。至于均输法、青苗法,聚敛散钱收取利息,解析经书的义理时穿凿附会,人们将会大为惊骇。” 王安石看到后,派遣亲近的人暗中表明意思,李常不因此而罢休。又说:“州县发散官方预储备供借贷的 银钱,实际上不出本钱,勒索百姓出利息。”神宗责问王安石,王安石命令李常出具主要官吏的名字,李 常认为这不符合谏官体制,落职为校理,通判滑州。一年多后恢复职务,任鄂州知州,移任湖、齐二州。 齐州盗贼很多,没有一天不上报的。李常捉到狡黠的盗贼,刺字为兵,让他在自己部下,李常很清楚盗贼 聚居的地方,就破门而入,全部根除了他们,半年间,杀七百人,让那些奸恶无处藏身。哲宗即位,李常改任吏部侍郎
13、,升户部尚书,有人怀疑他缺少才干气度,担心不能胜任,哲宗向司马 光询问。司马光说:“使用李常主管国家财政,那么人们知道朝廷不急于征利,聚敛可稍稍平息了。”李 常陈述时政得失,上书七件事。当时差役、免役法没有确定,李常认为:“法无新旧,方便百姓的就好; 论述不分他我,能够长久的就确认。现在让百姓都出钱,那么贫困的人难以办到;如果都出力,那么富裕 的人难以忍受。分别听从他们的意愿,就可以长久了。”于是折中分条开列上呈。皇帝赦恩,免除市易拖 欠赋税不满二百缗的,李常请求利息超过这个数也不收取。被授予御史中丞,加封龙图阁直学士。李常论 取士,请分诗赋、经义为两科,以尽其所长。最初,黄河在小吴决口,议者
14、打算从孙村口疏导黄河归还旧 河道,如果这样,就要兴动劳役,李常说:“京东、河北饥饿困乏,不应该疏导黄河。”下诏命停止了这 件事。谏官刘安世因为吴处厚交付蔡确诗中有毁谤朝政之处,趁机极力攻击蔡确。李常上疏论述因为作诗 判蔡确的罪,这不是用来使风俗淳厚的做法。刘安世一同弹劾李常,调任他为兵部尚书,他辞谢不就职。 出任邓州知州,移任成都,在走到陕西途中,突然去世,终年六十四岁。14、D【解析】(此句是写韩仲止,不是写作者)15、借景抒情或因花而产生联想,(1分,其他手法,只要合理即可给分)借“黄花秋意”暗喻高洁 品质,自然引出爱菊之陶渊明,(2分)表达了对陶渊明式的韩仲止的敬仰之情。(1分)前面是韩
15、仲止 的生活态度和乐趣,这一联是对他精神品质的总结。(2分)16、(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赢得仓皇北顾 封狼居胥(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7、C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 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掷地有声:扔在地下能发出声响,形容话语豪迈有力。铿锵有力:形容声音响亮而 有劲。此处形容习主席的讲话很有分量,而不是声音大,应该用“掷地有声”。浴火重生:指经历烈火的 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 新恢复地位。此处语境是说企业在改革后获得新生,应该用“浴火重生
16、”。九死一生:形容经历许多次危 险而幸存下来。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得到了出路。形容创新攻坚的特点应该重在表现成功 的几率小,用“九死一生”更合适。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 脱颖而出:指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此处形容新成果的诞生,并不是显现出来, 所以应该用“横空出世”。故选C。)18、D (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 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 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
17、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 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前面的主语是“话语”,而A 项与之不一致,排除A项。根据前一句“揭示了的朴素哲理”的句式可知,只有D项与之句式一致, 排除B、C项。故选D。)19、C (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 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A项,“,怀能同时出现,州应该删去“使”;B项,“试 行人单合一”后面应该有宾语“模式”;D项,语序不当,“全球”应放在“白色家电”前面。故选C。) 20、(1)、就是因为它有自身的价值 (2).、位置决定价值 (3
18、)、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详解】本题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解答这类题 目,考生要先浏览语段,把握语段的中心话题,然后结合横线前后句的内容和句式进行拟写。这段文字的 中心话题是“价值”,主要是说只要有价值,就不会被忽视。第一处,前面说“一张百元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后面应是解说人们希望 得到这百圆纸币 原因,应与这百元纸币自身的价值有关,且句子重应包含“因为”“原因是”等词语; 第二处,前面说“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可见横线上的文字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后面说“就像同样是 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
19、”,“就像”说明后面是举出例子来证明横 线上的内容,从所举的例子来看,这块土地的价值与它所在的位置有关,由此可知,横线上应是说“位置” 和“价值”之间的关联;第三处,该处前面是说价值与位置有关,后面说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找到最大价值的前提应是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21、示例 规模大(“学生人数多”或“受益人数多”)开放性强(“入学容易”或“平台开放性强”) 教学方法多样(“方式生动”或“手段多样”)教学互动性强(或“互动协作性强”)【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先分析语段表达的主要内容,然后加以概括或转 述。语段第一句解释慕课这个概念,第二句写参与方式,第三句写方式,第
20、四句写学习方式和效果。然后 根据对语句的理解和题干的要求,把每一句的关键内容按照字数的要求加以概括或转换。比如第四句,线 上你问我答极大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学生间的协同学牙的字数超过题干要求,可以把语句转换为 互动协作性强。22、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 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比如本次作文,这是 两段叙事性材料,两段材料的的内容看似相互是矛盾的,一无门槛,一高门槛。孰是孰非,那就要围绕“门 槛”,进行辩证分析,多层面多角度确定立意方向。【审题】两则对比性 材料中同时出现了 “
21、门槛”这一关键词。因而在作文前须对这一形象化用词进行概 念界定,即“门槛”在不同的语境中指的是什么。材料的“门槛”可以解读为不利于普通民众进入文化场 所开展文化学习,接受文化熏陶的各式规定等。材料的“门槛”可以认为是读懂严肃的学术著作所需具备 的学识、能力等条件。本道作文题的写作提示中共有两点,前一点可以对应关键词的概念界定,后一点就 需要写作者摆明立场,亮出观点。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的观点,前者实施“零门槛”,后者设置“高门槛”, 看似矛盾,实则是对立统一的。只因场合、受众、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造成了做法的差异。参考立意:“零门槛”让大众亲近文化,“高门槛”体现学术尊严与价值,降低“门槛”与抬高“
22、门槛”因时因事 而需。亲民文化方可春风化雨。学术殿堂岂可擅入?(4)“登堂入室”难矣乎! 最佳立意应是第一种。 例文:文化无门槛水浒一书,堪称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农民战争的史诗,可是当初竟然连作者姓甚名谁都众说纷纭,难 以考证。若问成书的时候作者缘何不敢署上大名?很大程度上怕是要“归功”于那些刻意为文化设置门槛的所 谓“精英文人”。精英嘛,自然是瞧不上文学界的那些“旁门左道”的,惟有汉赋、唐诗、宋词这类“高雅文学”方可 登堂入室。在这些人眼中,似乎总有一道无形的门槛横亘于文化殿堂的大门之外。于是乎,诸如元杂剧、 明清小说之类的新兴文学样式便被当年的文化精英们不屑地赶进了勾栏瓦肆之中,只能由评书艺人
23、去手口 相传。然而,这些“沉沦下僚”的“没有文化品味”的文人及其创作当真如此不堪?不然。试问,自古以来那些被后代称之为“文学”的东西到底缘何而来?还不是从“俗人”们的日常劳动、 生活中产生发展而来。其中瑰宝如诗经者,被后世尊为诗歌的鼻祖,传之后人,历千载而不衰。其实, 这些诗歌中的奇珍当初也不过就是乡村普通百姓口中的民歌民谣。倘真要为文化筑上一道“去粗取精”的 门槛,诗经中的305篇作品绝大多数恐怕都要被拒之门外。可以说,正是由于民间俗文化的积淀,才筑 起了中国文化这座人类文明的煌煌大厦。而所谓的“文化人”又由何而来? “人非生而知之者”,何人不是首先受着俗文化的濡染,再一点点 求经问道,才得
24、以脱颖而出?因此,还是吁请我们的精英人士能高抬贵手,鉴定文化的质量和档次时不要 将“孩子和污水”等量齐观。就通俗文化而言,大浪淘沙后,它或许百不存一,可一旦流传下来,却足以 登堂入室,昂首挺进经典文化的殿堂,让后人须“仰视才见”。谓予不信,瞧一瞧四大名著,哪一部当初 不是“俗文学”?细想想,我们的精英人士真该拜白居易为师。白居易的诗作清新朴实,据传白居易诗成之后都要读给 老媪去听,再作修改。这样一位重量级的文化人如此放低身段恐怕是我们的精英人士绝难做到的。“我们 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这句慨叹特别发 人深思。当年曾有不少文化人蔑视宋词 媚俗,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福建省 华安 龙海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试题 语文
限制150内